烟台企业担起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先行军”

··

  媒眼看烟台:走进烟台清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大众网烟台4月16日讯 (记者 杨瑞远) 产业富海、科技兴海、依法治海、生态管海。如今的烟台,正推动海洋经济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经济也成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级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骨干城市的称号实至名归。

  今年,山东吹响新旧动能转换的号角。烟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三核”之一,在海洋强市战略引领下,烟台清泉海洋科技、中柏京鲁船业、巨涛海洋重工、烟台港等一批企业担起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先行军。

  清泉海洋展开复合型海洋牧场画卷

  清泉海洋公司在烟台逛荡河口外海域投礁5万空方,建设了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网状空箱鱼礁组成浅海增殖型生态人工鱼礁区,每年投放50万鱼、虾、贝、藻、参苗,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环境,打造鱼、虾、贝、藻、参多营养层级协调发展的增殖放流新格局。

  旅游向海也成清泉发展新目标。开通固定航线、打造“渔文化”长廊、购置半潜式游艇、半潜式潜艇等多种水面载具......一幅被称为“复合型清泉海洋牧场”的新画卷逐渐展开。

  今年烟台将打造海洋牧场升级版,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进离岸海洋农牧化建设,掀起海洋渔业“第六次发展浪潮”,在长岛开展深远海智能化网箱示范,在莱州开展深远海大围网示范,全市建成海洋牧场管理平台8处、各类海洋牧场示范区20处,总面积突破100万亩。

  此外,重点培育10处“育、繁、推”一体化渔业种业龙头企业,打造“水产种业硅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水产健康苗种供应基地,并大力发展水产冷链物流,建设面向东北亚、辐射全国的区域性水产品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由此推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海洋工程装备向着上游攀升

  海洋工程装备是烟台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属于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导产业。在烟台蓬莱,中柏京鲁船业和巨涛海洋重工,都在苦练内功,走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中柏京鲁船业,12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船舶制造企业,年造船能力达100万载重吨。制造的商船、高端渔船、客船、客滚船,集装箱船,受到瑞典、德国、希腊、巴西、韩国、斯里兰卡等多国船东的青睐,希腊船东更是连下30艘散货船的订单,目前已交付26艘,传为业内美谈。

  巨涛海洋重工依托先进工艺,拓展产品类型和服务层级,向行业价值链上游攀升,在深蓝项目市场中掀起“巨涛”效应。

  回望过去,烟台着力培育壮大海工装备制造,被工信部确定为全国五大海洋建造基地之一,出产半潜式钻井平台数量占国内交付总量的八成,也实现海工装备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从10%提升到60%。

  做大海洋龙头企业,做强新兴产业

  在转型升级方面,烟台港西港区的管道运输业务,也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石化产业通上了“原油动脉”。

  传统地方炼油企业仅出产汽油、柴油,新形势下,山东地炼企业纷纷向乙烯等石油化工末端高附加值产品转型,由此对原油的需求进一步增长。在此条件下,烟台港西港区的管道运输业务,在进一步调整港口布局、优化港口功能的同时,也为山东地炼企业发展提供原料运输保障。

  新的使命已然上肩。为稳固抢来的市场机遇,同时更好服务于山东地炼企业转型升级,烟台港管道公司管道复线项目预计将于2019年动工,2021年建成。管道复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增加4—5个客户,预计年增加800万吨的管输量。

  以创新为引领,今年烟台将立足“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探索建立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开展海洋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打造“政产学研融”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做强海工装备、海洋生物两大产业联盟,做大中集来福士、东诚药业、烟台港集团等海洋龙头企业。同时,加快改造提升现代渔业、海洋文化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三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业和海水利用业三大新兴产业。

  16日,全国近30家媒体记者齐聚烟台,参加“媒眼看烟台·聚焦海洋强市建设”全国媒体烟台行活动,围绕烟台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海洋牧场、海上交通运输、现代渔业建设等现代海洋产业展开采访报道。这也将是一次烟台海洋强市建设汇报之行,一次激励烟台海洋强市建设迈向更高端的希望之行。

责编:大众网·烟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