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你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吗? 世界精神卫生日,听烟台肺科医院专家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
10月10日是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是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人长期被失眠困扰着,那么这些都算不算精神疾病呢?又该怎么防治?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高发?为此,记者采访了烟台肺科医院几位医生,听他们说说如何预防、诊治精神卫生疾病?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引发“失眠”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精神卫生疾病患者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患病人数的增加与当前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人们日益繁重的心理压力密切相关。“很多人关注个人身体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亚健康状态,其实心理健康同样存在亚健康状态,如果长期积攒不能及时治疗,自然会导致精神、心理问题。”烟台肺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刘慧介绍道。
失眠、难以入睡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那么怎样的睡眠才算是健康的睡眠?刘慧介绍,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数量和质量异常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睡眠和觉醒节律紊乱。其表现为睡眠量不正常:嗜睡,失眠,入睡困难,浅眠,易醒,早醒;睡眠中的异常行为:梦游症,说梦话,睡眠时踢打,夜惊等。
健康的睡眠,首先入睡较快,一般不超过30分钟,其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睡眠过程中不会频繁醒来,不被多梦困扰,最重要的是次日醒来精神饱满,没有嗜睡,乏力等现象。刘慧介绍:“引起睡眠不好的原因很多,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机,亮光影响褪黑素的分泌,睡前运动过量、睡眠环境改变等等很多事情都会引起失眠,一次两次的难以入睡不算失眠,也不用担心。重要的是正确的对待这件事,遇到问题及时和家人、朋友进行沟通排解,或者是求助医生。”
“心理问题”需要正确看待
谈到心理健康问题,不少人存在“谈虎色变”心态,不愿意说也不敢说,怕引发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实际上,心理疾病与感冒等生理疾病一样,都属于正常疾病范畴。
“比较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有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当代人特别是年轻群体,来自工作、家庭、学业等压力比较大,内心承受能力普遍较弱,遇到一些事情如果不能及时合理地排遣,就会导致健康问题和心理疾病。”精防科副主任刘欢欢介绍。如果不高兴频率越来越高,变得懒惰,对以前喜欢的东西逐渐提不起兴趣,长期有这些症状就要注意了,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状态。
有了这些症状也不要担心,及时调整状态,多进行一些运动锻炼,增加社交活动,多与人接触以及及时和他人倾诉。“精神卫生健康疾病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有自我调节和保护的生理机能,轻度精神障碍疾病就像日常感冒一样普遍,有些中度症状通过治疗完全可以恢复。就怕讳疾忌医的心态,如果拒不配合,再加上外界刺激,就可能会做出极端反应和行为。”刘欢欢介绍道。
“之前我接触过一位病人,他母亲身体也不好,一家的重担压到他70多岁的父亲身上,老人就比较崩溃,感觉生活失去希望,差点要做出极端行为,社区找到我们,把老人儿子交给我们。老人儿子也比较配合治疗,在我们的医治下逐渐康复。之后老人很感激地给我们送来锦旗。”看着墙上的锦旗,精神卫生中心四病区副主任张爱萍回忆道。想起一位位康复的患者,她说,“患者及家属的认可给了我们最大的成就感,精神疾病不是过不去的坎儿,一定要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患者也是人,也有尊严,合理的需求我们也要满足,生病不是患者所希望的,身为医生,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把他们医治好,让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未成年群体身心健康更需要关注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达17.5%,已成为精神类疾病的高发群体。“青少年是特殊群体,心理特点有别于成人,一些心理问题具有群发性,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身心发展规律,不能给予太大压力。”精神科副主任刘道路介绍道。
随着社会发展,当今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发生极大改变,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他们缺乏判断力,被不良风气误导的可能性也加大。厌学自闭症、抑郁症等病症变得多发。
学习问题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杀手”,同学间的竞争与“内卷”都会让他们产生“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更容易产生自卑、情绪低落等负面消极情绪。很多青少年不会主动排解压力,导致情绪问题越来越重,时间久了也越来越隐蔽,而父母很难发现。家长越望子成龙孩子压力就越大,形成恶性循环。其实,父母的溺爱、严厉等都是心理问题的诱因。
“青少年心理问题要以预防为主,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尊重,平时生活中要教会孩子倾诉,父母的倾听与陪伴是解决孩子情绪问题最好的良药。教会孩子坦诚地父母讨论任何事情,并给予有效引导,消除孩子疑虑,对孩子的疑问不要‘掩耳盗铃’,更不能视而不见。要教会孩子切实可行且健康的处理压力方式,如培养兴趣爱好、积极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此外就是学校方面有必要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聘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发现孩子真有问题后要及时就医。”刘道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