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戏曲传奇: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

··

  大众网记者 侯晓 通讯员 韩银亮 王运华

  “一勾勾“是由高唐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传统戏曲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由于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一下,通常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称为“一勾勾“ 。

  流行地区以聊城市高唐、临清为中心,传播至德州、惠民、济南、泰安、潍坊以及河南省东部和河北省南部。2006年5月20日,“一勾勾“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

  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

  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众欢迎。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西北则流入河北交河一带。

  1964年演出团去演出,发现天天有三个老年人顶着小雨从乡下赶来看戏,问他们则说:“年青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在那里唱过该戏。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与 “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

  “一勾勾“演出形式古朴,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在过去,演员白天劳动,如帮工、锄草,晚间唱戏,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他们也经常在农村集市、节日组织演出。

  “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也叫“砍头橛儿“);山坡羊、娃儿娃儿等曲调;专业后,又创了一个快板。它的唱腔特点中声情并茂、通俗易懂。男声,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女声,迂回婉转,优美动听。唱腔特色是真声吐字,假声托腔和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即,先把字送入人耳,然后行腔一勾,伴奏过门花噪好听,造成和谐的效果。“一勾勾“有传统剧目七十多个,主要有《东秦》、《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胡林抢亲》、《三进士》、《女驸马》。

  “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聊城高唐一带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除在四声调方面的差异外,在某些字的读音上亦有明显区别。如扔读棱(1eng);呆(dai)读办(ban);肉读“篓(lou);人读赁(lin);就读斗(dou)等。由于四声调和部分汉字读音的差别,使“一勾勾“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另外,由于“一勾勾“过去采取的都是口授心传的传承方式,所以没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记载。

  在鲁西北地区,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的说法,形容它唱腔动人心魄,蒸干粮贴饼子的女人们听得入了神,误把门框当锅沿了。

  虽生高唐地,唱的多是德州人

  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德州临邑属高唐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归属济南府。 1956年2月24日,德州市曾划归聊城专区,一直到1961年9月28日德州专区恢复。

  上世纪50年代初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共十余人。1956年,临邑县兴隆乡四音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西秦》,获展览演出纪念奖状。1959年10月,临邑县一勾勾剧团成立,老艺人焦连琨(艺名“三十二坛醋“)任团长,培养出一批学员。1964年,该团参加全省革命现代戏会演,演出《红梅》。文化大革命中,该团被撤销。1971年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宣告结束。

  目前,随着各级对戏曲传承的重视,高唐县唱“一勾勾“的艺人也不断增加,使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魅力,在高唐古老的土地传唱。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