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戏曲传奇:宁舍一顿席不能丢王皮

··

  王皮戏演出现场。(资料图)

  王皮戏人物造型。(资料图)

  大众网记者 侯晓 通讯员 韩银亮 徐胤

  东阿县“下码头王皮戏”,是中国民间戏曲宝库中的一块艺术瑰宝,发源于东阿县牛角店下码头村,流行于东阿、冠县、茌平等地的一个稀有剧种。演出剧目多是喜剧,幽默,诙谐,风趣,颇得百姓喜爱。

  在冠县桑阿镇王庄村和掖庄村的王皮戏也曾经非常红火,掖庄村的“王皮戏”在建国前后非常兴盛,当时该村成立了“王皮戏唱法剧团”,曾多次在本镇及周边县市演出,深受居民欢迎。当时,流传着“喝了掖庄汤,会唱王皮腔”、“宁舍一顿席,不能丢王皮”的说法。

  王皮戏因主角王皮而得名

  王皮戏的起源说法不一,据东阿下码头老艺人讲,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朝臣孙司马(幼名孙广四,卓号孙老钱,园里庄人)传授过王皮戏。因戏中主角叫王皮而得名,大司马也当演员,在《土地爷添油》一剧中饰演王皮。

  平阴县、东阿县的县志记载都源自本县。《东阿县志》记载:王皮戏“为境内独有民间剧种,源于大桥乡下码头村”;《平阴县志》记载: “起源于孔村镇郭柳沟村一带,已有 380 年的历史,”作者“平阴县的兵部侍郎孙光祀。”这说明起源时间应该是在 1626 年。

  按照《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孙光祀的生卒年大约为 1614 年至 1698 年,也就是说创作王皮戏时,孙光祀仅仅 12 岁,这样的年纪不可能当上兵部侍郎,所以要么王皮戏的创作年代有误,要么不是孙光祀创作。

  另外,在《黄河音乐万里寻根》一书中记载,“王皮戏是孙光祀的父亲孙振图(1582 -1649)所作”,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信性。总之,不管是380 年的历史,还是孙家父子所作,都说明王皮戏应该在清朝初期完成。

  王皮戏这一稀有剧种,目前仅有一本《王皮传》剧本和一盒1991年录制的原声王皮唱词;1925年《王皮传》手抄本被山东艺术研究院保存,王皮剧被列入1998年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1959年,县一中音乐教师丁福基挖掘整理《两亲家顶嘴》一剧,在济南珍珠泉礼堂向省领导汇报演出,后到热烈欢迎。参加地区业余剧团民间音乐会演,受到热烈欢迎。业余表演者曾用王皮调编演《爷俩赶集》等现代剧目,参加聊城地区会演。

  王皮元代文学作品早已有之

  关于“王皮”的称呼是有来历和出处的。早在元明时期,王皮就已经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元代高安道[般涉调.哨遍]《皮匠说谎》曰:“偶题起老成靴脚,人人道好,个个称奇。若要做四缝磕瓜头,除是南街小王皮。快做能裁,着脚中穿,在城第一。” 这套曲写书生请有名的小王皮做双好靴,讲好式样和交货时间,王皮满口应承,却一拖再拖,谎话连篇,折腾了八九个月,才算做好。可是已经半新不旧的,鞋底磨薄了一层。

  又如元代无名氏散曲[中吕·朝天子]《嘲人穿破靴》:“两腮绽开,底破帮儿坏。几番修补费钱财,还不彻王皮债。不敢大步阔行,只得徐行短迈,怕的是狼牙石龟背阶。上台基左歪右歪,又不敢着楦排,只好倒吊起朝阳晒。”

  “东门王皮”则是中国古代的经典笑话。明冯梦龙《古今谭概》曰:“青州东门皮工王芬,家渐裕,弃去故业。里人谋为赠号。芬喜,张乐设宴。一黠少曰:‘号蘭玻,可乎?’众问何义。曰:‘蘭多芬,故号蘭玻,从名也。’芬大喜,重酬少年。诸人俱不觉其义,从徐思‘蘭玻’,依然‘东门王皮’也。(《耳谭》)”

  明代浮白斋主人的《雅谑》中故事与此相同,明清小说中多次提到“王皮”。明末清初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珍哥道:“王皮好了。大家造化。死了,割了头,碗大的疤,有我这么个婆娘。第六十八回,素姐说:“那泰山娘娘脱不了也是做女人,赌不信那泰山爷爷要像你这们拗别扭手,那泰山奶奶也没有饶了那泰山爷爷的。王皮好来,我且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清娥川主人《世无匹》第十四回:“干爷待他如此厚恩,他不思报答,也就奇了,却还下此毒谋,千般阴害。世间有此禽兽,便该天雷打死。莫说读书中举,还是衣冠人物,他的心肺,真比猪狗不如。”“青门逸史”点评曰:“王皮好了。”

  应该说,王皮戏中的主人公“王皮”就是在元代散曲、明清小说,以及明代笑话“东门王皮”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其基本特征是诚信度不高、虚荣心强、附弄风雅、有些小人得志的特点。

  彩灯上下翻飞煞是壮观

  平时下码头的戏迷们忙时从事农业劳动,农闲时搭班演戏,特别是春节期间经常应邀到邻县和附近的乡镇村进行演出。至今当地仍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下码头人不害臊,大人孩子王皮调。下码头敲镟子,邻村来了大半子。”在东阿县及茌平县地界不管在那个县,只要一啦起王皮戏人们都会说上一句“下码头王皮正版”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

  王皮戏多在夜间演出,演出场地一般选在闲院荒场。演出前,全体演员(最多24人)扮装,手持各种彩灯,如伞灯、瓶灯、升灯、鼓子灯、篮子灯等,排成单行,前面一杆“图”字大旗开路,边扭边唱“路灯歌”。进入演出场地后,开始“跑场”。跑技有“里摞城”、“外摞城”、“十字穿城”、“踩街”、“乱劈柴”、“夹箔帐”、“龙吊挂”、“里二外四”、“里四外四”等,队形变化多端,彩灯上下翻飞,煞是壮观,让人眼花缭乱。当剧目演出时,前场演唱,后场演员配唱,俗称“拉崖子”,除演出整个剧目外,也演出折子戏。演出剧目多是喜剧,幽默,诙谐,风趣,颇得百姓喜爱。

  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咳

  王皮戏的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呜嘟嘟、唢呐、也有锣鼓,但不常用。还有配合表演掌握节拍的手锣。主要曲牌有“叠断桥”、“贯孝灯”、“耍孩儿”、等,最细腻的曲子是“十八调”,人称“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咳” 。不论是念白、唱词,还是数板,语言直白,简明朴实,通俗易懂,带有大量的当地口语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王皮戏的代表剧目有:《土地爷添油》、《送饭》、《休妻》、《两亲家顶嘴》、《赌博鬼》、《十八大姐逗王皮》等。王皮戏中的角色王皮老丑扮相,十八大姐均为旦角扮相,剧中演员的表演动作采用了大量的民间秧歌和喜剧的表演艺术技法,特别是剧中“旦角”的表演、有的娇柔俊俏,有的媚悦流俗,有的泼辣刁钻等等,表演动作如“甩巾转身”、“扭腰晃头”、“前俯后仰、送臂闪腰”等,充分体现出舞蹈动作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动中有稳,稳中有放,韵律舒展,连接顺畅的艺术特征,表演和谐而美妙,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别具韵味。

  演员的唱腔大量的使用了角、宫、徵、商四种调式,特别是在一个唱段中,竟然数个调式交替出现,确为当今所少见,音乐结构完整、严谨、新颖、流畅、令人耳目一新。戏语言通俗、幽默风趣、动作夸张、表演诙谐,演唱曲调绮丽、新颖、婉转、悦耳动听,深受群众喜爱。

  王皮戏濒于灭绝的危险境地

  王皮戏在长期流传与发展中,不断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经过了几代艺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浸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并与流行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但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多种娱乐样式的出现,王皮戏观众逐渐减少,民间表演班子悄然萎缩。不管是在东阿冠县,演出都是十几甚至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会唱王皮戏的越来越少了。

  面对王皮戏濒于灭绝的危险境地,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智力、资源扶持力度,有效保护和合理发展王皮戏,实现王皮戏的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现代语境的完美融合,以促进王皮戏的振兴与繁荣。理论工作者要重点探讨王皮戏的输血机制和造血机能问题,为王皮戏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生存发展和再度繁荣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与途径。

  政策性的保护和扶持对王皮戏的生存和发展只起着“输血”的作用,王皮戏只有壮大自身力量、打造创新品牌剧目、吸引广大受众眼球、恢复和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才有可能提升自己对外界的免疫力、抗衡力,才有可能再次焕发青春与活力。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