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山东行·走进东营|追寻红色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 全国网络名人刘集采风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文洁 于文豪 刘畅 东营报道

  5月12日,“追寻建党百年足迹——网络名人山东行”第三站,走进了东营市广饶县刘集后村。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网络名人,怀揣崇敬肃穆之心,云集红色教育基地刘集支部旧址和《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共同锤炼坚强党性。

  玉汝于成 淬炼“战斗堡垒”红色党支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采访团一行实地参观了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纪念馆里几处还原旧貌的鲁北地区民国早期的普通民房,记录着中共刘集支部作为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从诞生到壮大的革命历程。

  屋内,有着鲁北特色的土炕、用来掩护转移的后窗、躲避敌军的地道……生动讲述着革命战争年代,勤劳勇敢的广饶人民如何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不甘沉沦、不畏强暴,为保存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实现民族解放所做的不懈努力。

  “这条地下全长27米的通道,表面被伪装成灶台模样。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中共刘集支部第一任书记刘良才的妻子姜玉兰和她的女儿在夜间秘密挖制而成,最后的出口通往前院的一口枯井,当年许许多多的革命同志曾在地道里刻钢板印刷文件,秘密开展党的工作,还有女同志在里边做过月子。”讲解员在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内介绍道,屋内所还原的后窗等都是当时刘集共产党人为躲避敌人追击所建设而成的。在这间平房内,还曾连续举办过三个冬春的农民夜校,学习革命理论,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刘良才经常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讲解《共产党宣言》中的革命道理。

  “没想到在鲁北地区还有一个革命渊源如此之深的地方。”网络名人@军武次位面在参观完纪念馆展区后不禁感慨,英雄的刘集人,为了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保存、传播以及党的工作开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吾辈更应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薪火相传 熔铸“红色中华第一本书”

  翻开中华民族史册,回首中国百年不忘的历史,这是一部英勇奋斗的抗战史、血泪史。在参观完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后,采访团一行接着来到了《共产党宣言》陈列馆。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展馆,馆内以独具匠心的结构布局全面展现了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问世、传播、指导中国革命的历程,以及在《共产党宣言》指导下当地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历史和新时期积极探索创业的革命精神。

  “100多年前,由陈望道翻译的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问世,给探寻救亡图存之路的热血志士带来信仰的光芒,其后,更多译者接力翻译、传播《共产党宣言》,让信仰的火光燃成燎原之势。”聆听着馆内讲解员的介绍,采访团一行被《共产党宣言》所映射出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共产党宣言》作为我们铭记革命历史的宝贵教材,为我们打开了时空的闸门,从翻译者、研究者、传承者口中,聆听那些感人的故事,为我们以后传承真理精神增添了动力。”网络名人@百花香帅说。

  “历尽波折书仍在”,在刘集党支部建立之初,刘集村的女党员刘雨辉于1926年春节将陈望道首译本《共产党宣言》从济南带回村,广泛学习、传播。至此,《共产党宣言》像一颗火种点燃了鲁北大地的革命烈火,腥风血雨的时代,刘集后村世世代代全体党员、群众像保护自己眼睛与生命一样保护着这本书。直至1975年,刘集村老党员刘世厚将此书献给了党组织。为将这份精神持续传承,2012年,东营市广饶县深入挖掘保存和使用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这一独特的红色资源,在大王镇刘集后村建设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共三层,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2020年以来,为纪念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100周年,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投资2600多万元,实施《共产党宣言》纪念馆改造提升工程,聘请权威专家作为顾问,重新设计布展,提升功能定位,拓展内涵体系,并更名为《共产党宣言》陈列馆。

  栉风沐雨 趟出“红绿双赢”强村富民新道路

  从《共产党宣言》纪念馆走出来,北侧便是集观光旅游与产业发展为一体的花卉产业旅游休闲基地,基地大棚内鹅掌花正值开花旺季,前来务工的村民络绎不绝。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刘集后村针对集体经济收入单一,依靠土地流转补偿款“吃老本”、产业缺乏等突出问题,围绕红色资源与农业产业做文章,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发展出了极具区域特色的“红绿双赢”乡村旅游产业。

  此外,刘集后村因地制宜,依托周边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放大红色资源优势基础,建成了刘集生态采摘园及高标准保温大棚,大大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大棚建成后,俺们都不用大老远上城里打工了,靠村口的大棚家家户户的日子都红火了起来。”村民刘大哥对记者说道。

  位于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阳河岸边的刘集后村,站在新起点上持续提升村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深入践行“支部走进党员心里、党员走进群众心里”,大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效盘活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实行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生态种植产业,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无论是红色资源还是花卉生态种植,广饶在乡村振兴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我也将通过媒体的方式将广饶宣传推广出去。”@真话哥在结束了花卉工程技术培育基地的参观时说道。

责编:丰丽莎
审签:马宝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