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区:向北向新向未来!
2024-12-21 15:10 大众网
济南,这座以“济水之南”而得名的城市,其发展历程中一直受到地形的制约。
城区被南部山区和北部黄河堤岸两面夹峙,形成了东西狭长、南北短促的带状格局,对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交通、商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形成了较大的制约。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济南市政府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十字战略,其中“北跨”指的就是选择时机跨黄河向北发展。
202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济南的“北跨”战略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这一批复标志着济南正式从“大明湖时代”跃入“黄河时代”。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济南起步区正以崭新的姿态,向北向新,迈向未来。
济南黄河大桥新桥的建成开通,无疑是“向北跨越”中的关键一步。
自开通之日(2024年11月23日)起,每天约有3.5万—3.6万辆车驶过,作为济南起步区跨黄“四桥四隧”中车流量最高的大桥,它的开通无疑为起步区与济南主城区的交通连接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通道。
12月8日到11日,全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现场观摩活动举行。三天半的时间,顶格观摩团走遍全市14个区县(功能区)。
2024年12月11日,全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召开总结评议会议。在现场观摩评价赋分、日常考核评价赋分、项目观摩评价排名三项考核评分中,济南起步区均排名第一,最终获得总分第一。
各个项目都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潜力,让人对起步区的未来充满期待。
起步区的建设是济南城市发展方向的一次战略性转变,也是城区合理架构的需要。通过向北跨河发展,济南期望能够打破原有的空间局限,实现城市的全面升级和扩容。
11月28日,起步区3宗低密度优质住宅地块成功出让,用地面积194.81亩,成交总价10.342亿元。作为北起主阵地,济南起步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随着这轮住宅用地挂牌而呈现在市场面前。大量的土地入市,将为济南土地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在起步区的规划和建设中,济南市政府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力求打造一个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城区。同时,起步区也注重保护和传承济南的历史文化,努力让新城区与老城区在文化和历史上实现无缝对接。
总的来说,“起步区向北”是济南城市发展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也是济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体现。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济南期望能够实现城市的全面升级和扩容,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济南起步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结构的升级上,更深刻地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中。
在交通方面,济南起步区迎来了新的突破。11月23日,济南黄河大桥、济南黄河齐鲁大桥通车活动举行,至此,济南市跨黄“四桥四隧”中的“四桥”(济南黄河大桥、齐鲁大桥、凤凰大桥、济乐高速南延线)全部实现通车,全市跨黄桥隧达到21处,其中起步区范围内达到11处,济南跨黄通道路网进一步完善,将有效改善市区与起步区的交通出行条件、优化跨黄河桥隧布局,推动拥河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此外,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已经通车,为起步区搭建了路网骨架,完善了北部区域路网。地铁7号线也在加速推进,力争2027年建成通车,将为起步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在民生方面,起步区同样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个回迁安置区——鹊华理想社区的回迁群众入住率已近100%,社区内的便民服务窗口、书画等休闲娱乐场所、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
同时,起步区还规划了设施场站、教育医疗等5类43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其中山东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高中部等项目已建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北院区也将于12月26日开诊启用,为起步区的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在产业发展方面,济南起步区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比亚迪已经在起步区布局了整车厂及动力电池、半导体等配套产业。全球光伏电池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爱旭也在起步区投资了360亿元建设了10GW级BC类光伏制造项目。
此外,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等也在加速推进,为起步区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济南起步区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为目标,注重绿色生态的建设。起步区内的水系湿地、公园绿地和农田林地等蓝绿空间占比达70%,每一个项目都体现绿色理念,每一栋建筑都是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起步区还致力于打造“无废城市”,推进地下空间的利用,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置及综合资源化利用。
起步区强力推行一线服务工作法,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项目及时纳统、如期验收,把实物工作量转化为实际价值量,使建成项目尽快投用,积极推动黄河大桥复线桥、齐鲁黄河大桥提前通车,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顺利招生,山大二院北院区开诊运营。1-10月份,起步区8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市领先,为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起步力量。
起步区向新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更让居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力量。
最近一段时间,济南起步区迎来了一系列新规划的落地,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11月6日,位于济南起步区大桥组团城市副中心示范区的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规划正式公开,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博览园“一轴一塔三馆三区”空间布局中,一塔即电视塔。
电视塔建筑以“泉城新荷”为设计理念,建筑周边环绕方形水系,形成内圆外方的格局。裙房屋面舒展飘逸,犹如翩翩荷叶。塔身体型收放有致,宛若含苞待放的初荷,表达着济南城市的传统文脉,寓意未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发展与希望。
11月1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济南的定位上升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起步区被纳入济南主城区。
这一规划不仅提升了济南起步区的战略地位,更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紧接着,11月28日,《济南市总体城市设计修编(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在中心城区城市设计修编中,起步区被定位为“未来之心”。
这一定位不仅彰显了济南起步区在济南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更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高水平高质量建设起步区,济南起步区构建了“1+4+16+N”规划体系,其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指导起步区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起步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该规划阐释了起步区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明确了构筑高质量产业体系的方向和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了引培产业链链主企业、建设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释放政策和制度创新红利等重点任务。
回首往昔,济南起步区自获批建设以来,便肩负着重大使命。它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前沿阵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下,起步区已初步勾勒出宏伟蓝图的轮廓。
站在新的起点上,济南起步区将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勇于担当、加压奋进,加快推动起步区成形起势,努力打造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北方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在新政策的持续赋能下,它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生态保护为底色,以产业升级为支撑,以城市建设为载体,济南起步区必将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成为济南向世界展示城市魅力与发展实力的崭新名片。
济南起步区,这座生在黄河边、长在泉城之北的“未来之城”,正以崭新的姿态、蓬勃的活力,向北向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起步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