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抢抓机遇、先手布局,全面深化与日韩交流合作

··

大众日报记者 代玲玲 毛鑫鑫 通讯员 袁春 陈星华

  从中国地图看,山东与日本一衣带水,与韩国隔海相望。毗邻日韩,形成了山东对外开放的门户优势。

  近年来,“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逐步展现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决心,东北亚经济格局正在积极酝酿重建,迎来开放合作的历史新机遇。

  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抢抓机遇、先手布局,全面深化与日韩各领域交流合作,增强与日韩区域合作发展联动性,努力开辟鲁日韩地方合作新空间,打造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

  打造互惠互利大市场

  1990年9月16日,跨越两国,航行236海里,一艘乳白色的轮船缓缓驶入威海港。

  时至今日,这艘名为“金桥号”轮船的首航日,仍被认为是中韩交往史上的一个重要纪念日:这是中韩两国间第一次实现直航,在黄海上架起了一座“中韩海上金桥”,改变了威海这座北方城市的命运。

  坐拥毗邻日韩的独特区位优势,山东把日韩作为对外开放战略版图中的“一枚重棋”。据省商务厅统计,韩国多年一直雄踞我省第二大投资来源国的位置,山东是与日本交流最密切的中国省份之一。目前,鲁韩贸易额占中韩贸易总额的近1/10,鲁日贸易额占中日贸易总额的7%以上,鲁日韩经贸合作硕果累累。

  不止于此,改革开放40多年来,山东同韩国的交流合作创造了多个“第一”。早在中韩两国建交前的1989年,韩国拓普顿公司就到青岛投资,成为在中国落户的第一家韩资企业;2015年,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威海成为首个被写入自贸协定的中国城市,开创了双边自贸区建设的先河;2018年,新华锦集团与韩国延世医疗院共同投资建设延世大学青岛世福兰斯医院,开启了中韩医疗保健合作的新篇章……

  合作优势促进山东与日韩经贸深度融合。从早期贴牌代工到共同研发共同投资,这其中既有三星、现代汽车、LG、希杰、三菱企业集团、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等大企业,也有众多的中小企业。他们已经成为山东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商务厅亚洲处处长贾继庆介绍:“以日本洋马公司为例,该公司的洋马发动机早期只是在山东企业进行生产。现在,洋马在青岛设立了研究所,将在技术层面与山东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在带动山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日资、韩资企业也通过进入山东大市场,形成了电子零部件、汽车发动机、机械装备、化工、食品、服装等一批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自身产业链和供应链,完善了国际化产业布局,得到了发展壮大。

  “山东开放的大门不断向我们敞开,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市场。未来5年内,我们希望借助山东能把更多产品和服务带入中国。”韩国首尔产业振兴院本部长金容相说。

  搭建广阔合作新平台

  越来越热络的经贸往来,离不开山东创新搭建的多重合作平台。

  一方面,山东积极借助国家平台,从战略高度把深化提升对日韩地方经贸合作水平,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

  11月21日,作为三国政府主导的次区域经贸合作机制,第18届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议全体会议在济宁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商务部、日本经济产业省、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共同主办,以“推动地区间交流合作”和“以创新开拓新产业和新市场”为主题,旨在建立“泛黄海地区经济交流的新模式”,也为更多日韩优质进口商品和技术搭建了展示平台。

  另一方面,山东精心培育了一系列开放品牌,打造充满活力、永不落幕的“双招双引”平台。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等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取得一批双赢成果。

  韩国前总理韩升洙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表示:“这是山东韩国企业,以及今后打算投资山东的韩国企业进行展示、交流、招商的好机会,不仅仅是韩国企业,这也是所有跨国公司进驻山东的基础和平台,有助于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的大背景下,交流信息,发掘更多的商机。”

  拓展面向海外的地方经贸合作,山东还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目前,山东已同75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城市关系222对、友好合作关系241对,相关单位对外建立友好学校、友好医院、友好团体等关系1167对,总量居全国第二。其中,包括与韩国地方政府间建立了26对友好城市关系、67对友好合作城市关系,与日本地方政府间建立了19对友好城市关系、16对友好合作城市关系。

  在刚刚结束的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上,山东15个市分别与韩国、英国、法国等国的22个城市签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或加强各领域交流的协议、备忘录。

  一个又一个友城合作的背后,是山东更为广阔的开放胸襟、更为频繁的城市互动、更深层次的产业融合和更具创新的合作机制。

  开启更高水平开放“机遇之窗”

  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示范区……进入新时代的山东,“国之重任”叠加赋予,开放发展春潮涌动,经贸合作机遇良多。

  深化中日韩合作,山东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口岸和交通优势,构建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大陆的东西互联互通大通道。今年3月,威海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与仁川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启动“四港联动”物流一体化工作,将中韩及世界各国货物通过威海、仁川转至日本、欧美乃至全球,构建东北亚区域物流中心。

  加强中日、中韩海关间AEO互认合作,加快开通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山东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正逐步提高。青岛海关卫生检疫处处长邵柏介绍,2019年关区范围内全面推行班轮卫生检疫“电讯申报、无疫通行”监管模式以来,船舶通关时间由入境90分钟缩至15分钟。

  为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山东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提出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强自贸试验区与海港、空港联动,推进海陆空邮协同发展;建立以“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完善山东省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强化与日韩优势互补,创新中韩“两国双园”合作模式等。

  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全新模式的经济合作正在开启。处于“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的山东,正积极与日韩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进一步加深经贸合作。今年3月,山东新华锦与日本知名二手车上市公司Carchs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共同经营将中国二手车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的业务,并将联合开发日本、韩国的二手车通过青岛口岸出口到世界各地的转口贸易业务。

  (大众日报记者 代玲玲 毛鑫鑫 通讯员 袁春 陈星华)

责编:马洪震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