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杰:政策扶持+对接医院,“月子”产业大有可为

··

  滨州市政协委员、滨州学院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刘金杰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张爽 滨州报道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月子中心”渐渐成了热门产业。但对滨州来说,“月子中心”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容量还未完全释放。为此,滨州市政协委员、滨州学院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刘金杰建议,相关部门对“月子中心”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对接专业医疗资源,推进校企融合发展。

  刘金杰告诉记者,“月子中心”是以产后母婴康复机构为主体,为刚分娩出院的产妇及婴儿提供专业性服务,并开展产妇和婴儿的生活照护、月子膳食、产后形体恢复、健康知识培训及其它母婴健康保健康养业务。

  刘金杰介绍,伴随二孩政策的开放,“二孩经济”催生的消费红利使得“月子中心”迎来了发展机遇。月子会所数量不断增加,相关市场体量不断增大,还呈现出从一线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的趋势。“此种形势下,该产业不仅有发展潜力,还能对接医养产业,促进服务产业升级。”刘金杰说,做大做强滨州“月子中心”产业,既是保障母婴安全、推动妇幼健康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在新时代布局朝阳产业、对接医养健康产业的迫切需求。

  “月子中心”在滨州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容量还未完全释放。据了解,目前滨州也只有2家月子会所。刘金杰认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滨州市“月子中心”行业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同时还存在着持续投资量大、缺乏专业团队、传统观念影响等问题。“我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支持补助政策,设立专项帮扶资金对‘月子中心’实行产业化补助,或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月子中心’标准化经营,打造‘月子产业’滨州标准。”

  同时,刘金杰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帮助“月子中心”对接医院,提供专业上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可借鉴北京、上海及其他城市模式,让“月子中心”与医院产科达成协议,与医院丰富的医师资源和专业的医师团队进行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医疗体系的支援对接和私家照护与分娩环节的对接。还可帮助“月子中心”对接职业院校,通过实施“产休一体化”模式,实现多元校企合作,既能解决大学生实习就业问题,又能为“月子中心”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对于“月子中心”在滨州的未来发展,刘金杰充满期待。“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思想的转变,滨州“月子产业”必将朝着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发展,产业的分工更加精细,让产妇及家属有更多的选择,更适合新的育儿观。”刘金杰说。

责编:宫文学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