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彩练当空舞

··

“洋湖鼓子秧歌”发源于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是山东三大鼓子秧歌之一, 最早时人们把它称为“打鼓子”。据滨州文化志记载:“阳信的鼓子秧歌产生公元六百二十四年的前唐时期。”在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有灵霄阁,后有大秧歌”。位于洋湖乡庙李村的“凌霄阁”,是阳信县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明代万历年间重建,每年正月十六的古庙会,各地群众到此烧香还愿、拜佛祈福,舞动秧歌,场面热闹,流传至今。(大众网滨州频道 记者 张爽)

洋湖乡张杨村的张兴民,是洋湖秧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年46岁的他不仅自己下场跑秧歌,儿子侄子也都是秧歌队的骨干。在洋湖乡村村都有秧歌队,三代人都会扭秧歌的也不在少数。

说起洋湖鼓子秧歌的兴起,村里人都说记不清了,反正祖祖辈辈都在跳。张兴民说他从记事儿起就跟着跳,13岁正式下场演出,到现在,不仅自己在跳,一大家子都在跳。

张兴民说洋湖鼓子秧歌的特点是淳朴,原汁原味。一支队伍一般由70人组成,人物角色由伞、鼓、棒、花、丑组成,场外有伴奏,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器为主,鼓点节奏操控着整个秧歌队的阵法和步法。

在村里的活动室,有专门的为鼓子秧歌购置的道具和服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张杨村的秧歌队刚成立,没有道具,各家各户捐钱添置,有些还是自己制作。

闲暇时,张兴民和家里人会在院子里练习秧歌,一旦鼓声响起来,总是能吸引村里人的围观。

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也是秧歌队跑秧歌的场地,春节前夕,总要在这里跑上几场,为正月初一、初十一和十六的表演做准备。

张兴明在秧歌队里跳“伞”的角色,他师傅是自家的大爷,现在他又成了儿子的师傅。据说,秧歌队中的角色都是“世袭”制,如果跳“伞”的演员不跳了,就需要培养一个来接班,不能空档。

秧歌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武功架势的,但没有详细的书面教材,都是老一辈艺人言传身教,张兴明说:“以前学秧歌,如果动作不到位老师傅直接动手打,害怕传出去给自己丢人。”

以前的秧歌队基本没有女演员,随着社会的发展,男人多外出打工,不少家里的妇女也开始下场跑秧歌,她们舞起来的动作比起男性多了几分柔美。

洋湖鼓子秧歌的队形多变,现在流传下来的有20多个阵型。“要是都演下来大约得2个多小时,对体力也是很大的考验。”据村里人讲,以前秧歌队都是转村表演,一个村表演几个阵型,要是都一样就没人看了。

村里还留有老艺人手绘的秧歌阵法图,不过也仅是记载了8种阵型,虽然简陋,村里人还是当宝贝一样。

现在张王村的秧歌队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8岁。村里的孩子很多从会走路起就开始跑秧歌,给孩子买的玩具都是鼓、锣等,为的也是让这种艺术形式能够传承下去。

关于角色,分为“丑伞”和“花伞”,在队伍里数量相等。“丑伞”表演者左肩抗伞,右手拿牛板鼓,牛板鼓下面系着铜钱,是整个队伍的总指挥。“花伞”表演者左手举伞,右手拿铃铛,铃铛下面系着绸子。

“鼓”表演者左手拿鼓子,右手拿木棒。“棒”表演者拿着两个60公分左右的木棒,“鼓”、“棒”动作招式完全一样。

“花”表演者手里拿绸子和手绢,动作简单,表现女性柔韧委婉之美。丑角的人物形象有很多种,如:算卦先生、媒婆、懒汉、小生等等。不论哪种角色在队伍中都是成对出现的。

在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鼓子秧歌与古代军事息息相连,道具“伞”是以古代帝王将相出巡的“华盖”演变而来,“鼓”则是盾牌演化而来,“鼓槌”是短刀或矛;“棒”是鞭演变而来。

而“跑场子”则是根据古代作战时的布阵图演变而来,据村里老艺人讲:鼓子秧歌所表演的故事,就是古代军事家孙膑与庞涓打斗的故事。第一个伞扮演者就是古代军事家孙膑。

如今,每年乡里都会拿出专门的资金组织洋湖秧歌文化艺术节,不仅是展现当地文化魅力,也是对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

责编:大众网·滨州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