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谈加快山东乡村全面振兴:讲究一个“实”字

··

  □ 本报评论员 孙秀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每一项任务都关乎农民幸福生活、关乎山东现代化进程,注不得半点水分,耍不得半点虚功,讲究的就是一个“实”字。

  讲究一个“实”字,讲的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管现在,更要管未来,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坚持实事求是,就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搞那些不惜成本的大工程、借债工程、形象工程;致力改善农民生活时,必须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有多少米做多少饭,不开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不能不切实际地吊胃口;我省东中西情况不同,山区、平原、沿海村庄差异很大,城郊村、远郊村条件不一样,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不能一个方子,决不能以消灭村庄来解决农村问题;为乡村搞产业和招商引资时,不能一味拼速度,盲目上项目,坚决防止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地经济增长。把握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既要积极作为、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才能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实办好。

  讲究一个“实”字,讲的是真抓实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如果只是在数字上、报表上落实,从表面上看任务完成了,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农民会怎么看?如果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甚至松松垮垮,飘在上面,工作肯定抓不好,乡村振兴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只有下真功夫抓落实,花大气力抓落实,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让各项措施落实地,让一件件事情见分晓,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新时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是一个多学科全面而系统的考试,门门都得优秀,来不得半点偏科,决不能只拣好干的干,拣容易干出成绩的干。真抓实干,对确定的事项必须盯住不放,反复讲、一直抓,经常问、定时查,干什么、怎么干、谁负责都要明确具体,一竿子插到底,见事见物见群众,而不能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更不能“念歪了经”“各搞一套”。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一环接着一环推,一锤接着一锤敲,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就一定能变为现实。

  讲究一个“实”字,讲的是大兴调研之风、搞清楚“实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功。各个村庄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坐在机关办公室里是想不到、看不清的。凭经验办事情、靠想当然定政策、拍脑袋作决策,肯定要脱离乡村实际,更谈不上指导乡村工作了。无论质量兴农,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还是抓好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或者培育乡村新风尚,提振农村精气神,都需要实地到农村看一看,实地了解群众有什么期待,还有哪些困难,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广大农民的事情办好。尤其要提倡不打招呼、直奔一线调查研究,到农民家里坐下来聊一聊,问一问政策落实得怎么样,摸一摸被子厚不厚,看一看窗户透不透风……这种不打招呼的调研多了,农民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感就更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更多了,工作就会更好干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始终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把各项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办得实而又实,以作风的提振推动乡村的振兴,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山东篇章”。

责编:吕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