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巧手一盏灯 莲花喜庆永传承

··

在惠民县淄角镇的土户王村住着一位老手艺人王相华,自明代起他家老一辈人就开始用高粱杆和纸张扎制灯笼,而造型古朴典雅、色彩鲜明的莲花灯被冠以“聚财气、聚人气”的吉祥寓意,几百年来备受欢迎。如今王相华不仅将这门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孩子,还组织村里人一起动手,让这象征喜庆祥和的莲花灯能长久流传。(大众网滨州频道 张爽 王君彩)

王相华今年已69岁,从十几岁起就开始跟着家里老人扎制莲花灯一代代人口传心授。从选材到制作,成本虽然不高,但工序繁琐、十分费功夫,一天下来最多也就能做3到4个灯笼。

制作莲花灯是王相华家祖传的手艺,以前也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他们家单是给惠民县魏氏庄园的魏氏家族扎制灯笼,前后就有六代人。直到解放后,莲花灯才成为大众共享的“喜庆灯”。

莲花灯以高粱杆和彩纸为原料,将长短粗细合适的高粱杆扎成花灯框架,再糊上白纸,最基础的外形就做好了。虽然说着简单,仅是把高粱杆弯曲成形就十分有技术。

红、黄、绿是花灯的主色,红色为花瓣、绿色为叶、黄色为穗。花瓣是用的最多的部分,制作它便需要3道工序。把大小合适的多层彩纸用绳子固定在特殊工具上,压出花瓣纹路,取下后顺着纹路将一头捏起,花瓣就完成了。

制作好的花瓣一头抹上浆糊粘在灯笼架上,花头朝下层层叠加组成莲花灯的灯身。

王相华告诉记者,一个莲花灯通常需要用66个花瓣,上下粘8层,这也是最费功夫的,不仅要仔细,还要造型好看。

莲花灯上的莲花装饰,则是将做好的花瓣另一头也捏在一起,6至9个一组,层层捆扎在高粱杆做成的花托上,插上细竹竿,最后跟荷叶一起固定在灯架上。

荷叶的制作和花瓣相似,只不过工具仅是两根高粱杆,从两头把纸用高粱杆往中间卷起,一头立在桌子上将纸向下压出纹路,展开固定在高粱杆上,修剪成荷叶的形状。

剪穗头也许是花灯制作中最简单的,只见王相华手拿剪刀在叠好的彩纸上快速剪过,剪好后再用一根高粱杆在剪开的部分一抖、一打,穗头便整齐地展开了。

制作莲花灯的工具都很简单,剪刀、棉线、浆糊等,唯独制作花瓣需要特殊的工具。一个带有底座的木棒,一个梭子形状中间有孔的木块都是王相华自己做的,他说不同尺寸的莲花灯用的工具尺寸也不同,这个只是小的而已。

王相华扎的花灯小的直径有10厘米,大的150厘米。品种有八卦莲花灯、鱼灯、风灯、水灯、滚灯等10多种,各具特色。风灯能随风升空;水灯可在水中行走;滚灯能在地上翻滚,且灯里的蜡烛照常燃烧,丝毫不受影响。

据有关专家说,现只有南京夫子庙和山东惠民县两处有此莲花灯,而惠民的花灯艺术价值更高。如今,许多北京、临济、杭州等地的客商都会慕名来订购王相华的莲花灯,以往冬天过年期间才制作的花灯现在常年制作。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成了王相华心中的大事。他在教会儿子后,还组织村里人一块制作,“多一个人会就多一份传承。”王相华说,“如今,教会了村里人,不仅能让她们挣个零花儿,也能把这个手艺传下去。”

责编:大众网·滨州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