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锐评丨“五一”防控,做了预案就万事大吉了吗?

··

大众日报记者 李岳岳

  假期与疫情的重叠,让今年这个五一假期变得不同寻常。

  一面是亟待释放的旅游需求,一面是不容松懈的防疫形势,如何做到既“开心游”又“放心游”,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做好“五一”疫情防控预案,再怎么准备也不为过。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一些旅游景区出现游客聚集拥挤现象,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风险。有的地方以为限流就不会拥堵,却忽视了测温登记和热门景点排队的情况,造成了局部人流拥堵;也有地方实行了预约进入,但由于前期宣传不到位,让一些游客吃了“闭门羹”。五一假期还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少人心里是打了个问号的。

  这几天来,针对五一出游,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了安全保障的措施。从加强交通站点管控、分区分级分类开放景区,到控制餐饮场所就餐人数、及时快速处置突发疫情,一系列预案,为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提供了全方位服务。

  但是,“五一”防控,做了预案就万事大吉了吗?这些预案能不能奏效,关键还要看落实程度如何。事实上,清明期间开放的旅游景区也提前制定预案,实行限流错峰等举措,但仍然出现风险,就是落实上打了折扣,执行缺少刚性,细节管控不到位。

  假期的疫情防控,的确不容易。化解疫情风险,不可能一招定乾坤,套用一个方案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关注可能出现的矛盾问题,在保证防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才能让假期出行既有秩序又有温度。既要把防控举措做到位,又要让人们无障碍出行,只有精细化落实,才能交出双赢答卷。

  做好预案、保障出游,不仅仅是旅游部门的事。涉及防控和出行的相关职能部门,都需要绷紧疫情防控的“安全弦”,发挥群防群控的合力。预测出行人数、研判出行形势,需要大数据管理部门及时统计分析数据;做好省内外人员流动管理,有序疏散客流,需要交通部门加强管理;应对突发感染、在第一时间隔离疑似人员,需要公共卫生部门提供保障。各部门通力协作,把预案做得实一点、再实一点,把举措落得细一点、再细一点,就能让假期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安全,也多一份舒心。

  五一出游,每个人都是防疫第一责任人。出行戴好口罩、多选择室外场所、勤洗手勤通风,不仅是每个人的良好习惯,更应成为全社会的行动共识。只有每个人做好防护,各部门严防死守,全方位做好安全保障,才能巩固当前疫情防控成果,让五一假期出游安全又安心。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责编:马婉莹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