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一年打捞四百余辆共享单车 车太重环卫工喊遭不住

··

  这几年,贵州贵阳市南明河的水在变清,改变的背后,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工资微薄,干着苦活累活,靠双手清捞垃圾,日复一日,无论寒冬酷暑。他们就是南明河的河道环卫工人。12月12日,本报记者走进河道环卫工,倾听他们的故事,感悟他们的平凡与不平凡。

  又捞出一辆共享单车。

  打捞河道垃圾,一天一二十吨

  “只要头一天夜里有大雨,南明河上游冲下来的垃圾就特别多。”河道环卫工黄开明说,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随后的几天,便是河道环卫工最累的日子。

  南明河甲秀坝至一中坝这段水域,是南明河清理的重中之重,最多时要安排5只打捞船、10人打捞小组连续作业。

  打捞河面垃圾时,黄开明拿着打捞网站在船头,另一名工人在船尾操控打捞船驶向河面垃圾,打捞网在他手中左右翻飞,无数次从水面掠过,一点点地捞起漂浮在水面的垃圾。“这活儿很累,抡一天打捞网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黄开明说,但他干了20多年,已经习惯了。

  黄开明的妻子也是环卫工,就在这一片的滨河道上打扫卫生,开工时,两人能远远对望。“有时候,他的妻子中午也会给他带饭来。”河道维护所陈菁所长说,打捞队这种情况很普遍,妻子在岸上扫垃圾,丈夫在河面上打捞垃圾,相互间也有个照应。

  “打捞这一段河面,船一般半小时一个来回,能捞出垃圾上百斤。小船装得差不多了就得靠岸,把船上的垃圾铲进垃圾池。”黄开明说,“一会儿会有垃圾车来收,每天至少装3车,多的时候装七八车。”

  陈菁说,按照每辆垃圾车装三四吨垃圾来算,南明河每天运走的垃圾有一二十吨。

  打捞出的共享单车。

  风吹日晒加恶臭,一般人干不来

  南明河上的河道环卫工,隶属贵阳市河道处河道维护所。“当河道环卫工时间最长的是刘邦贵,今年52岁。”班长王连友向记者介绍,刘邦贵从1986年贵阳市河道处成立起,就跟着父亲来到打捞队,一干就是32年。

  “特别是大热天,中午太阳直射,气温很高,经常30多度。”刘邦贵说,在河面上打捞垃圾,完全没有遮挡,尽管戴着草帽也会晒黑。而且打捞上船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臭味,很多人干不了这活。

  有些垃圾不会浮上水面,他们需要下河用手打捞。

  “看到水面上有垃圾,来不及打捞就常用手去捡,双手常年‘泡脏水’,需要经常涂药膏,很多工人也都如此。”刘邦贵说,这样脱皮时要好受些。

  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南明河没有蓄水时,水位低,打捞船开不上河面,工人就要穿上防水的蛤蟆裤,下到水里打捞垃圾。橡胶的蛤蟆裤连到上身,不透气,夏天下河清捞两小时,就会全身湿透,很难受。冬天河水冰冷刺骨,河面风大,清捞1小时,双脚僵硬,手也麻木了。

  贵阳市河道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明河每个月都要打捞上千吨垃圾上岸,正是这些“水上美容师”日复一日的辛劳,保护着南明河河水的清澈。

  河道环卫工寻找水下垃圾。

  南明河垃圾,多来自乱丢乱倒

  让环卫工们最烦心的还是不断被扔进河里的垃圾。

  “市西河排下来的垃圾占半数以上,沿河两岸乱扔垃圾到河里的现象特别突出。”工人们说,南明河的垃圾,估计有一半以上来自市西河。

  工人们说,市西河一直是南明河污染的“重灾区”。在浣纱路与延安西路交叉口处的河边,路边的水果摊、小食品摊,随意将果皮、塑料袋、烂水果等直接扫进市西河,各种生活垃圾顺流而下进入南明河。市西路路段,河两岸很多小饭馆,把使用过的一次性碗筷丢在路边,风一吹便落入河中。

  记者看到,工人们打捞上来的垃圾中,一部分是水草,剩下的全是生活垃圾,有各种饮料瓶、塑料袋、玉米棒、废泡沫、旧木材等。

  另外,南明河两边遛狗的市民很多,许多市民将狗屎用报纸一包就扔进了河里。

  “有一次,我肺都被气炸了。”郭远富回忆说,他发现一名女子将娃娃刚换下的尿不湿直接扔到南明河里,他上前制止,女子竟说:“我不扔你就下岗了。”

  打捞出一大船水草。

  捞起一条娃娃鱼,还有数十发子弹

  “今年9月的一天,几名环卫工人在甲秀坝至省委坝河段打捞垃圾时,石岭垌河岸边有人惊呼,说河中间有个‘大动物’,像条大鱼。”郭远富说,他们靠近后发现那里水很浅,一条大娃娃鱼在艰难的翻滚,他们将娃娃鱼捞上岸,赶来的贵州省野生保护专家鉴别这条娃娃鱼已有10岁,体长1.2米,体重29斤,将它带走保护起来了。

  8年前的一天下午,当时南明河处于开闸放水期,两名河道环卫工涉水到达甲秀广场旁的河中,见到水底河床上,竟是数十发子弹,他们立即报了警。有一次,河道工人在解放坝打捞出两颗手榴弹,后交给了警方。

  今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上午,在甲秀楼牌坊下面20多米处,一名摄影师的无人机坠掉在两米多深的河底,3条机动船6名打捞工人无偿帮助,十几次潜入水底均没有发现,1小时后特勤官兵赶来增援。在蛙人和环卫工继续多次潜水寻找后,最终将无人机成功打捞上来。

  打捞水草是一个艰难的活。

  今年打捞400辆共享单车

  “2017年以来,我们打捞到最多的东西就是共享单车”。班长王连友说,最多的时候,一天会打捞上岸二三十辆,很多共享单车已经摔坏了,工人们会一辆一辆把单车放在路边。

  “单车太重,经常要3名工人才能打捞一辆单车上来。”这件事最让他们头痛,往往到第二天,不少单车又不知去向,估计又被人扔到河里了。“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要这样做。”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工人们从南明河打捞上来的共享单车不下400辆。

  环卫工们最欣慰的还是能挽救生命。郭远富说,半年前的一天,河道工张某和谭某在冠洲桥听到路人喊“有人跳河”,他们迅速把船开过去,一名女子在水中扑腾几下就沉下去了,谭某迅速潜入水下,10多分钟后救出了这名女子。后经过急救,女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另外,郭远富和黄开明回忆,他俩从事河道打捞工作至今的20多年间,经常从水下打捞到尸体。“仅仅我一人,捞出的尸体就不下60具。”

  “水上美容师”后继无人

  黄开明做环卫工已经20多年了,他们在老去,却8年招不到新人。

  河道环卫工人工作难做,但是他们的收入却不高。“我们3个月发一块毛巾、3双帆布手套、2包洗衣粉。”几名河道工人说,一个月工资1680元,扣除养老保险等能拿到1300-1400元,遇到加班多的情况拿得最多时有2000-3000元,但一年里这样的情况并不多。

  “我们工资低,活太累,愿意干这个的人越来越少。”工人们说,打捞队从一开始的80多人,到现在仅仅剩下30人。管理处已经连续8年招不到一名打捞工了,年龄最小的打捞工方宏今年也已经42岁。

  目前在这支队伍里,除了马上退休的罗忠祥,还有两人已经58岁,随着他们两年后退休,河道环卫工将只剩27人。大家很担忧,如继续招不到人,以后南明河繁重的清捞工作,该怎么完成。

责编:吕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