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山东|淄博马鞍山:昔日兵家必争地 今朝休闲旅游区

··

  地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的马鞍山,位于淄河上游,主峰海拔618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峰顶,周围峰峦起伏,中间以狭长的山脊相连,因形似马鞍而得名。东南角有条贴壁开凿的石阶,狭长陡立,形似天梯,上达“南天门”,是通向峰顶的唯一道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曾在此大动干戈,山的西侧有齐国长城、烽火台、兵营。其中,古齐长城保存较好,虽经战火坍塌,但遗迹仍存,后按原貌整修。古兵营现存百余间,可驻扎兵将千余人。残留烽火台高数十米,在淄河沿岸数十里都可看到。

  抗战时期,这里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通往渤海区、胶东区的交通要道,敌我双方在此展开了反复争夺。

  马鞍山抗战纪念碑,高11.9米,呈步枪状。

  1942年11月9日晨,几千名日军扫荡沂蒙山返回时,包围了马鞍山,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当时,主力部队已经撤离,守山的伤病员和家属总共只有30余人。时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一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因之前负伤被锯掉了右腿,在山上休养,担负了指挥守山任务。

  彼时,敌人在孟良台、东坡和后峪岭等山上架起大炮直轰南天门和峰顶,数架敌机配合轮番俯冲轰炸,大批日伪军向山上不停的冲击。在王凤麟的指挥下,山上的伤病员、家属、小孩、老人都行动起来,用手榴弹、石头和仅有的几枝枪阻击敌人。

  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敌人以付出100多条性命的代价,夺得了一座空山。除被俘遇难的数人外,牺牲且可查到名或姓的我方烈士共有27人。

  如今,硝烟散去,昔日烈士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马鞍山已经成为一处休闲旅游景区。尤其是春夏之时,这里满目葱翠,幽静怡人,游人纷至沓来,瞻仰缅怀烈士,感受自然之美。

  (仇慧清、武宗义据官网资料等整理报道)

责编:杨童童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