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印记:六旬制笔工匠的坚守 只怕手艺失传

··

  孙金龙的笔铺位于楼东大街。大众网记者 侯晓 摄

  手工毛笔制作工序繁杂,需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大众网记者 侯晓 摄

  孙金龙老人介绍笔尖的制作工序,他说,越是小笔尖,难度越大,对笔毛长度要求很严格。大众网记者 侯晓 摄

  大众网记者 侯晓

  2月9日,古城楼东大街,一位面容沧桑的老者站在寒风中,看上去有些瑟瑟发抖,偶有过往行人驻足在他的摊点前询问毛笔价格,但多数人都是随意看了看便径直离开。老人的背后,一块醒目的招牌映入眼帘——东昌毛笔。这里便是传统手工毛笔工匠孙金龙的店铺。今年65岁的孙金龙是东昌府区道口铺张堤口村人,省级非遗东昌毛笔第26代传承人。

  和不少老行当一样,东昌毛笔也处在失传边缘。曾经和孙金龙一道学徒的聊城人不在少数,但放弃的放弃,转行的转行,唯独孙金龙选择了坚守,而这份坚守一直持续了近三十年。

  笔铺虽小 底蕴犹在

  孙金龙的店铺在楼东大街,面积不大,不到二十平方,走在这条街上,你可能稍不留神就会错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走进店里,首先看到的是一道干净明亮的玻璃展柜,上面摆放着木质笔架,后方橱柜上成排陈列着各种规格的笔筒,从能写蝇头小字的小楷笔,大到能写3尺大字的大抓笔,在这里都能找得到。

  这家制笔店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如此计算,是因为孙金龙从事手工毛笔制作有将近五十年,从最初的学徒,到后来的走街窜巷,再到现在扎根古城,老人走过了风风雨雨。老人回忆当年骑自行车到聊城大集卖毛笔,不开张的情形经常见,每每要饿着肚子回家。

  就在两年前,孙金龙还在延续着传统的销售方式,在聊城各个大集上,都有老人疲惫的身影。地摊上的货不见得不是好货,远近书法爱好者都认可老人制作的毛笔,连重庆籍齐鲁著名书画家巴山先生都要从他这里私人订制。

  在政府的扶持下,孙金龙终于不再漂无定所,他的笔铺在两年前落户古城内,铺子不大,底蕴犹在。史料载,东昌毛笔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盛极一时。

  孙金龙作为第26代传承人,是目前聊城公认的唯一精通72道制作工艺的传承人。

  工序繁杂 缺一不可

  说到毛笔的制作工序,孙金龙顿时来了兴致,难以相信,一支小小的毛笔竟然要经过几十道制作工艺,而且每道缺一不可。由于太过专业,大众网记者自然听得云里雾里,但可以体会到,对手工毛笔的制作要求真可谓精益求精。

  老人介绍,一支毛笔从肉毛到成笔,要经过齐材质、切材质、梳毛、湿理、剔锋、修头、刻管等大小七十二道工序,非常讲究,对笔尖有圆、健、尖、齐四点要求,少一点便是次品,另外,制笔最好的材质是羊毫、狼毫和獾毫。

  由于工序复杂,使用工具就有几十种,包括毛刀、梳子、快刀、笨刀、刻板、帖子板、附笔板、絷子、梳瓦、挖刀等。老人说,手工制笔还有一个特有的习惯动作,那就是盘腿而坐,这样有助于身体平衡,一坐几个小时,那是家常便饭。

  一般来说,制笔分为干活和水盆两部分。简单来讲,干活就是清理笔头毛,将笔杆挖空,笔头塞进笔杆,用松香将笔头粘紧于杆内,最后在笔杆上刻出笔类和店名。水盆则包括将笔毛按长短分类,将毛尖顺整齐,再将毛笔大小尺寸截毛等。

  老人说,手工毛笔制作应力求精良,一个步骤不对路,就会影响整支笔的使用,现在市面上的毛笔大多为机器生产,尽管便宜,但无论是材质,还是使用寿命和效果,和手工笔相比,都有天壤之差。

  众人离去 唯他坚守

  值得一提的是,和不少老手艺一样,东昌毛笔也曾一度濒临消失和断代,一方面,传统手工业受当前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冲击比较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其制作难度太大,越来越不受年轻人青睐,因此,这门手艺开始变得尴尬。

  孙金龙便是为数不多的东昌毛笔由兴盛到衰落的见证者。

  老人回忆说,文革初期,在道口铺张堤口村,有一家由本村人开办的笔刷社,专做手工毛笔,孙金龙16岁时作为学徒进厂劳作,每天挣差不多两毛钱。当时厂里五十来号人,学徒十来个,师傅更有二十多个,都是土生土长的老聊城人。这些师傅大多上了年纪,祖传老手艺,能叫得上来名字的有八里王的王秉义(音)和前罗的罗凤林(音),他们的名号当时在聊城可是响当当。

  然而,过了大概小二十年,笔刷社的生意开始惨淡,最终倒闭解散,师傅学徒各谋出路,无一继续以手工制笔为生,唯独孙金龙选择了坚守。当时,他差不多已精通毛笔制作的各道工序,便带领着十几个年轻学徒继续干。

  但好景不长,学徒们相继离开。最后,孙金龙成了孤家寡人。老人说,文革初期的制笔行业还算说得过去,学徒一个月挣六七块钱,师傅都能挣七八十块钱,不愁吃不愁穿,后来就开始衰落了。

  即便如此,孙金龙一直在坚持,在他看来,这是门手艺,难以割舍,而且,绝不能让它失传。到现在,差不多三十个年头,老人始终手不离笔,即使经历过一段穷困难熬的日子,他都用一份执着伴随着东昌毛笔的招牌走到当下。

  年老体弱 女儿传承

  俗话讲,老手艺传男不传女,孙金龙老人曾经面临这样的困惑。年事已高,这门手艺应该后继有人。只可惜,老人无男后,育有两女。因传统观念作祟,让女性从事老行当,在他看来,似乎难称大雅。

  不过,孙金龙的大女儿孙惠霞倒是对父亲的行当有很强的兴致。反观二女儿孙慧民,并不是很感冒。大学毕业后,孙慧民选择了工作,在青岛一家服装厂做设计,月薪五千元以上。

  后来,老人身体出现病症。由于制笔需要,孙金龙的双手需长时间在水盆中浸泡,大约五年前,老人的双手开始出现风湿骨痛,制笔就此停止。两个女儿带他四处求医问药,总算有所好转,但现在仍需药物维持。

  传承东昌毛笔开始成为老人的心病,两个女儿全都看在眼里。2012年,二女儿孙慧民作出决定,辞掉在青岛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和姐姐共同专心帮助父亲打理笔铺。

  这时的孙金龙似乎也想开了,将手艺传予女儿未尝不可?从2012年5月,孙慧民开始潜心学习手工毛笔制作,目前可以说已经掌握了各道工序,但在父亲看来远远不够。“这个东西,没有十年功夫,下不来。”

  今天的孙金龙算是真正除却一块心病,至少在他的下一代,不用担心后继无人的问题。老人说,他从事手工制笔快要五十个年头,没有别的念想,他不怕有一天老去,就怕这门老手艺失传。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