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这只“蜘蛛”可救灾可侦察?仿生技术到底多神奇?

··

  5月20日,在南海新区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技术人员正在对新购置的研发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我们现在已经到位了100多台国内外仪器设备,不久后将安装调试完成,正式开展仿生项目研究。”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郑龙博士介绍说。

  去年3月,威海市政府与吉林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暨南海新区与吉林大学共建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协议签字仪式举行,吉林大学与南海新区在威海科创城共建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仿生产业研发基地。去年11月,研究院申报的院士工作站获得山东省科技厅备案,成为南海新区首家省级院士工作站。

  穿行于研究院实验室,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体三维粒子图像测速仪等设备依次排列,一个形似大蜘蛛的仿生六足机器人赫然而立。这个机器人由研究院刘昕晖教授团队自主设计完成,是目前世界上电液比例控制的最大六足机器人,该机器人借鉴了蜘蛛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步态,可适应复杂环境抢险救灾、侦察运输等军事需求,目前正在改进完善,变成一款沙滩娱乐机器人,把科技融入娱乐当中,提升当地旅游娱乐品味。郑龙介绍说,在亿万年变化当中,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早已进化出防雾、抗菌、减阻等“特异功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程设计学习库”。而仿生技术就是模仿并探究动物和植物自身的优异功能,在生物学和工程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人类找到实际应用上的解决方案。“飞机、潜艇、宇航服、雷达、电子蛙眼等都运用了仿生技术,如今仿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智能、军事、农业、医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郑龙说。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依托吉林大学的综合优势及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人才资源,致力于在南海新区打造和培育以仿生技术为鲜明特色的产业经济,重点围绕仿生机械与材料、仿生智能制造、仿生智能农机与仿生大健康工程等四大领域开展仿生项目建设,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目前研究院已组建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领衔,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志武任院长的研发团队,成立仿生智能农业装备、仿生健康工程、仿生增材制造、海洋装备仿生技术等13个研究中心。各研究中心围绕威海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开展仿生项目对接,实现仿生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仿生产业链条,助推威海市及南海新区产业转型升级。

责编:洪玉珊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