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对标雄安 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跨入“黄河时代”

··

  大众网记者 王宗阳 亓翔

  “北跨”是济南城市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战略。济南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欲在黄河畔打造济南版“雄安新区”,为全省乃至全国新旧动能转换蹚出一条路,这也标志着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跨入“黄河时代”。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到底怎么建,以后长啥样?六把“先行之钥”揭开济南先行区的神秘面纱——理念先进的引领之区、体制灵活的活力之区、人才向往的智慧之区、产业高端的前卫之区、四通八达的开放之区、美丽环保的生态之区。

  理念先行

  牵手“雄安”设计团队,区内覆盖“一二三”

  思想决定行动,观念决定成败。对新旧动能转换制约最大的就是思想观念。济南新旧动能先行区初步规划范围约1030平方公里,其中黄河以北730平方公里。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泉城特色”的要求,对标雄安新区,济南委托瑞典斯韦蔻设计集团(SWECO)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展先行区空间战略规划研究。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主要承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来编制先行区总体规划及交通等专项规划,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在先行区的发展理念上,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指出了方向。他说,济南的先行区,既要有城区也要有农村,一二三产都要有,按照田园城市和精明增长的理念规划建设,一定要体现生态理念。集中力量聚焦引爆区,要在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实行大兵团作战、大项目引爆。要采用几大兵团同时作战的方式,找一些大企业,打围歼战、打歼灭战,集中力量快速建设。

  改革先行

  部门设置扁平化,“店小二”帮企业跑腿办事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主任宋卫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将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参照雄安新区合理设置组织架构,打造“四最”服务环境。“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是产业的转型升级推陈出新,也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营造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环境。”宋卫东说。

  在部门设置上,采取大部制、扁平化,参照雄安新区合理设置组织架构。结合大部制架构,探索一个部门审批,建立多规合一、多证合一、一门受理、一章审批、一次收费、一步到位的项目审批体系,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打造“四最”服务环境,即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发展服务最优、行政收费最低。

  先行区还将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加快网上办理全覆盖,建立“一趟不用跑,有事我来跑”的政府服务模式。先行区还将推行“店小二”服务模式,制定“零跑腿”事项清单,切实践行“你发财、我发展”理念,让企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加快发展。

  人才先行

  百亿发展基金“孵蛋”,打破“干部”身份聚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则是第一资源。先行区着力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产业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积极发展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双创示范基地等创业载体。突出抓好人才创新,用足用好“人才新政30条”和100亿教育发展基金,加快引进院士领衔的顶尖团队、领军人物,柔性吸引国内外一流的专家人才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此外,在先行区创新用人体制机制上,先行区将打破干部管理体制、身份界限,推行岗位管理和合同聘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先行区干事创业。

  产业先行

  聚焦高端绿色产业,打造特色观光农业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是核心。济南先行区将着力聚焦前卫产业,瞄准绿色高端,尤其是聚焦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打造高端高效新型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元,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生物制药等其他产业都达到千亿级规模。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名企、名牌、名士“三名”行动,加快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对于一些传统产业,先行区不搞“一刀切”,而是在一二三产业上协同推进,实现产业提升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先行区黄河北区域规划面积约730平方公里,不仅要留足自然生态环境,也要保留农业发展空间。下一步计划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让村民居住集中、土地集中,引入经验丰富的现代农业上市企业,推动村民向产业农民转变,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同时通过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业态的打造,让农业成为先行区的特色产业。

  未来,先行区将通过提升城市生活与产业发展载体功能,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打造以多规合一、产城融合、城乡统筹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交通先行

  打通“三桥一隧”,汽车与地铁都将“穿黄”

  黄河北区域的新旧动能转换,交通要先行。今年年底,济南启动了“三桥一隧”跨黄通道建设,将来还将规划建设更多过河通道。目前,先行区规划范围内有10条跨越黄河的通道,但对携河北跨的交通支撑明显不足。为此,济南市委、市政府坚定决心,打通更多过河通道。自2016年开始,三座桥梁对济南本地7座以下车辆免费通行,今年年底前启动“三桥一隧”跨黄通道建设。按照计划,建成后汽车、轨道交通将同步穿黄,将来还要规划建设更多过河通道,消除困扰黄河两岸融合发展的交通瓶颈。

  与此同时,先行区管委会也在加快谋划黄河北骨干路网格局以及重要基础配套设施规划,并争取尽快开工,确保三桥一隧通车时,能同步启用、无缝衔接。济南正在进一步完善“米字型”铁路枢纽框架,建设“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加快推进济南机场扩建,实施小清河复航和徒骇河通航,努力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这些交通工程的建设,都将为先行区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环保先行

  建设沿河生态屏障,擦亮先行区“生态名片”

  生态是先行区发展最好的资源,黄河是先行区最大的一张名片。先行区将重塑与母亲河的连接,引入蓝绿系统,依托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和鹊山水库等优势水系资源,大力开展沿河、环湖水生态屏障建设。坚持有机保护,协同联动开发,引入绿色生活、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功能,形成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带。

  同时,将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结合,挖掘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文化内涵,突出历史文化元素、生态文明与高端产业等现代文明的多元融合,擦亮先行区的“生态名片”。

责编:巩小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