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激荡八百里沂蒙

··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 卞文超 齐静 杜辉升 通讯员 庄琳 解晓通 麻杰 薛峰

  □记者 王世翔 报道 记者齐静(左一)、鞠杰(右一)在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采访建国前老党员朱凤兰老人。

  □记者 卞文超 报道 红嫂明德英的女儿李长花向记者讲述红嫂家庭的故事。

  逶迤八百里沂蒙,巍巍七十二崮。“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诞生于这片红色的热土,发展于齐鲁大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仲夏时节,我们来到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所在地——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这里曾是山东抗日的指挥中枢,领导了一系列影响山东革命进程的大事件;我们走进临沂沂蒙红嫂纪念馆,再次感受到了“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人人都是护理员”全民抗战历史的波澜壮阔……回望风云激荡的岁月,感受红色热土的巨变,沂蒙精神正在新时代焕发新精彩。

  曾经战旗飘 今日樱桃红 ——重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

  □本报记者 齐静 杜辉升

  本报通讯员 庄琳 解晓通

  仲夏的沂蒙山,到处郁郁葱葱,樱红李绿。连绵不绝的山峦如盘龙长卧,七十二崮向天而立,好一个八百里沂蒙!

  遥想抗日战争时期,敌强我弱,八路军转战沂蒙山区,很快扩大队伍、建立根据地。在那个“跟着共产党就掉脑袋”的年代,我们党是怎样团结人民“同心干”的?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传承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基因?

  6月下旬,带着这些思索,本报记者来到沂水县城西北30多公里一个道路平坦、村容整洁的村庄,这就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所在地——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全省抗日的指挥中枢,领导了一系列影响山东革命进程的大事件。

  “人家对俺好,俺也对人家好”

  6月的风,吹进王庄这个小院,吹乱了朱凤兰老人的丝丝白发,她却像没觉察到一样。这位94岁的老人,一回忆起当年八路军进村时的情景,有点混浊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声音也突然高了起来。

  那一年,她还是个13岁的“山妮子”,村里来了一支穿灰布军装的队伍。乡亲们以为又是来抢粮的国民党军、日伪军,家家关门闭户,胆小的甚至跑到山上。可没想到,这支队伍“大爷”“大娘”喊着,敲开门,又是帮着挑水,又是帮着扫院子,见了小孩一个个还怪喜欢的。村民们不害怕了,知道了这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朱凤兰和乡亲们目睹的,是我省党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1938年11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由沂水县岸堤村(今属沂南县)迁往王庄。当年12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在这里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

  沂蒙山的凛冽寒冬,让老百姓的日子特别难过。朱凤兰说,村里的八路军看到没有棉衣的村民,都会记下来,很快给送上棉衣,她家的邻居就穿上了八路军送来的棉袄。

  和八路军亲近起来的朱凤兰,经常把家里的谷子磨成米面送到分局驻地,有时还会帮着工作人员推煎饼、做布鞋。“人家对俺好,俺也对人家好。”问起这么做的原因,老人给出了最朴实简单的答案。

  “人家对俺好,俺也对人家好”,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的真情流露。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这个朴实的道理依旧散发着时代的光芒。

  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沂水县、夏蔚镇从实际出发,号召种植大樱桃。夏蔚镇政府对连片种植大樱桃的农户进行补贴,聘请专家长期住夏蔚跟踪服务。截至去年底,王庄种植大樱桃2000亩,全镇种植面积达到了3.8万亩。65岁的王庄村民公丕文,种植大樱桃年收入4万多元,不仅解决了日常花销,还支援两个儿子在沂水县城和临沂市区买房。

  沂蒙山区吃水是老大难问题。在夏蔚,老百姓想吃水,要么是外出几里地担水,要么是建水窖存储雨水。现在,云头峪等村村民在家中就可以喝到甘甜的自来水。“云头峪村民都说‘共产党帮我们喝上了干净的水’,从心里拥护党。”云头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永付说。目前,沂水县已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到2020年将全面解决农村地区饮水问题。

  从“跟着党搞革命”

  到“跟着党振兴乡村”

  亲身感受共产党好的王庄村民,义无反顾跟党走。1939年夏,日伪军进行“大扫荡”,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由王庄向沂水北部转移,村里六七个青年人参军跟着部队走了,后来有多人牺牲。

  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在王庄创刊后,印刷所设在云头峪村,每次需要将做好的版样从王庄编辑部送到印刷所,再将印好的报纸运出去。在报社征招交通员时,云头峪村的张之佩第一批报名。当时,村里有13个人主动为报社工作。

  1939年夏大众日报转移时,张之佩没有丝毫犹豫,整好行装,告别家人,跟随部队开始了转移。“爷爷这一走,就再没回来,后来听说牺牲在沂南县辛庄。”张之佩的孙子张在友说。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21.4万人参军参战,10.5万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

  记忆,镌刻在沂蒙人民灵魂深处。相信党、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早已在这片赤诚土地上生根发芽。

  “俺爹娘那一辈是跟着党搞革命,我们这一代是跟着党振兴乡村。”6月27日,在沂水县沂城街道西朱家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文玲正带领着村民翻修文诚农贸市场。

  1998年,刘文玲被推选为西朱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的西朱家庄村没有像样的产业,村集体还欠下了20多万元的外债。她带领大家修好了村里的大路,建成沂水大集市场和文诚农贸市场,每年为集体创收300余万元,成为社区的经济支柱。

  慧阳制衣有限公司是沂水当地一家颇有实力的企业。2016年,这家企业不顾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在云头峪村建立分厂,原因只有一个——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目前,云头峪60多家贫困户通过进厂做工已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达2万多元。

  慧阳制衣总经理曹淑云说,作为新时代的沂蒙人,更应该听党话、跟党走,主动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

  80多年前,13岁的朱凤兰发现,八路军进村没多久,几个“女八路”串东家、走西家,开始组织女孩子读书。自古穷人家的女孩子,自小就围着锅台、猪圈转,有空还要照看弟妹,她们也能识字?朱凤兰和父母有点不相信。然而,在“女八路”的一再劝说下,朱凤兰最终去了识字班。

  “识字班不仅教识字,还给俺讲男女平等、为老百姓办事这些共产党的道理。”说到这里,朱凤兰老人清清嗓子,情不自禁唱起了那时学的歌曲:“锣鼓响,响连天,大家多喜欢,打走了鬼子和汉奸,好过太平年呀,哎呦哎呦哎嗨呦,俺好过太平年啊。”老人的嗓音有点沙哑,但感情是那么真挚,神情是那么振奋。

  生长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沂蒙山人一代代传承着红色基因。

  沂水县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和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的特色旅游。全县提升打造了两家3A级的红色旅游景区,分别是沂蒙山根据地景区和桃棵子红色旅游区。“沂蒙山根据地景区,总面积32.6平方公里,包括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等景点。”夏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武玉峰说。

  近年来,我省抗日根据地景区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热点。沂水县抓住这一机遇,印制了“亲情沂蒙研学旅行手册”“红色研学之旅,走进红嫂故里研学手册”,在课程设置、研学师资、安全管理等方面做精抓细,全力打造研学旅行新亮点,每年有上万人到这里学习参观。同时,深入挖掘红色历史素材,先后编写了《人人都说沂蒙山好》《鱼水情乡桃棵子》等红色读本,拍摄了红色宣传片《母子情缘》《沂蒙》,丰富了品牌内涵,走出了一条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沂水之路。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沂蒙山区这片红色沃土,正创造着属于新时代的更大业绩。

  真情染红日 柔肩担青山——重访沂蒙红嫂沂南故里

  □本报记者 卞文超 杜辉升

  本报通讯员 麻杰 薛峰

  仲夏暑热,沂蒙滴翠。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的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者络绎不绝。纪念馆选址在常山庄村,朴素的村落依山坡而建,绿树成荫,苦夏时有凉风。

  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山东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在党性教育的全国大讲堂中色彩尤为鲜亮。践行初心使命,滋养人民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标注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

  走进纪念馆的石屋,大量文字和图片史料,将初心的温度完好保存。在沂蒙老区这一方红色热土上,苦难与辉煌、初心和使命,不是标语,不是口号,而是无数个活生生的故事。

  热血涌动——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英雄群像

  “预约参观的团队来自全国各地,每天的日程都满满当当。”6月25日,沂蒙红嫂纪念馆展陈部主任马茜茜对记者说。下午临近下班时间,来自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的青年员工,仍在恋恋不舍地拍照留念。红嫂纪念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革命传统教育专题培训,带给他们满满的感动。

  沂蒙母亲王换于的雕像前,萱草花秀挺。古诗词中,尊称母亲为“萱堂”,萱草堪称中国的“母亲花”。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在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最艰苦的时刻,沂蒙红嫂给予了革命母亲般坚强无畏的庇护。

  面对敌人的扫荡,王换于的家是红色堡垒。罗荣桓、徐向前、朱瑞、黎玉、郭洪涛等党员干部,都曾在她家生活工作过。她和儿媳张淑贞一起创办战时托儿所,照料抚养了近百名革命后代。有吃的先紧着八路军的孩子,自家的四个孩子却因营养不良夭折。

  2018年12月20日,最后一位沂蒙红嫂张淑贞病逝。于爱梅是张淑贞的女儿,回忆起母亲最后的时光,她的泪水抑制不住地流下来:“俺娘活到104岁,后期有些糊涂了。在家坐着坐着,她会猛地对我说,今天包饺子,包好了,谁也别吃,给八路军吃!”女儿照着母亲的意思做,母亲还要反复嘱咐,包好的水饺,别忘了搛一搛(别粘了),八路军来了就是急的,吃完了还得上前线打仗……

  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青壮年男子上前线,沂蒙妇女在后方贡献。共产党八路军吃的是乡亲们筹的粮食,住的是老百姓让的房,穿的是红嫂补的衣裳,受伤躺的是民工抬的担架,遇到危险靠的是群众掩护,急行军奔赴沙场过的是“识字班”肩扛的“火线桥”……

  逶迤八百里沂蒙,巍巍七十二崮。抗日战争时期的沂蒙山区,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人人都是护理员。沂蒙红嫂身上承载的沂蒙精神,并不是某一个英雄人物的高耸,而是人民英雄群像前赴后继的涌动。

  追根溯源——

  理想信念源于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记者走进沂蒙红嫂的家,她们的后人过着普通的生活。追忆红色往事,眼中的光彩却不可磨灭,记忆中有家事有国事,忠诚永不褪色。

  李长花拿出黑白照片,母亲明德英乳汁救伤员只是故事的开始,她的家庭先后出了八位子弟兵。趁着假期,她带着孙子何鸿宇也来到了沂蒙红嫂纪念馆,明德英的故事在纪念馆的墙壁上向公众展示。14岁的何鸿宇没有多说什么,他悄悄告诉奶奶:“这些历史都在我的心里。”

  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她们身上与生俱来的善良、淳朴、正直、忘我的品格,在战火中绽放出石破天惊的伟力。

  为什么沂蒙红嫂宁可牺牲全部,也要许党报国?是什么力量,驱使老区人民写下历史奇迹?在蹲点采访的过程中,这个追问始终萦绕着记者。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最后一个石屋,歌声飘扬中,记者找到了答案。1940年6月,《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诞生于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词作者沙洪是大众日报记者,他写道:“这不是写出来的,是从我心中迸发出来的。”

  “他们上前线,为了俺们,连命都不要了,俺们在后方支援有什么怨言呢?”沂南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杨桂柱曾走访过多位红嫂,不止一次听到红嫂说出同样深情厚谊的话语。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党和军队用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群众利益,让沂蒙老区的群众深深认同了八个大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产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而领导人民展开革命斗争;人民群众真正跟党走,相信党,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

  敢闯新路——

  红色基因在创新实践中传承

  麦收时节,辛集镇库沟村居民吕凯拉着400多吨小麦到红嫂情面粉厂检测,各项指标达到一级标准,以高于市场均价一毛五的价格被面粉厂收购。

  “我对‘红嫂情’这个品牌充满敬畏!”面粉厂董事长李秀玲说,“红嫂情”面粉送部队,质次的原粮价格再低也坚决不要。

  红色基因在红嫂家乡传承,在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中,绽放新的光彩。

  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纳入沂南党性教育基地片区,正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沂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朱祥法介绍,沂南党性教育基地片区共6个社区11个村,5266户15406人。其中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64户2086人,已全部脱贫。县里建立工作推进机制,专门成立片区提升指挥部。片区提升启动以来,坚持党建统领、党员带头,实施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村治理、乡村文明“六项”提升工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沂蒙精神中有丰富的创新创造因子,刻印着山东人自古就有的敢闯新路的传统。

  “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在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社区,74岁的梁兆利是老支书,至今仍奋战在一线。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后峪子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干巴岭”“光棍村”,梁兆利为了给村里修水渠,卖掉了新买的农用车,带头捐款2000元。妻子张道梅知道后,一句埋怨的话也没说,晚上提着小马灯陪着老梁在山上打石料。

  为改变落后面貌,他带领干部群众,年年整山、治水、修路、发展特色林果。几年来,8条环山水泥路畅通山村,1700亩帅李飘香,3家服装加工厂在社区落地,解决了本社区200名劳动力就业问题。如今后峪子社区成为沂南党性教育基地的新亮点。

  600余人的青岛学生研学专列,把城里长大的孩子带到了沂南县马牧池乡的石屋。实景剧演出、红歌快闪、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等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团队来到红嫂家乡。沂南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立军介绍,2018年,文旅产业对沂南县GDP的贡献率近20%,成为地方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回到沂蒙红嫂标记的历史坐标,初心的温度仍然滚烫,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奋进、砥砺前行。

责编:吕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