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村:东阿苫山村现存明清古民居

··

  编者按

  日前,山东省住建厅连续公布了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其中聊城有8个村庄入选。山东省财政从城镇化发展资金中按照每村20万元补助标准,用于发展规划编制和档案建立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做好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历史文物、乡土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聊城入选“省级传统村落”的8个特色村分别为,阳谷县乔润街道办事处迷魂阵村、阳谷县七级镇七一村、阳谷县阿城镇海会寺村、莘县大张家镇北马陵村、莘县大张家镇红庙村、东阿县姜楼镇魏庄村、东阿县刘集镇苫山村、东阿县刘集镇前关山村。

  那么,8个特色村的魅力究竟在哪儿?即日起,大众网推出 “寻访聊城特色村落”大型系列报道,逐一对聊城特色村进行探访,为读者揭开其神秘面纱。大众网记者 侯晓 王传胜

  苫山村古村落遗址。大众网记者 王传胜 摄

  在聊城东阿西南25公里处,有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古村落——苫山村。这里至今仍保存着很多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遗迹,具有独特的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

  苫山,属泰山西来余脉,东南接壤鲁西平原,依黄河而生。史料记载,明清时期,苫山地处交通要道,声名远扬,商贾云集,为古东阿县城至古阳谷县城必经之地。

  这里保存着聊城最早的明清民居,现存较完整的建筑十余处,还有寺庙建筑及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苫山村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100多名官员,足见其当时的历史及政治地位。

  由来:依山而居,最早追溯到氏族社会

  不妨先说下村名的由来。苫山村,顾名思义,因苫山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苫山,属泰山西来余脉,峦峰层叠,风景秀丽,形似苫盖,所以叫苫山;因为山峰西岩有峰突起状若卧羊,因此又叫羊山。居住当地的先民将此二峰合而称之苫羊山,简称苫山。

  早先居民在刀耕火种的时代便依山而居,渐渐形成苫山村。传说,苫山石佛寺院内有“部落井”,早在氏族社会已有原始人部落。考诸历史,春秋时苫山村为巂地。巂,即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西南的苫羊山一带地区。

  据《苫羊山志》(清顺治十八年李濠著)记载和苫山居民区汉墓出土文物证实,在汉代已有居民村落。邑人苏则曾在《重修石佛寺记》中说:明正德七年(1512)“环山而居者无虑数百家,多缙绅鼎族”,可知早在四百九十多年前苫山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大村镇。

  探访:现存十余处明清时期古民居

  从东阿县城出发,东南方方向25公里处便是苫山村,大约半小时车程。苫山为人口大村,约4000余人,为方便管理,分成三个村支部,为东苫山村、西苫山村,前苫山村。

  村中有一条贯穿村东西的大青石路,相传此路自明代就存在,由于黄河泛滥,泥沙堆积,地面逐渐抬高,这条大青石路被长埋地下。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沥青路。

  古民居院内实景。大众网记者 王传胜 摄

  每逢农历一、六是集市,远近十里八村的来此赶集卖货。因此,苫山村流传一句歇后语,“苫山集,一六(溜)。”由此可见昔日商业之繁荣。道路的南侧有20口一字排开的古井,因黄河决口淤积,现存的只剩下两口。

  沿路西行,明清古民居开始进入大众网记者视野。由于现存数量不多,且分布比较零散,这让现存的十余处古民居既显得有些突兀又有些卓尔不群。大青砖堆砌,精美的图纹雕刻,结构造型大气壮观。

  74岁的老人李西奎便居住如此。据介绍,这座民居为明末清初建筑,至今已400多年历史。

  前苫山村支部书记李峰介绍,明清时期,苫山有“九十九座楼”之称,文革期间,基本上被破坏殆尽,现保留较完整的仅十余处,其中,两处仍有后人居住,李西奎老人居住的便是一处。

  院外实景。大众网记者 王传胜 摄

  说到李西奎的老宅,颇有些来历。他的先祖李学诗(1530年—1580年)是明朝中后期的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此处便是李学诗的故居。李西奎的爷爷李明诰是清末的武状元,也曾居住于此。

  代代相传,直到李西奎。历经400多年,这座民居几经修缮,但房屋整体结构依然牢固,数百年屹立不倒。其建筑技术水平较之当下,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国建筑史上,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底蕴:文人学者辈出 一门三进士美名传

  苫山村有一部村志《苫羊山志》,最早成书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直到今日仍在不断完善中。不仅在山东省,甚至全国,有村志的村庄恐怕也是凤毛麟角,足见苫山村深厚的历史积淀。

  苫山村历史悠久。这个现有4000余人的村庄姓氏众多,每个姓氏都有很深的渊源,其中又以刘氏和李氏两家族最大,可谓人才辈出。该村历史上曾出过100多名官员,其中元明时期三品官员就有5位。

  据村志记载,元至治元年(1321年),侯毅提任中卫亲军都指挥使,正三品;明洪武年间,丁公以从戎功授卫指挥使,正三品;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刘约升任河南布政司右参政,从三品;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刘隅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李仁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

  苫山村有座三官庙,庙内一隅摆放着40余块出土的明清石碑,以墓碑和功德碑居多,经考证,都为苫山村人士,足见人才辈出。大众网记者 王传胜 摄

  不过,最令苫山村津津乐道的当属“一门父子三进士”的美传。

  明清有功名者众,明代先后出了刘约、刘田、刘隅、李仁、李学诗、李澐6位文武进士。父亲刘约和长子刘田、三子刘隅,“一门父子三进士”,同朝为官,这在明代极为罕见。

  苫山村刘氏三父子祠堂遗址,相传万历皇帝下旨修建。大众网记者 王传胜 摄

  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三代帝王之师,明万历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母亲就是刘田的女儿、刘隅的养女(刘田早逝)。在东苫山村,尚存刘家祠堂,相传万历皇帝亲下圣旨出资修建。

  其中还有一段佳话:刘隅率先晋升正三品后,李仁到刘府拜访,家丁禀报刘隅,刘隅故意刺激他,跟家丁说,“就跟他说我不在家”。

  于是,家丁回李仁话,“俺家刘都堂说了,他不在家!”李仁听了非常恼怒,发誓在仕途上赶超大舅哥刘隅,结果真让他赶上了,且是一模一样的官职。

  佳话:流传故事广 至今仍有现世意义

  苫山村流传很多故事,对现在的政府官员,仍有较强的教育和鞭策意义。《苫山村志》就有这样的记载。

  刘约在任河南布政司右参政期间,“举办新学校,依法平均赋役,选用贤能人才,体恤贫苦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南阳人为之建祠颂德供奉。”

  刘田“正德十二年奉命督江南漕运。时漕政久废,催办时常误期,军需成倍增长。田到任,查清贪污、贿赂误事者,全绳之以法,使漕运如期完成”。

  为官者,应体恤百姓,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而贪腐者,终将受到正义的审判,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这也正迎合了我国当下的治政风气,对贪腐行为零容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村志还记载了一个关于刘文的故事,在当今社会,他应该是一位热爱公益事业的慈善家。

  村志记载,“刘文,晚清人,性豪放、有勇力、多智谋。生平行善事、厌恶势、扶难济贫;重义尚礼,喜客好友;能言善辩,排难解纷。古名扬东昌,传及江南。”

  刘文重礼节,每过一村,必下驴步行。一次天将黑,又遇雨,未下驴便进入苫山东五里的常坡村。此时,他听到有人说:“那不是老刘文吗?”另外一个人立刻否定:“刘文怎么会不下驴呢?”刘文听到此话,内疚为赶路忘记下驴,过街后又悄悄从村外绕回,牵驴重新进来,人们争着说:“这才是老刘文呢!”

  刘文仗义疏财、扶弱济贫。他担心要不到饭的乞丐挨饿,就在自家院墙一侧设了一个义饭窗口。一次,刘文因事被衙门扣押,叫花子要了饭后排队给刘文送饭吃,场面极为壮观。

  刘文擅言能辩,足智多谋,常被府、州、县长官请为座上客,帮助处理棘手之案。

  一次刘文到东阿县衙,知县正为某村兄弟二人分家因一千两银子争吵难以平息犯难,便交于刘文去处理。刘文自己备好了两千两银子,先到其弟家说:“你哥让我把一千两银子交给你,说当哥的应善待弟弟,请弟多谅解。”又到其哥家说:“你弟让我把一千两银子还给你,说自己贪财对不起哥哥,请哥多谅解。”于是,兄弟和睦如初。

  刘文仁义善举闻名遐迩,每到一处都能得到人们厚待。老刘文的故事,也是对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