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丨借“区块链”之名行骗,怎么治?

··

大众日报记者 孙秀岭

  区块链,大热!然而,区块链技术火热的背后,另一场“盛宴”却在暗流涌动。据报道,炒作数字货币“割韭菜”、发行毫无价值的“空气币”、打着区块链旗号传销诈骗……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大有抬头之势。

  小心!有人借区块链之名行骗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近期,打着区块链技术相关名义的招摇撞骗显现抬头之势。一些币圈自媒体及非法发币公司再度活跃,利用社交软件推销代币,企图浑水摸鱼。在曝光的假借区块链传销、集资诈骗的案例中,“拉人头”的特征十分明显。他们往往利用大众不熟悉区块链但听说过比特币“造富神话”的心理,为非法行为披上“时髦”外衣,承诺低投入、高收益,发展下线回报更高,不明真相者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发现真相需要穿透重重迷雾。除了加大区块链知识的普及,让大众了解并能识别披着“区块链”外衣的传销诈骗之外,更关键的是监管也要与时俱进。专家指出,要加强监管科技的应用。多数以区块链为名的传销项目,都会在网络上频繁传播、留痕,借助现有金融科技监管手段,就有可能及时发现、查处。

  静态+动态奖励、月入数万?这些伪“区块链”骗局要当心!

  央视调查指出,随着区块链热潮,危害最严重的乱象出现在数字货币上,这些项目将区块链概念和金融知识、货币知识混淆在一起,混水摸鱼,普通百姓根本难以分辨,欺骗性极强。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眼下能够监测到的归零币或空气币达到755种,传销币102种。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区块链为关键词进行统计,截至今年11月15日,全国涉及区块链的法律裁判文书共566件,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数字货帀。

  专业人士指出,在眼下区块链热潮中,最应该防范和加强监管的,就是所谓的虚拟数字货币,要加快推进相关立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是大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贸易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和落地;有所不为的,就是节目中所提到的种种乱象,借区块链之名行圈钱、诈骗之实。对此,有关部门要立规矩强监管,广大公众要擦亮眼睛防被骗。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给区块链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干净的发展空间,去伪存真,才能让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投资100元能赚100万?不法分子借区块链传销诈骗

  央广报道指出,ICC、BZC、BTA……这些英文缩写您认识吗?投资100元能赚100万,这种盈利回报您见过吗?大企业家甚至中央领导都参与了项目,这种背书您相信吗?上述如同天方夜谈的东西,却因为加上“区块链”这个高大上概念之后被包装成了“下金蛋的母鸡”,在现实生活中被不法分子利用且屡屡得手。

  对于如何辨别市面上的“区块链”项目,避免上当受骗。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倡导的是“无币区块链”,一般不对外发币,如果听说某些大公司以发币的形式做区块链项目,那就需要提高警惕,极有可能就是一个陷阱。

  借“区块链”之名诈骗该如何治理

  北京青年报刊发社评指出,目前,我国尚未建成打击涉“区块链”诈骗的完备治理体系,这方面的工作应当加紧进行。首先,应当适当简化概念,以通俗语言普及相关知识。区块链传播比较广的概念表述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中涉及的每一种技术性表述都比较复杂,很多人难以理解,应当用更简洁、通俗和更权威、科学的方式普及区块链概念。

  其次,应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治理机制。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8年8月,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在此基础上,应针对这类诈骗行为的特点进行综合治理,以保护投资者权益,避免区块链被“污染”。

  今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首次在制度层面进行了规范。最近涉及区块链诈骗再度抬头,说明一般性制度震慑力还不够,有必要抓紧完善相关法律,以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涉及区块链的相关行为进行界定,为依法打击涉区块链诈骗提供法律依据。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整理)

责编:吕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