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秋分丨暑退秋澄转爽凉 人间处处丰收忙

··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中国天文年历》显示,9月23日将迎来“秋分”节气,意味正式“入秋”。同时,这一天也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0年9月21日,江苏连云港,核电钟声国际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在展示自己亲手描绘的秋分彩蛋。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秋繁露》

  从天文学来说,秋分同春分一样,此时太阳直射赤道,达到黄经180度,秋分是昼夜时间均等的日子,也是代表白天的阳气、夜晚的阴气“势均力敌”的日子。

  据记载,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时节,地处北半球温带大陆的中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了自然气候的秋季“转折点”。“天凉好个秋”,气温下降,由夏日炎热转为秋日凉爽;降雨减少,光照充沛,天高云淡,云气由升腾躁动转为肃降收敛,体感由潮湿转向干燥。同时,白昼时间变短,黑夜时间变长,悄悄地开始了“阳气渐消、阴气渐长”的时令转换。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农谚

  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此时北方忙于种冬小麦,南方则忙于种水稻。“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经国务院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年中最让人骄傲的季节,祖国大地秋色显现,色彩斑斓,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19年9月23日,河南洛阳,民众用山货和粮食绘就一个7米边长的丰收图,共享春华秋实庆丰收。

  秋分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国家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出丰收的喜悦。

9月22日上午,伴随着欢庆的阵阵锣鼓声,以“庆丰收 感党恩”为主题的德州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齐河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隆重开幕,秋收的热闹,从这里开始。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礼记》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俗语

  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汤一样,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

  此外,秋分时节民间还有挨家挨户送秋牛图的习俗。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善言唱者送秋图,言词随口而出,句句吉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节气与春分、夏至、冬至一起,成为古人最早确立的重要节气,也是民众健康养护的关键节点。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注意“春捂秋冻”。秋冻并非挨冻,而是“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为宜,颈部、腹部、肩膀、脚部应特别注意;患有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体虚老人、儿童等人群不适合“秋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饮食上,古人认为秋属肺金,为了顺应自然天时,秋日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食品,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

  推荐一些适合秋分时节的食疗方,帮助人们更好地缓解不适症状。

  芸豆菊花糕:菊花30克,芸豆500克,红枣20颗,红糖30克。先将芸豆用水泡发好,加水煮至烂熟,待冷放在洁净的笼布里揉搓成泥。红枣洗净煮烂去核和硬皮,趁热加红糖、菊花花瓣,拌至成泥,放冷。在案板上,摊开芸豆泥,再摊抹枣泥,纵向卷起成条状,切成正方小块,即可食用。此糕甜软酥松爽口,可养脾胃、清肺肝郁火。

  莲子百合煲:新鲜莲子、百合各30克,土猪肉200克,肥瘦适中。先将莲子、百合清洗干净,清水浸泡30分钟。猪肉洗净改刀,切成小块,如常烹饪,放入莲子、百合调味煲熟食用。此汤煲具有清润肺燥止咳的作用。

  池塘三宝羹:民间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选用适量新鲜菱角、莲子、嫩藕,清洗去皮,改刀切丁,焯水后爆炒,如常烹饪调味。此羹脆嫩清爽,易消化,可润燥止渴除烦。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曲欣萍 综合中新网、长城网、新华社等)

责编:杨 凯
审签:丁厚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