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山东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史伟云:那个点亮世界的人

··

  近日,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

  大众网记者 樊思思 亓翔

  5月21日,淅淅沥沥的小雨给济南添了丝丝凉意,而在山东省眼科医院的手术室内,医生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下午5点,记者如约见到了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彼时,他刚做完大大小小20台眼科手术,虽略显疲惫,却依然笑容温和,目光炯炯有神。办公室里还有不少公务等待他处理,再过十几个小时,数十台手术、赴京参加评审等工作已经挤满了他的行程表。

  这是史伟云极为平常的一天。平常到让他几乎忘记,四天前举行的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获得了万众瞩目的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纵观历届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绝大多数都是院士。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史伟云有何“神奇”之处?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细数史伟云的37载从医生涯,记者发现,这份“神奇”,或许就在他独立完成的1万多例角膜移植手术里,在成千上万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的喜极而泣中,在有望为几十万、上百万角膜病患者“点亮世界”的希望里。

  做过上万例角膜移植手术,他的患者超七成从外省慕名而来

  即便在最“清闲”的日子,史伟云至少也要忙到傍晚六七点钟才能回家。出门上班的时间固定在早上7点,哪怕前一天忙到深夜,抑或凌晨被电话叫回医院急诊。每逢坐诊的日子,他更是一分钟也不愿让患者们多等。记者注意到,史伟云的患者大多并非本地人,尤其是角膜病患者中,约有70%以上来自山东省外。他们当中,不少人已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医院,最后在医生的推荐下来找史伟云,带着困扰多年的疑难病症,也揣着“医”到病除、重见光明的希望。

  作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史伟云是业界公认的“金字招牌”,从业37年来,他累计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手术10000余例,是国内极少的独立完成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的专家。“一年少说也得做三四百例,最多的时候,一天做了18台角膜移植手术。”史伟云平静地说起这些数字,笑称自己是个“熟练工”,不管多大的劳动强度都能承受。在普通人看来,拿手术刀的医生很苦很累。但史伟云觉得,走进手术室的那一刻,恰恰是他最“轻松”的时候。“进去之前还想着一堆事,一进手术室的门,就什么都不想了,满脑子只剩下做好手术这一件事。”高度紧张的手术过程,常常让史伟云忘记了疲惫,直到做完手术,走出手术室的那一刻,才感到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抗议。

  “能做好医生这个本职工作,能把其他医院治不好的疑难杂症治好,这大概是一名医生最大的自豪。”史伟云告诉大众网记者,一家医院的外地患者就诊率,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医院的水平。事实上,不仅史伟云个人吸引了许多外地患者前来就诊,整个山东省眼科医院也是声名在外。根据该院近5年的统计数据,前来就诊的各类眼科疾病患者中,济南本地的只占20%;若按照省份划分,山东省内的占50%,另一半则是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

  创新手术方式缓解角膜匮乏,一片角膜能让多位患者复明

  小小一片角膜对人有多重要?史伟云举了个形象的例子:“人眼的角膜就像照相机镜头,一旦镜头坏了,必须换个新的,照相机才能继续工作。”角膜是位于眼球前壁的一层透明薄膜,外界光线通过角膜到达眼底,才能获得清晰的成像。然而,角膜所处的这个位置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角膜严重受损会直接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数据显示,我国有近400万角膜病盲人,而每年能接受手术治疗的不超过1万人。造成如此悬殊对比的主要原因,就是角膜供体的严重匮乏。目前,角膜来源主要依赖人体捐献。但受相关法规、社会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每年的角膜捐献数量不足一万片,远远无法满足众多角膜病患者的移植需求。

  多年来,为了缓解角膜供体严重匮乏的现状,史伟云和他的团队一直在不断尝试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首先是改进捐献方法,提高人们的捐献意愿。“以往的捐献是把眼球捐献出来,这样就破坏了遗容。现在改为只捐献角膜,从遗体捐献者的眼球上把那一小片透明的角膜取下来,再保存到一种特殊的角膜保存液里。”新的捐献方式不影响遗体完整性,家属也更容易接受。史伟云告诉记者,省眼科医院与山东红十字会联合推广,近两年,角膜捐献量从以前的一年几片增加到了一年两百多片。

  缓解角膜资源匮乏,既要开源,也要节流。史伟云和团队采取的另一项措施,是改进手术方式,尽可能节约角膜供体。传统角膜移植手术中,每做一例就需要一片完整的角膜。不过,角膜是分为上皮层、基质层、内皮层等好几层的,假如恰好有两位病人,一位要做板层角膜移植术,一位要做内皮移植术,那么就可以把一片角膜分层后给上述两位病人使用。史伟云说,改进后的手术方式可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缺哪里补哪里”的手术方案,实现了一片角膜满足多名患者的移植需求。目前,该项成果能显著提高移植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已经在国际医学界获得认可。

  “人造角膜”或成杀手锏,有望解决我国50%角膜匮乏问题

  从短期内来看,无论是改进捐献方式还是手术方式,对于我国近400万角膜病盲人来说,都只是杯水车薪。实际上,就在5月17日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结束后,史伟云便匆匆赶赴青岛,参加当天召开的第六届亚洲角膜学会学术会议。会上,他报告了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的临床应用情况。在一些专家看来,这个被人们俗称为“人造角膜”的研究成果,或将成为解决角膜供体严重匮乏的杀手锏。

  所谓生物工程角膜,就是用动物角膜基质经过脱细胞和去抗原处理后,来替代人角膜基质。出于基因接近程度和品系控制的考量,目前主要是考虑使用猪的角膜来代替人的角膜。异种移植必然会存在严重的排斥反应,因此需要先将猪角膜中的细胞和抗原去除,才能移植给人。记者了解到,此前,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曾经推出了生物工程角膜的一代产品,但是经过处理后的猪角膜“不透明”,不透光,也就失去了移植的意义。如何在去除猪角膜内细胞和抗原的同时,保持角膜的透明性呢?2014年,史伟云团队正式接手该项目,以猪角膜为材料,经过无数次实验和技术改进,终于研制出了透明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的生物工程角膜。利用该项研究成果,近几年,史伟云团队已陆续为上百名角膜病患者实施了角膜移植手术,患者视力恢复迅速,目前均效果良好。

  二代生物工程角膜的研制成功,极大改变了我国角膜移植手术角膜供体奇缺的困境。据悉,生物工程角膜作为三类医疗器械,正在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审批。记者了解到,如果该项成果获得大面积推广,可解决我国50%以上的角膜供体匮乏问题,成为数百万角膜病盲人患者的福音。

  历经荣耀与艰辛,他依然只想做好一名医生,传授一身医术

  从国家科技进步奖到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一身医术为史伟云带来荣誉头衔无数;从医37载,他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艰辛、甚至委屈。在史伟云心中,为患者问诊、做手术永远是他的本职工作。同过去37年的每一天一样,他依然在尽最大努力去做好一名医生。

  “做了医生,就不能说休息就休息,更不要想着赚大钱。”史伟云笑道,就拿省眼科医院的大夫来说,一年起码有360天在岗。即便身为院长,前一天做完手术,第二天甭管是周末还是五一、十一假期,他都会一早返回医院,亲自检查病人术后的情况。他尤其反感做手术收红包的行为,哪怕手术成功,心情激动的家属来送红包感谢也坚决不行。

  “你到病房里随便去问,我们医院从上到下,你找不出一个收红包的医生。”史伟云自信地说,在省眼科医院就诊的患者,只要符合手术条件,肯定会在一两天内尽快安排手术,绝不会因为红包实行“差别待遇”。他常常告诫院里的医生,千万不能收患者的红包,否则以后还怎么坦坦荡荡地面对病人?

  除了高超的医术和医德,史伟云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我们眼科医院医生的平均年龄不到35岁,我是最老的。”他笑着说。对待这些青年才俊,他从来不吝惜花费大力气送他们去进修,不断提升水平。此外,史伟云还主持成立了首个国际角膜移植手术培训基地,三年来已培训200余位国内医生与10位国际医生。不久前,史伟云的一名希腊医生“徒弟”还高兴地反馈,他学成回国后给角膜病患者做了手术,效果很好。“希望能够把它做成我们中国的一个品牌。”史伟云认真地说。

  年复一年,史伟云在他的角膜病团队中培养出了不少“高手”,毫无保留的将一身医术传授给他们。一般情况下,很多角膜病患者宁可排队多等两天,也坚持要找史伟云看病、做手术。“我就跟患者说,我团队里的医生都很厉害,找他们做也是一样的。再说,我的挂号费还比他们要贵。”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

  坚定执着,医者仁心。对于普通人来说,史伟云是一名医术高超的眼科医生。而对于成千上万角膜病患者来说,史伟云点亮的,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责编:冯世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