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明:脚下留泥土 心中是百姓

··

  大众网•海报新闻高唐5月30日讯(见习记者 李鹏 通讯员 梁启强)当了18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与老百姓的土地问题打了18年的交道,这在别人眼里是个极易得罪人的活儿,而杨屯镇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延明不但大胆触碰,而且还一一化解了群众矛盾。拿王延明自己的话来说,他解决问题的法宝就是:当干部一身正气,为群众实在做人。

  十余年调整“人地不均” 化零为整打通“一户一田”

  2002年,王延明开始担任安庄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从那年开始,王延明就开始和土地调整打交道。由于婚丧嫁娶诸多因素等历史遗留问题,当时安庄村“人地不均”情况太严重,因为土地上的矛盾,村民经常三天两头闹到村委会,找到王延明家。

  “从上任开始我就下定决心,在老百姓最关心的土地上动脑子,下功夫。那年按着实际人口来,每人2亩2分地;2005年大调整,实行一户多块地,后来就是一户两块地。”王延明介绍说。

  2016年,麦收时恰逢一场大雨,安庄村有100多亩的麦子被淹,普通的收割机根本下不到麦田。这时候王延明带着村干部到姜店镇雇来“久保田”收割机,连夜将麦子颗粒归仓,从这个事儿上,村两委干部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安庄群众心中深深扎根。

  2018年,伴随着《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案的出台,新规定指出农村土地将实行“一户一田”制度。所谓的“一户一田”是一个农村户头只能有一块农田,就是将原本分散开来的零散农田整合成为一块农田。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大多数农民的农田都是比较分散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的生产劳作大受限制。另外,“一户一田”制度对农民而言,这是国家土地改革的红利,而不是一项强制实施的政策,必须遵循农民的意愿,如果真正解决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王延明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多年党支部书记的阅历,让他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具备了很敏锐的捕捉能力,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本村土地流转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教训,让他更加坚定要在安庄村先行先试“一户一田”制。

  放下顾虑,敢于创新。2018年秋,王延明一声令下,先后召集党员会发动、召开村代表会征求意见、组织全体干部会碰头会、最后举行全体村民大会。

  “抽上不应心的,你也别有意见,我宁可得罪个别人,也不能让大家伙吃亏,咱们今天用公开抽签这个法,也是大家同意的。”在全体村民大会上,王延明这样表态。

  前后一周的时间里,安庄村两委成员分头成立小组,将群众手中的1700亩农田全部收回整合成大田,以每户村民粮食直补款的田亩数为依据,以抽签号码为次序,将这1700亩大田顺利进行了二次分配。

  “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有的小地块人家收割机都进不来,进来可以,得加钱,这样一来咱的成本不就多了嘛;另外村里每年赶上浇地,来回跑地块,很是麻烦,现在一户一个大地块,我们当然双手支持,在分配上公开公平,我们对村两委很是放心。”村民王东唐高兴地说。

  在推进“一户一田”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安庄村将每户之间的零散地块和沟垄合理统筹规划,对一些水沟和机耕道进行复耕,这一化零为整,合理布置,直接增加集体土地22亩,为村集体经济一下子增收12.84万元。

  宜居家园的常态化保持 前提是党支部对群众常态化的用心

  走进安庄村,一个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修建在村西头,这里的村民讲,不仅是自己村的村民,每逢周末,邻村的孩子们也会成群结队的来这里锻炼身体、打打篮球。一条笔直的马路贯穿东西,整个村庄整洁的可以一眼望到东边,花香四溢的月季、秫秸开满路两边,随处可见的篱笆里,闲不下来的老人们穿梭在一块块菜畦之间。

  “在农村环境整治上,我们的侧重点不在事后治理,而是在日常保持,其实早在好几年前,我们安庄村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王延明说,“人多瞎胡乱,鸡多不下蛋”,因为村里老人较多,让全体村民参与干活不现实,他就发动党员干部带头,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七八个人为一组的多个小队,分片对村庄角角落落开展环境清理工作,这样一来,效率也高,效果还好。

  “上几天来我们村里接媳妇的还说,安庄村真干净!我们赶上好时候了,党员干部有责任,老百姓都有福。”村民王守信高兴地的说。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安庄村人口722人,其中党支部共有党员35名。老百姓对家园建设的自觉参与和维护,归根于王延明带领党员干部时时刻刻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感化。

  2015年,安庄村在全村范围内铺设了自来水管,但是通水之后,村民们的矛盾就来了。有个别村民私改管道,用水随意,这部分费用自然而然的就摊在其他村民的水费里,当发现这个问题以后,王延明一边到村民家中做工作,纠正错误,另一边开始琢磨如何从根本上避免这个问题。听说禹城市在这一块做法上有独到之处,王延明和村干部直接到了禹城去取经学习。

  “一开始我们是一胡同一个主管道,就出现了偷水问题,通过去禹城学习,我们改为了一户一管道,这样个别村民想偷水就一点办法没有了,虽然当时改起来特别的麻烦,但是维护了群众的长远利益。”王延明说。

  杨屯镇是外出务工第一大镇,安庄村的年轻人大多数也在外务工,关于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一些事项的办理,单说所需的材料证明整理就让在家的老人们百感交集。为了解决群众这一难题,王延明通过和村两委商量,组织党支部开会,发动党支部成员担当起为群众的代办员。另外,村支部还特别购置了电脑和打印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印所需的东西,这样一来,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安了心,在家的老人也少跑了腿。

  “当干部一定要一身正气,更不能有私心,只要是为了群众好,咱带着党员干部干就行了。”王延明斩钉截铁的说。

  这十多年,安庄村变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邻里街坊更加和谐,农民生活逐步奔向小康;安庄村又一直没变,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初心没变,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没变,为群众谋福利的奋斗精神一直没变。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