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沂蒙山》巡演火爆 电影创排、济南演艺园相继规划

··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 赵琳

  山东用艺术精品弘扬沂蒙精神

  本报济南讯 大型原创民族歌剧《沂蒙山》从2018年12月首演以来,持续在济南、福州、北京、青岛、潍坊等地演出,观众达数万人,平均上座率突破90%。这台歌剧以曲折的故事情节、高超的艺术水平,感动无数观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更是引起强烈共鸣。

  该剧以抗日战争为主线,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创作素材,讲述了海棠、林生、夏荷、孙九龙、赵团长等角色在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的纠缠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

  《沂蒙山》艺术总监、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桂林介绍,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该剧的创作初衷。作为我省近年来舞台艺术精品的集大成之作,《沂蒙山》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先后入围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2018年重点扶持剧目(全国5部)、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滚动扶持剧目、全国优秀舞台艺术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等。

  民族情和山东味是这部歌剧的一大特色。“《沂蒙山》将山东民间音乐《沂蒙山小调》中的音乐元素贯穿整部歌剧,却又并非完全沿用,与全剧音乐完美融合。同时,民族乐器竹笛、唢呐、琵琶、坠琴等融入伴奏乐队,完美演奏出山东特色浓郁的优美旋律。蒙山沂水、沂蒙精神、沂蒙百姓的感人事迹在歌声中汇聚升华,将全剧情感推向高潮。”该剧曲作者栾凯介绍。

  “音乐充满着现代感,它是山东的,又是当代的、全国的,让年轻人爱听。”《沂蒙山》总导演黄定山说,在创作时,词作家王晓玲、编剧李文绪等也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让剧情和唱词在动人之余更具合理性,朗朗上口。

  巍巍蒙山高、清清沂水长,如何在空间有限的舞台上体现出来?《沂蒙山》的舞美、灯光、化妆造型等方面都走在舞台艺术的前沿。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背景“大山”高达10米,旋转直径达19米,全程旋转36次,达到了视觉体验上的极致追求。该剧设计助理宋方辉介绍,“这个山体在舞美设计上体现了山高水长、情深义重的效果,来自于多次对沂南老地貌的详细勘察。”

  一部歌剧,优秀歌剧艺术家的演绎至关重要。王丽达、杨小勇、王传亮、金郑建、张卓等歌唱家的参演,保证了《沂蒙山》卓越的艺术品质。

  强强联合,倾力打造,让这部承载沂蒙精神内涵表达的歌剧最终达到了极致的舞台效果。有的观众看完《沂蒙山》,感慨“不仅仅是高品质的艺术享受,更是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著名表演艺术家刘炽炎看完演出,激动地告诉记者,“我轻易不流泪。看了这部剧我流泪了,这是多年难得一见的精品,因为它来自于真实的沂蒙百姓的付出。”

  “《沂蒙山》真正体现了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沂蒙新红嫂于爱梅看完这部歌剧说,作为一个沂蒙人,要用一颗感恩的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一定把沂蒙精神传承好、弘扬好。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我省围绕歌剧《沂蒙山》持续打造艺术精品。山东歌舞剧院在保证艺术质量不明显下降的前提下,适当简化舞美道具,排演简版组织全省巡演及进校园演出,扩大了观众覆盖面,让更多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观赏到这部艺术精品。

  山影集团正在积极筹备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做好歌剧电影《沂蒙山》创排制作相关工作,在济南做好“沂蒙山”梦工厂演艺园选址、方案策划及《沂蒙山》常态化落地演出工作。

责编:巩小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