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 一个未来 | 淄博擦亮新材料名都名片 打造全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

··

  “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诞生于齐国的中国第一部工科巨著《考工记》,定义“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是最早给予科学技术评价的著作。几千年来,每一个时代的更迭,背后都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数字时代的历史证明,推动文明进步的往往都是新技术与材料的结合。材料成为改变人与自然的重要载体,掌握材料创造技术的人,往往成为改变历史、创造未来的人。

  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新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比以往都来的更加迫切,因此一座城市抢占人才制高点,将优质项目进行聚合,就赢得了城市未来。

  源头优势VS百花齐放

  要说淄博的新材料种类,可能很难用一个准确数字来衡量,因为很多材料呈现在眼前的往往是瓶瓶罐罐里的粉末或颗粒。换个角度说,长期以来淄博的新材料产品种类多以原材料的样子呈现。这固然与淄博的产业基础有关,但一定也与产业链条的分工有关。

  产业链上游与很多大江大河上游是涓涓细流一样,往往并不起眼。可是这里却蕴藏着一种力量,也孕育着一种能量,那就是奔腾。江河之美往往在源头,江河之雄经常在中流,江河之壮总是在归入大海那一刻。产业链也一样,上游的原材料是孕育更多创新的源头,往往以“小而美”呈现,沿着产业链往下延伸就会出现雄厚之美,沿着产业链拉长才会有海纳百川的壮阔。

  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给了淄博企业进入产业链中游和下游的机会,也给了展示自身发展成就的舞台。记者注意到,今年展出的产品中大多已经摆脱了瓶瓶罐罐,以终端产品的方式进行展现。今年首届博览会上,共有来自淄博市内107家企业参展,包括央企、国企11家,上市公司23家。无可否认,这是淄博新材料产业的脊梁,他们的变化就是淄博产业升级的风向标,清晰而又准确。值得关注的是,很多的产品更多进入家居生活领域。

  9月21日省科技厅官网发布《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建议授奖项目(人选)目录》,其中来自齐鲁石化的茂金属耐热聚乙烯(PE-RT)管材料成套生产技术开发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这一项目的主创人员之一,齐鲁石化研究院树脂加工研究所王群涛告诉记者,这项技术解决了普通聚乙烯管材不能耐高温、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这款产品长时间承受40摄氏度温度,使用寿命可达50年。目前已经在地暖管道这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居民最担心的地暖管道难耐高温、长时间使用需要翻新、漏水等难题全部解决了。在地暖专用管材市场上,市场占有率超过40%,很好替代了进口管材。最关键的是,产品更加绿色、低碳环保。”

  这是典型的产业链条拉长和延伸带来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投影到生产生活市场上,那就是地暖进一步普及,替代外置暖气片,进一步节省空间,甚至让建筑设计都会得到更新。

  这样的创新很多,来自淄博市科技局数据显示,2002年举办第一届新材料论坛以来,淄博市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976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31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34项。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的科技成果成为改变人居生活的重大变革,也成为冲击市场的利器和拳头。

  院士赋能VS未来之城

  当前淄博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科技愈加成为推动淄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前瞻性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性原创成果成为“从0到1”“从1到N”突破的重大力量。能有这种力量的人,往往是院士和高层次人才。院士就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和高层次专家,往往也是改变产业格局,带动产业迭代升级的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润滑材料与技术专家刘维民近年来与淄博交集颇多,对于淄博产业体系有较深了解。10月15日,刚刚抵达宾馆的刘维民院士愉快接受了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

  他说,在中国的材料体系中,淄博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传统来讲,淄博陶瓷材料做得非常好,在高分子材料,如氟、硅、纤维等工程类塑料方面也有优势。新能源领域用到的材料,比如说膜材料也有不错成就。最近可能也在部署一些电子通讯方面的材料,这些材料代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淄博在材料体系方面是有优势也有一定地位的。”

  大家现在把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多地区、很多城市也都很重视新材料发展,淄博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从材料产业销售的规模上来讲,还不够大;材料品质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材料产业对淄博当地经济的贡献,还没有达到政府的期望;在材料的研发、研发的平台以及从事材料研究研发的人员队伍方面,还是有些欠缺。但是淄博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关注和部署淄博新材料如何发展。刘维民认为,淄博的未来非常广阔。此前已经做过18届新材料论坛,今年是第19届,延续了对新材料领域的关注和重视。淄博市科技局跟中国科学院、一些知名高校,都有很多的交流和接触,希望借助外部的力量来促进、推动淄博材料产业的发展。这些措施非常好,也非常得力,通过招才引智与产业融合,让产业有了更大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刘维民院士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也深度参与到淄博城市发展中来。他在润滑材料方面的科技成果已经在淄博惠华石油添加剂有限公司得到应用。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9月16日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在淄博召开,会上刘维民院士给予充分肯定。谈及正在筹备创建的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刘维民说:“希望借助这个实验室的建设,壮大淄博市材料研发的力量,推动和促进淄博传统材料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个人感觉,这个工作在路上,但对其前景非常看好。”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银峰 王莉莉 宫瑞瑞

责编:鲁中晨报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