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场|乌河:前世今生
··
乌河:前世今生
桓台 巩本勇
引子
河流是指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
乌河是一条河流,从鲁中山区流向鲁北平原。
许多年以来,所谓专家、学者、草根探讨乌河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河流的形成、发展、作用到河流的基本功能、永续利用,以及乌河文化的地域影响。作为乌河岸边土生土长的一位诗人、作家,地域文化研究者,参与其中,可能是一件有趣而更有意义的事情。像《易中天读城》,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讲述。
《乌河:前世今生》不是史书,不是小说,也不是散文,在我看来,属于什么体裁并不重要。我尽量让它融入齐文化、黄河文化,从不同侧面描述,如同串珠。像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堪比“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乌河,不奇特,也不神秘,只不过是祖国灿若织锦中的一个花纹,一个色点而已。但就是这样一个花纹,一个色点,却承载起一座城、一方地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章 正源
1
踏入历史长河,就会发现,择水而居、依水而兴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智慧选择。乌河,一条美得像玉带般的河流。对于淄博临淄区、桓台县以及滨州市博兴县来说,乌河就是母亲河,慈母般地养育着沿河两岸的人们。
我出生在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地带桓台县的马踏湖畔,乌河在马踏湖的东边。小时候串门走亲戚路过乌河,南去县城经过乌河头村,赶集索镇知道了乌河玉带桥。乌河算不上什么大河,盛水期和枯水期季节界限分明,水涨时水面触摸桥孔,大雨时常淹没桥面;水落时,像小溪一样缓缓流淌,宛如一条飘动的金丝带;缺水时河道出现道道龟裂,鱼儿都苟延残喘,何况靠河水浇地的庄稼……
乌河,承载着我小时候的诸多回忆与乐趣,始终不能忘怀。
我在梳理乌河的朔源过程中发现有人这样记载,乌河,一条被填平了的自然河流。乌河正源是济南市的黄台镇,济南境内的流径同于现在的小清河,它是从黄台流出,经章丘,过滨州市邹平西南的大临池境,从淄博市周村区北的石埠村附近流过,蜿蜒曲折依势过新城、索镇,到临淄区的高阳、朱台,在老临淄城西折向北,流入博兴县,经湖滨镇柳桥村,在店子新张流出预备河,再流经大刘村后一直到羊角沟入海。周村的旱码头,指的是周村乌河段上岸的码头,当时是水上货运繁忙,后因河无水所以称之为旱码头。济南的黄台这个镇子,早已融入主城区找不到四至了。
乌河正源济南市黄台串说,这不能不让乌河发源地淄博市临淄铁板钉钉的事儿有了两说,着实令齐国故都的人们不解和尴尬。
关于乌河,先说一个传说。当年,黑龙被雷打下来后,自黄台镇向海里面拱,由于北面是黄河,南面是群山,硬是拱道海里面。这个过程,弯路不少走。每到干旱的季节,这条河流为浇灌两岸的农田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赶上洪涝灾害的时候,它就会将洪水东泄大海。自从有了乌河,这里每年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富足。自古以来乌河就是重要的水运河道,如今乌河沿岸还留有当年走纤夫的路。建国的时候,乌河还有船跑,只不过是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原来的乌河流域广,路径与现今的小清河类似,但是乌河由于是自然形成。经流博兴县柳桥村开挖的预备河河段一部分便是乌河河段,在店子新张流出预备河河道穿村而过,但此地旧河道到如今被填平。流经大刘村后自然河道的摆尾程度加剧,自然河道尚存,但被开挖的小清河抢河道入海。
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清河的朔源。小清河干流自历城以下,大致与古济水流经地区相同。5世纪末以后,菏泽以西的济水上段逐渐堙塞,济水仅余下段,唐代改称为清河。至北宋,又称北清河。大约在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黄河决溢合北清河入海,从历城东北又决出一股新道,北流入济阳县境,与漯水合入渤海。其流经地区大致与今之历城以下黄河所行地区相同,此后黄河多次经此道入海,河道逐渐宽广,而历城以下济水则源短流微,渐趋堙塞。齐刘豫时期(1130~1137年),大致循历城济水故道,挑挖疏浚,成为独流入海河流,目的是排涝防洪,并兼有舟楫之利。为增加水源,在华山(今历城县华山)下筑下泺堰,使源于济南各泉的泺水,注入新开的河道。由此,称由东平经平阴、长清、历城、济阳等地东北流入海的北清河为大清河;称由济南东流的新开河道为小清河。小清河在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均有所疏浚,河道亦屡有变迁。小清河上游各河,如泺水、巨野河、绣江河等,时而北注大清河,时而注入小清河。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黄河河床高悬于平地之上,泺水等河不能入黄,泺水演变为小清河上源,泺水之名遂废。1891至1893年,盛宣怀奉命整治小清河,经疏浚治理,成为山东省重要的排洪和航运河道。
可以看出,小清河原来是没有的,只是到后来济南淹的太厉害才开挖排水的,至今仅安上村众多排水明渠。由于流经地段发展多年,人口众多,而当代水运闭塞,许多地方将河道填起来,殊不知此百害而无一利,将原来河流串联的文化割断。没有人给这条河修史可能是因为像胶莱河一样,水运功能丧失,人们便把它埋没在历史。据记载,乌河旧河道宽广。当年,博兴县柳桥村就是因为此地有一座能跨河的桥边种有柳树而得名。乌河原来是从羊角沟入海。这些资料的真伪,作者这样说,如今,知道这些历史的人多半已经成为仙家驾鹤而去了。
淄博市的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主要有沂河水系的沂河,大汶河水系的新汶河、汶河、牛角河,弥河水系的三岔河,小清河水系的淄河、孝妇河、乌河、猪龙河、涝淄河。此外,还有支脉河水系的支脉河、北支新河,黄河与小清河为过境河流。全市超过10公里的大小河流78条,平均河流密为每平方公里0.295公里。
我们百度百科乌河:乌河又称耏水、溡水、时水、干时、乌龙江。源于临淄区辛店街道大武村黄山之阴。流经稷下、凤凰、朱台等3个镇(街道),后由六天务村西入桓台县果里镇,再经索镇、起凤镇在夏庄村北入予备河去滨州市博兴县,在湾头村入小清河,东流入海。
我们再百度百科小清河:小清河,黄河流域山东省中部渤海水系河流,源起济南市泉群。1904年(光绪三十年)于济南西郊睦里庄玉符河东堤建闸,引玉符河水东流入小清河,自此小清河上源向西延至睦里闸。小清河东流经济南市的槐荫、天桥、历城、章丘,滨州市邹平、博兴,淄博市高青、桓台,东营市广饶等县(市、区),潍坊市青州至寿光羊角沟入渤海,全长233公里,流域面积10336平方公里,是一条防洪除涝、灌溉、航运综合利用河道。
在地理学者眼中,小清河是一条壮观温情温顺的地上大河,乌河是一条长满藤蔓野草的断流小河。小清河和乌河的朔源争议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乌河先成河,小清河形成以后,在流域内发生局部的变化保持原来的流路替代乌河;另有学者则认为小清河和乌河不存在主流和支流之说,分明就是毫不相干的两条河流。
2
这就是早先的乌河吗?我一时有些懵懂,产生过更为深重的委屈感。
历史如过眼云烟,现在大多数人认为乌河发源于临淄区应该不足为怪。带着疑问,我联系到了临淄区的朋友姜健,他是一位诗人、作家,也是齐文化研究专家。民国九年(1920年)《临淄县志》卷二·舆地志下·山川:时水,发源于县西南二十一里矮槐树庄。平地出泉,谓之曰耏。左传(鲁)襄公三年(前570年),齐侯与晋士匄(gài)盟于耏外。哀十四年,子我之臣大陆子方,以公命取车于道,及耏,是也。南去黄山五里,山西有涧,下通于时,非经雨潦则涸,故名乾时,即桓公与鲁交兵处。其色黑,俗名乌河,亦曰黑水,又谓之源水。自矮槐树西北流,入益都县境里许,复入本境。迳王家庄西,又北过申家桥。安次水自东南来注。又西北流迳愚公山东,又北,澅水入之。更西流迳高阳故城南。又西北迳桓台之索镇,可通舟楫。又北入博兴县会城泊。至湾头,与小清河会,东北入海。
在临淄,关于乌河的发源地,有大武矮槐和大武黄山之说。据考,乌河源头应是第四孔隙水北流,受到煤系和东西断层的阻截,溢出地表汇流成河。大武黄山是临淄区南部的一座小山,矮槐树村位于黄山北侧,所以古籍中记载的“源于黄山之阴,平地出泉”的说法与发源于矮槐的说法并不矛盾。矮槐树村建村已有2000多年,地处辛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4公里。周朝立庄,原名宣王店。传说齐宣王曾留宿于此,故名宣王店。村东旧有古槐一株,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后,为消除地方割据,曾率兵征战到此,挂战袍于槐树上。从此槐树不再长高,人称矮槐树,宣王店也遂改名为矮槐树村。
矮槐树村一带是齐鲁干时之战发生地。公元前685年,鲁庄公为助公子纠回国继承君位,领兵攻齐。鲁军与齐桓公率领的齐军在此相遇。齐军以逸待劳,大败鲁军。鲁庄公丢弃所乘战车,改乘轻车逃回。其御手秦子、车右梁子持庄公的旗帜,在道旁诱骗齐军,被俘。不久,鲍叔牙率军至鲁,对鲁施加压力,迫使其杀死公子纠,交出了管仲。
矮槐村的溡源桥是乌河源头,系山东东西古大道的主要桥涵之一。据考察,此桥建于战国时期公元前264年,多有损毁,明朝永乐年间青州府在溡水源头建凤凰、伏龙、飞龙诸桥,扩建三孔溡源古桥。整座桥均用青石砌成,桥面用56块石板铺成宽 5.8米高3.05米,其左右有石栏并刻有28星宿造像。 天兵天将桥两端各有石狮一双,桥西南侧有14层太保,台阶上雕有一狮子,若洪水没了狮子头,溡源桥头也就没了。据说乃是溡水流量之标志,溡源桥是当时鲁中交通干道上的重要路桥之一。2013年10月,溡源桥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乌河的得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宋太祖赵匡胤率军征讨山东时,某年夏日曾在该村古邮亭旁歇息。赵匡胤将汗水浸湿的战袍脱下,放进了村内的溪流中。突然,战袍底下钻出一黑龙,顺流而下,窜向西北,顿时此处泉水四涌。原来的小溪流,霎时化作了一条滚滚的大河,水涌如龙,色黑如墨。从此之后,人们将此河称之为 “乌龙河”,简称“乌河”。
“乌河水,碧悠悠,黄金河道载金舟。西连泉城黄台港,东至寿光羊角沟……”这是有一首在乌河两岸民间传唱至今的民谣。
对于乌河正源济南黄台镇,发源临淄矮槐树,一直不乏有质疑的声音。作为一方地域的乌河文化,这丝毫不影响淄博市临淄区、桓台县,滨州市博兴县三地乌河两岸的人民始终如追星之族,对这条母亲河倾注着足够多的景仰和亲近。
第二章 水运
1
乌河流经的地域有三个区县。两个属于淄博市,即临淄区和桓台县;一个属于淄博市北邻滨州市,即博兴县。乌河情牵三地,从某种意义上讲,三个区县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显然,它又远非是“地域”的。
因此,我还想多说几句。
临淄区是1969年12月由昌潍地区划归淄博市,昌潍地区就是现在的潍坊市,当时临淄区还叫临淄县。桓台是1983年10月从惠民地区划归淄博市的,这之前,桓台县和博兴县同属于鲁北平原的这个地区。后来,淄博市想引黄河水,就是想以黄河为界,把邹平、博兴、高青县都要过来。但是,这只是想法,人家不同意。地域是个复杂的问题,最终结果,也就是1989年12月把惠民地区的高青县和临沂地区的沂源县划归了淄博市。从高青县黄河段建闸引水,解决了淄博市从黄河水饮水补源。惠民地区1992年改为滨州地区,2000年6月撤地改市后,博兴县还属旧主。虽然博兴县的县名带有一个“博”字,淄博的博,博大的博,但是淄博再想把博兴县从人家滨州划拉过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乌河流经三个区县的资料详实而丰富。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汉朝《史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元代于钦《齐乘》,民国《重修博兴县志·河渠志》等书上都有详略不同的记载、当地志书《临淄县志》《新城县乡土志》《临淄县志》《桓台县志》《博兴县志》,以及桓台县政协刚出版的《记忆桓台》等书上的记载则更为具体。乌河流经哪些村庄,在哪里转弯,水位、落差、流量,沿途的民俗风情等,可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临淄区警官作家孙兆喜去年利用大半年的时间从上游的临淄区乌河源头一直走到博兴县店子镇辛张村乌河古河道的末端,侧重村庄介绍和民俗文化。中国作协会员、博兴县作协副主席牟海静,为了考证乌河源头2017年10月去了临淄区辛店街道矮槐树村,2018年4月又去了乌河的终点小清河金家闸和店子镇辛张村,侧重探究乌河源头和终点现状。乌河流经桓台县的22个村庄,我都去过,特别是进入桓台县的东沙和西沙村,我蹲点扶贫多年,去年这两个村划归淄博高新区高端装备中心。乌河的末端博兴县湖滨镇、店子镇、锦秋街道办事处我也常去,小时候绕道夏七村和夏三村北去姥姥家,姥姥家就住在小清河岸边的一溜边河崖。
乌河流经乌河南高北低,分上河和下河。桓台县索镇花园村以南叫上河,以北叫下河。乌河属于季节性河流,上河基本为干涸河道,与下河水位落差较大。也就是说,乌河临淄段不通航。在乌河流域,乌河曾是桓台县的主航道。
乌河,人们心中的“运河”。
《齐乘》载:“水又北至般阳新城县东南索镇口,下可通舟辑。又北至博兴南,地名湾头,泺水会焉。又东迳利县故城,又东迳东安县北,又东北由马车渎入海。”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新城县志》载:“元于侍郎钦常自济南由小清泛舟东下,至博兴水南上,至索镇登陆,去益都仅九十里”。
明清时期,索镇建有船码头,商船沿乌河北段经小清河东至羊角沟,西至济南府,水运贸易发达。民国时期,乌河通航南起索镇,北至小清河,长17.5公里,为乌河航运盛期。1965年前,四季畅通。冬、秋二季航乘6吨左右,春、夏二季航乘3吨左右,以燕尾船、木船为主要运输工具。那个时期,农村地区的汽车非常少见,航运是一大头。
乌河通航期间,索镇附近有三四十座油坊,油坊的原料是大豆、棉籽,需用量大。作为乌河的终点水陆码头,这里便形成了船只往来不断,有对漕、燕翼子,也有溜子。这些船只一路向西逆流而上,将货物销至省城济南,再购买所需物资返航;另一路向东入海,销掉本地特产,再购回海产品。从本地装船外运的货物有桓台小麦、大白菜,高青西瓜,博山陶瓷等,来货多是济南的大粪干、布匹、百货以及羊角沟的原盐、虾酱、咸鱼等。
乌河,被称为“黄金水道”。
正因为乌河与小清河的贯通,才使得桓台县索镇缘水而聚商,倚商而成市,随市而显貌。总之,乌河航运的兴盛,促使索镇老街繁华起来,河岸两侧店铺林立,摊贩云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乌河头庄河运船输的致富效应,膨胀扩展至整个乌河两岸、小清河流域。
乌河以及小清河通航,以3月至11月最为繁忙。一旦寒冬封河,就停船歇业。上世纪60年代末,乌河水源截流,航运终止。
2
对漕也称漕船,用于漕运的船只。它东跑羊角沟,西跑济南,自博兴县湾头村南下,需用人力将船拖上王家坝,入乌河来索镇。对漕船在羊角沟显得很小,但在乌河就是大船了。
对漕船,乌河中的“航母”。
对漕船以桓台县起凤镇乌河沿岸的乌河头庄为最多。此村落,是由乌南、乌东、乌北三个行政村成鼎足之势连缀构成的一个自然村庄。乌河头庄,顾名思义,即是形容乌河进入桓台县境后,其干流倾泻流淌至村落北端,便已经到达了边缘的尽头。乌河头庄这个村名,可算得上是个传承着地理人文血脉且古色古香的称谓,而现今被人们唤称为乌河,似乎就有了点儿偷工减料了庄名的故意,也似乎失去了几分传统人文故事的意蕴。
《桓台文史》(1949.10——1956.9)王曰瑾撰文《当年乌河美》:对漕船由两节船衔接而成,长约20米,宽4米,前有桅后有舵,中间8个大舱,还安有做饭的锅灶。它载的分量可不轻,能装130包豆子,十三四吨的货物不在话下。《记忆桓台·起凤镇》记载,上世纪60年代之前很长一段时期内,乌河头庄的航运经营规模庞大,一度发展成为小清河、乌河航运的主力团队。
对漕船属人力船,撑船、掌舵、拉纤等均是苦力活,水浅的时候,人要下河推船。东到这支庞大的船队经乌河列阵出航,进入小清河后,东到济南市黄台码头,西到寿光羊角沟,航程全长230公里。顺风每日可行100公里,需两三天,最多四天。逆风每日仅行20多公里,当时有句俗语“紧七慢八郎当九”,就是说正常时紧紧手要用七天,慢了就得航行八九天。
日本鬼子占领济南等地后,用兵寇强行押解乌河头庄的10余对漕船,通过小清河将抢掠来的物品及军用物资运送到羊角沟,再由日本军队的汽船转运青岛。期间,乌河船工暗暗配合以杨国夫领导的八路军渤海抗日纵队,多次袭击日本鬼子,获取其军用物资,迫使日本鬼子最终放弃对漕船运货。
新中国成立后,乌河头庄又从广饶县、博兴县等地购买了几十对对漕船,在济南至羊角沟形成了规模经营,被业内称为“下半河船队”。在乌河头庄,对漕船停靠之处,船工装卸,舟车承转,商栈揽客,摊点叫卖,俨然一幅活脱脱的鲁北“清明上河图”。《记忆桓台·起凤镇》记载,1958年,乌河头庄的对漕船以公私合营方式纳为国有,归山东省交通厅小清河航运局管理。1964年,全体船工转为国家职工,称为小清河航运局第一代主力员工。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对漕船才被现代的大型机动船舶所淘汰,兴盛了半个多世纪的对漕船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乌河头庄的航运业务鼎盛时期,中身量的燕翼子在乌河河道中也穿梭般往来不断。 燕翼子也叫小船,燕尾船,船体呈纺锤形,尾部平直,边部翘起,像燕子的尾巴。燕翼子也有桅有舵,此船三个人玩,它的载量小,最多三五吨。燕翼子西去济南,南达索镇,往返于沿河村镇各码头之间,有的运煤,有的运菜,有的运芦苇……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燕翼子多为博兴县民众操舵,在湾头村往来的最多。因为燕翼子躯体小,羊角沟是不敢去的。
溜子是乌河两岸农家常用的农用小船,它无帆、无舵、无遮篷,只有一个光溜溜的船身。小船不大,长五、六米,宽一米多。特别是在马踏湖、麻大湖区,农家的溜子相当于地排车,用途非常广泛。串门走亲戚、赶集上店、送孩子上学用溜子,下湖捕鱼捉蟹、放鹅放鸭用溜子,侍弄蒲苇藕以及台田上的庄稼也用溜子……
解放初期,对漕船、燕翼子、溜子,乌河里这些灵便运载工具,顺利完成了抢险救灾、运送兵员、粮食弹药和重型武器的任务。红旗猎猎,号子声声,乌河船歌唱出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第三章 乌河古桥
1
河流形成障碍,桥梁构成沟通。河流是自然,桥却是文化。正因为桥梁有着把两端、两极、两岸连接起来的功能,古今中外的人们对桥梁赋予了诸多的象征意义,以桥为载体阐述“人生如渡”的道理。古桥梁建筑,是先民们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所谓古桥,顾名思义,也就是古代的桥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走过一座座山,跨过一条条河,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山东的路,广东的桥”。山东以路著称,并非不擅长造桥。事实上,从古代起,山东的桥梁建设历朝历代都有可圈可点的记录。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是山东桥梁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据清乾隆年间《山东通志》记载,当时全省共有桥梁1035座,其中元代11座,清代开国到乾隆之前91座。其他900余座有少数建于宋金时期,绝大多数说不清修建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桥梁在全省还有100余座,大部分在鲁中地区,其中淄博市有31座,有许多桥梁直到今天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乌河,是山东省古桥最多的河流之一。
临淄区辛店街道办事处的孙家庄南门处有乌河第一桥凤凰桥,陈家庄西不远处是乌河第二桥伏龙桥,矮槐树村的溡源桥是乌河发源处,董褚村的胜利桥原称飞龙桥,小杜家村和王家桥村的七孔桥有人们踩桥祈福的踩桥会,申桥是通往申池的四孔流水桥;桓台县果里镇吴磨村的五孔大桥叫吴磨大桥,位于吴磨村和杨桥村的七孔圆孔桥是傅河大桥,索镇玉带桥因桥映水面宛如玉带而得名,张桥村九孔石拱桥是花岗岩桥面、青石桥墩,一只金凤凰“扑啦啦”从起凤村的桥下飞出来名曰起凤桥;博兴县的湾头村通济桥是连接博兴和桓台县的交通要道,一棵大柳树被风刮倒横卧在乌河上,自然成柳桥了……
临淄区矮槐树村,系周朝立庄,历史悠久,初称“宣王店”,据传,齐宣王曾留宿该村而得名。至宋初期,宋王赵匡胤曾晾晒战袍压村中的槐树上,从此树不再长高,成为一颗矮槐树,为该村一奇观,村民以此为豪,便以“矮槐树”为村名至今。据嘉靖《青州府志》载:“其源岐浅,多涸竭,又名干时,庄公九年与齐侯战于干时是也。水色黑,土人名曰乌河。”也就是说,历史上这条河的官称“溡水”,民说“乌河”。
矮槐树村乃乌河(溡水)发源地,在村东河源头有一座桥,跨河直通东西,名为“溡源桥”。该桥始建于何时有多种说法,有的说始建于公元前686年,也有记载说初建于公元前264年。西晋永嘉五年(311年),随着广固城的修筑和古代东西大道的南移,溡水发源地成为车辆行人的必经之处,于是建了这座横跨溡水,贯通东西交通的木桥。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诏令兴建庙宇、石桥,将木桥改建为石拱桥。桥总长35.7米,宽5.8米,高3米,用青石垒砌,三孔拱券。桥面由56块大青石板铺成,桥面两侧有石板护栏,石栏柱上雕刻28星宿头像,桥头的东、西两侧各有镇桥石狮一对。桥西端南侧引桥至桥底有13层台阶。引桥南石壁上镶嵌一石狮,狮口大开,作为洪水警戒线,水面若超过石狮口,河水便会淹没村庄,提示村民做好防洪自救准备。桥东头引桥边,有石碑数幢,其中一幢碑文记曰:“盖天农之物也,又桥而东,石崖数丈,高岸为谷,东邻牛山,西接金岭,南有黄峰,北达于锦秋之湖。”另有一幢碑文记载:“站在桥头,遥望旷野,南有黄山、卧虎山、桃花峪与群山相连,千峰竞秀,景色壮丽。北是沃野平原,万物峥嵘,生机勃发,透万般灵气,千古风流,一派雄晖。”溡源桥东北侧50米处,有三官庙和关帝庙,古木参天,煞是威严壮观,逢年过节参拜者甚多。
清代诗人谢宾王(清顺治丙戌年进士)路经溡源桥,被此处美景所陶醉,即兴赋诗《溡水道中》,诗曰:“风前涛发带云流,桥外马嘶古木秋。水曲尝邻如运腕,山佳偶喜是平头。田夫望客凭垣立,野马狎围僦石休。日暮陶家寻菊饮,出门不厌是清游。”溡源石桥已建成600多年,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民国年间曾进行加固。2006年6月溡源桥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河向北出矮槐树村不远就到了董褚村的地界,在村南边突然改向西去。这里的乌河上有一座石桥,相传明朝开国之初,军师刘伯温来临淄查看,看中了“铜帮铁底”的乌河,判断此处能出真龙天子,回京后,从国库拨款建桥以压其风脉建了这石拱桥,取名为“飞龙桥”。飞龙桥长10米,宽5米,高3.35米,拱厚0.25米,共3孔,孔跨1.75米。1923年曾重修过,1970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改名为“胜利桥”。现在桥侧面上的水泥浮塑 “备战备荒为人民”字样还清楚可见。不过,矮槐树村人都叫它“迈桥子”。此桥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年,抗日游击队以乌河为掩护,在矮槐树村附近破坏胶济铁路设施、伏击铁路线日伪军。抗战英雄李人凤打响临淄地区抗日第一枪的旧址,就在飞龙桥桥不足千米的地方。
乌河上有座木桥,后到元代改建成石桥,因其连接通往古齐都临淄申门之路,故名申桥。明嘉靖四十四年《青州府志》载:申家桥店在临淄城西二十五里。后聚居村民渐多,便以河为界,分为东西两村。河西为西申家桥村,河东为东申家桥村,当地人统称“申池片”。因为两千多年前这里有一片水洼地叫“申池”。申桥是通往申池的一座桥,或是架设在申池上面的一座桥,乌河恰巧从东西申两村中间穿过。地理特征验证了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这里的一片区域,应该就是两千年前的“申池”。申桥是石墩支撑、条石铺面,四孔流水道。因桥面低矮,水盛时呈漫水桥。桥东西边有“申桥”和“申池”两石碑。此桥曾于清咸丰二年重修过。1986年新桥建成后,原石桥被覆盖于路面之下。
《临淄县志》记载,乌河上的申桥,它和溡源桥、小杜家七孔桥是临淄现存最古老的三座桥。
2
沿桓台县城中心大街向东,过兴桓路、张北路,街道突然变窄,路边的高楼大厦被低矮的平房所取代。马路尽头出现了一座大桥,桓台县城曾经的地标——索镇大桥,曾名玉带桥。
玉带桥东西方向横跨乌河,因桥映水面宛如玉带而得名。这里曾经是连接东镇、西镇的交通要道。东镇村位于乌河东岸,曾经是县城的中心。索镇大桥始建年代无从考证,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乡宦杨起震加高桥面使之畅通。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乡宦于觉世重修,乾隆三年(1738年)乡民募捐整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新城知县周凤喈、乐安知县协捐相继重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索镇绅商高、苗两大家族带头捐资,更换为花岗岩石桥面,两侧设立铁管栏杆。清代,新城通往临淄的大道即经过玉带桥。1964年,桓台县人民政府又进行改建,在原台墩基础上加高,拓宽桥面,安装路灯,更名为索镇大桥。桥长47米,高5.35米,净宽5米,7孔,跨径4.65米。
由索镇大桥向下游走约2公里,一座名叫张家桥的石拱桥。相比7孔的索镇大桥,11孔的张家桥矮了不少,看上去更加修长。张家桥最初是一座木头桥,桥面被设计成两半,可以斜拉升降,有车马经过时,桥面合龙成为路,有船只通过时,桥面分开升起。直到民国十四年,村民才筹资将其改造为石板桥。
起凤镇周边地域的人们,丢侃子时,通常会撂出这么一句:乌河头的桥——担(耽)了板。寓意是本来正顺妥着干的营生或办的事儿,却意外遭故耽搁停了摆,没法接续下去了。传统中的乌河头庄大桥桥面,原本是由一块块厚木板平铺拼接而成的。侃子中的“耽”,实为巧借“担”之谐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此桥改建为石砌桥墩、钢筋混凝土罩顶面的闸桥。桥北的河心有一突兀的天然埠台,埠台上草木丛生,雀鸟翔飞栖落,有小“云涛”之美称。
起凤桥庄由起北村、起南村、西三村、西四村构成,是乌河主干流进入起凤镇境内后流经的第三个村庄。其中,起北村和起南村位于河东,西三村和西四村位于河西。此村庄的命名以桥作为核心词,足见一座桥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之重、之高。起凤桥桥洞原有两排三组桥墩间隔两孔而成,每组桥墩各有三个粗大的圆形石柱组成,密密排布的粗壮方木组成桥面支撑。其上加衬芦苇层,再由三合土夯平,并平铺条石罩面。此桥洞之高,足以对漕船通行。1973年,此桥重建,加长开宽为赵州桥形状相仿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洞,只不过阔长的桥拱左右顶端的拱形小桥洞为一侧一个。桥面长18米,宽6米,中间为马车道,两侧高起半步台阶的是人行道,南侧设有下台阶码头。
起凤桥庄起初叫耙头桥庄,据《黄氏宗谱》记载:先祖原籍直隶冀州枣强县司窦村,字洪武四年徒居山东济南府新城县演马庄。八世祖朱选从演马庄迁居乌河西岸的起凤桥村。从此,黄姓居乌河西岸,魏姓居乌河东岸。为沟通两村,方便往来,人们便在乌河上面搭了一座木桥,这木桥倒影在河中,酷似一个“耙头”,于是起名为耙头桥。在明朝正德年间的一个早晨,东方刚泛着鱼肚白,一群农民就扛着锄镢下地干活,当走到耙头桥上的时候,忽见一只金凤凰“扑啦啦”从桥下飞出来,“呀,呀”叫了两声,便向着西北方向飞去了。这桩新奇的事儿,很快传遍了乌河两岸的家家户户。金凤起飞,吉祥开瑞,人们便将耙头桥更名为起凤桥。
乌河出境桓台后,东流不远就到了柳桥古镇。柳桥村历史悠久。相传,西汉初,居民集聚在乌河两岸,开始建村,因村中有一棵大柳树被风刮倒,横卧在乌河上,自然成桥。桥连通南北的官道,便利了车马人来往通行。后来,人们就地取材,伐柳建桥,故名“柳桥”。
易中天《中国的城市》:一座城市之所以成为名邑,显然不仅因为它资格老、历史长,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风采,有着一些家喻户晓名满天下的东西,比如长沙的水,昆明的湖,景德镇的瓷器,苏州的园林,扬州的炒饭,绍兴的花雕,泉州的洛阳桥,大理的蝴蝶泉,大同的云冈石窟,承德的避暑山庄,当然还有桂林那“甲天下“山水。
在齐国故地、石化名城临淄,在建筑之乡、吨粮首县桓台,在中国厨都、草柳编之乡博兴,乌河古桥都有太多的陈迹可供寻觅,有太多的遗址可供凭吊,有太多的故事可供传说……可以看出,乌河古桥的魅力毋庸置疑。
责任编辑:齐云楼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