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山海天·“守”艺人:两城黑陶传承人刘加东,泥火交融淬匠心
2024-11-26 16:03 海报新闻
编者按:
山海天,依山傍海,人杰地灵,良好的生态资源孕育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太公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亦有众多能人巧匠,他们择一物,倾一生,凭着刻苦与执着,坚守世代传承下来的精湛技艺。守住匠心,传承技艺。为更好地宣传展示我区传统优秀文化,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民间技艺,特推出《山海天·“守”艺人》专栏,展现他们精于工、匠于心的传承故事。
海报新闻记者 郭馨煜 通讯员 于立伟 日照报道
他潜心研究黑陶30余年,将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化瑰宝——两城黑陶发扬光大,他就是两城黑陶非遗文化传承人刘加东。
刘加东,两城龙山艺术黑陶厂经理、首席设计师,中国黑陶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黑陶艺术家委员会副会长、日照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院考古专家、教授联合研制并且开发了黑陶、白陶、红陶三大系列仿古陶器,以及现代黑陶艺术品共200多个品种,做工精细考究,古朴典雅。
他的作品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对专业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作品先后获得十几项国、省、市大奖,作品先后被美国芝加哥大学博物馆、耶鲁大学博物馆、日本国家博物馆收藏。作品“龙凤呈祥”2014年被外交部作为国礼赠送马来西亚总理。
在刘加东的非遗工坊里,上百件做工精美、古色古香、造型各异的黑陶作品布满了展室,通体墨黑、琳琅满目的产品令人叹为观止。形式各样的尊、瓶、炉,仿佛刚从历史长廊中走出,古韵悠长,巧夺天工。每一件作品处处诠释着他对黑陶艺术的孜孜追求。
1990年,山东大学考古队在两城考古龙山文化,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让刘加东与两城黑陶结下了不解之缘。刘加东回忆说:“我从1991年开始接触黑陶,从喜欢爱好到亲自制作,到现在33年了。”30多年来,他到处拜师学艺,潜心钻研黑陶技艺,传承黑陶文化。
黑陶制作工序繁复,每一个环节都需手工完成,每一步都磨炼着匠人的技艺与心性。因为稍不留神,整个黑陶制作便功亏一篑。一件黑陶工艺品的制作,少则二三天,多则四五个月,每一道工序都需匠人全身心地投入。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黑陶制作工艺,决定了每一件器物都是用纯手工做成的,每一件器物上的纹路,都是制陶者的指纹摩挲出来的。
谈起他这几十年的过往经历,刘加东动情地说道:“我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是因为内心的信念——两城龙山文化。我一心想着怎样把它重新塑造起来,把它发展起来,把它传承好。”
在这30年里,他饱尝过成功的喜悦,经受过挫折的失落,也感受到商海大潮中的起起伏伏、潮涨潮落。坚持,是他人生剧本的落脚点。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刘加东把对生活的感悟也融入黑陶制作中来。一抔黑土,在他手中完全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地。
土,遇水成泥,经手艺人精心打磨,各种塑形,再经木柴火烧,最后形成“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黑陶作品。“毛坯、塑形、打磨、雕琢、窑烧,方能成陶,人生亦是如此。”刘加东说。
艺术,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谈到黑陶文化如何推陈出新,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刘加东有自己的思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将黑陶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把过去的实用器和如今的艺术品进行融合,制作出美感与实用并存的黑陶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