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市文化故事㉑|古稀老铁匠和他的教授朋友圈
2024-12-25 15:35 大众新闻
今年12月7日,在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50周年发展大会上,首届“柯俊科技史奖”获得者——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黄兴捧着沉甸甸的奖杯,动情地给远在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颜庄街道澜头村村民郝纪迎发了条微信:“郝师傅,谢谢您,我能获奖也有您的一份功劳!”
黄兴口中的“郝师傅”是钢城区颜庄街道南港村的铁匠郝纪迎,今年70岁。
一位是高等院校的教授,一位是土生土长的铁匠,跨越千里将两人紧密连在一起的,是伴随了郝纪迎大半生的打铁手艺。
7岁跟随父亲学习打铁,13岁独立制作铁具成品,15岁自立门户……郝纪迎打了大半辈子铁,把郝氏传统铁具锻造技艺发展成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兴和郝纪迎的初次相识颇有缘分。当时,黄兴正在全国寻找传统手工艺人,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寻找实践支撑。在一场铁艺锻打文化和技术的学术交流会上,黄兴被郝纪迎对传统铁艺的深刻见解和实践经验深深地吸引。
原来,郝纪迎是郝氏传统铁匠技艺项目第六代传人,郝家铁匠铺始于清嘉庆三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铁匠铺所在的钢城区颜庄街道南港村,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自古以来,郝家铁匠一直用其独特的技艺服务乡亲四邻和各种工匠。
冬日的澜头村古村非遗文创园里,不时传来叮叮当当响声的小院,便是郝纪迎的手工作坊。大到菜刀,小到钉子一应俱全。郝家做的刀,在十里八乡历来有名。“我刚结婚的时候,从老郝这里买了一把菜刀,用了大半辈子了!”闲来无事过来找老郝拉呱的村民李大爷说。
2018年,郝氏传统铁具锻造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郝纪迎的“晟炉”铁匠铺更加忙碌起来。厨具类、农具类、装饰类……全活铁匠郝纪迎会做的铁具种类有上千种,有的被北京故宫古建筑维修人员添置进了工具箱,有的甚至远销欧洲和北美。这几年,郝纪迎和他的“晟炉”铁匠铺,更是走进了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和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等地,名气越来越大。
初次来到郝纪迎的手工作坊,黄兴便被琳琅满目的作品和郝师傅精湛娴熟的技艺所打动。“早知道你这里啥都有,我就不去全国各地找铁匠了。”两人促膝而谈,像是多年未见的老友。自那以后,黄兴便成了郝纪迎家的常客,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和交流打铁手艺。
郝纪迎发现,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顾客对刀具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传统刀具做工比较粗糙,不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他想,能不能根据现代人的习惯和需求,把传统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呢?
质量不够好,那就反复煅烧脱碳,让密度更大;外形不够精,那就仔细抛光,保证平整和光感;样式不够多,那就做出更多的刀把和刀头供顾客选择。发展到现在,郝纪迎打造的铁具件件是精品。“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我们的非遗手艺,把它发扬光大。”郝纪迎说。现在儿子郝慎水和徒弟亓振成了接班人,让郝家铁匠铺的技艺得以延续。
像黄兴这样身份的专家朋友,郝纪迎还有许多。他们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还有部分省内高校,甚至还有“洋教授”。
“这个就是双人锯的锯齿模板,学徒干活的时候,要用这个模板比着制作……”今年5月4日,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副教授任丛丛和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副教授杜杰庸专程来到南港村拜访郝纪迎。郝师傅从锻造材料、锻造工艺、工具用途、使用方法一一向二人详细介绍郝氏铁艺,杜杰庸则不时用手中的相机拍照记录。
“这里纯手工打造的铁具各有特色,很有研究价值。这次来,我不仅了解了很多传统铁具的制作方法和用途,还现场观摩了双人锯的加工过程,给我关于铁艺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太有意义了。”任丛丛说。“我对中国非遗文化非常感兴趣,在郝师傅这里,详细了解了中国传统手工锻造工艺和工具用途,真是大开眼界。”杜杰庸亦是非常高兴。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郝家铁匠铺的故事,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是坚守与创新的结合。大到故宫里木工大师修缮时用的刻刀,小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用的菜刀,每一件出自郝纪迎之手的铁具,都非常精致、耐用。郝纪迎说:“铁器具有独特的魅力,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我有责任把手工打铁这项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传承它,发扬它。”
在文化中国行的旅途中,郝纪迎和他的火焰与“铁疙瘩”,将继续讲述精彩的中国非遗故事。
(大众新闻记者 姜斌 通讯员 刘悦 亓业 吕新帅 策划 申红 统筹 王菁华 李忠运 武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