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与乐相伴 “四普”工作感悟

2024-11-01 17:20   海报新闻

  2024年,我有幸成为了桓台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实地普查工作队的一员,亲历了一场既充满挑战又满载喜悦的文化探索之旅。

  接到参与桓台县第四次文物普查实地普查工作任务时,我的心中既有激动也有忐忑。激动于能够近距离接触那些沉睡千年的历史遗迹,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忐忑则源于文物普查工作复杂性和专业性。我深知,文物普查不是简单的走访与记录,更是一场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尊重。四普实地普查工作虽然刚开展几个月,但这次调查给我带来不仅是不断精进的技能,更多的是唤醒心中对文物的热爱并坚定守护它们的决心。

  “明天参加普查的人员注意,提前对接镇街文化站、准备好三普资料、实地普查日志本等,带好各自的马甲和工作证,按照分工做好明天的普查工作……”这是这段时间,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伴随着清晨的鸟鸣和微风,我们带着各种普查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由于文物点基本都在乡镇,地点较远,每天早上我们需要早点从单位出发赶往实地普查的地点,为了尽快完成实地普查任务,加班加点是我们的家常便饭,白天我们在外实地调查,晚上回到办公室整理数据、照片,每一天都很充实。

  桓台县具有地域辽阔、文物点数量多、分布广泛的特点。为了探寻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实地普查小组需要徒步穿越长长的乡间小路,跨越湍急的河流。在索镇街道文物点普查时,正值秋老虎发威,汗水湿透了衣衫,穿过高高的玉米地,我们在其中采集标本,为捡到一块陶片而开心不已,穿回空地,才发现裸露在外的胳膊早已被玉米叶划成红红的一片。

  实地普查进行到唐山镇时,正赶上阴雨天气。早上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开始了一天的普查工作。由于下着雨,在使用RTK定位的时候,仪器没有了信号。我们冒着雨绕着遗址来回走动寻找信号,直至浑身湿透。仪器终于有了微弱的信号,我们欣喜不已。然而在雨天开展普查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在采集文物点照片时,为了找寻和三普一样的拍摄角度,我顺着杂草丛生的泥土路一路往前走,由于地面被杂草覆盖,没注意到前面的泥潭,一脚踩空,摔进了泥里,在同伴的帮助下,我被拉了上来,鞋裤已沾满了泥水,所幸平板电脑没有受损,继续前行终于找到拍摄最佳地点,采集完信息,不禁感慨今天真是不容易。到了下午,雨势渐大,气温迅速下降了很多,我们身上的衣物和鞋子全部都湿透了,整个人感觉非常冷,这个时候很想喝点热水,换一下衣服再烤烤火,但一想到今天的工作任务还没完成,我们又打起了精神,继续去普查。

  在外面普查的时候,虽然很渴,但不敢多喝水,我们团队女生比较多,大多文物点都是在远离镇村的野外,找不到厕所,为了保证工作进度,每到一处文物点,每个人都按分工紧张而忙碌地采集完数据又赶往下一处,为了不上厕所,女生一般忍着口渴不敢喝水。在雨天采集标本也并不那么顺利,大多数陶片都在田间,因为下雨,土壤吸水后变得泥泞,我们在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寻找,每个人的鞋子都被泥水包裹着,很沉很重,一不小心我们团队的小伙伴陷入了泥坑,脚拔不出来,最后还是三个人相互搀扶着走出来。雨天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工作进度,冒雨测绘打点、定位数据,湿透的衣物、脚上的泥水,每当完成一处文物点信息采集,那份成就感便足以驱散所有的疲惫,所有的辛苦都化为了值得。

  文物普查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处遗址、每一件文物都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测绘、记录与拍照。为了获取最准确的数据,我们往往需要反复测量、比对。记得有一次,为了确认一处古遗址的具体位置,我们在勘探报告记录的范围内,徒步数小时,爬坡上坎,来来回回反复确认周边环境,不断缩小范围,最终在一片杂草丛生中找到了那处被岁月遗忘的遗迹。普查数据的上传有着严格的格式要求,比如,一张简单的文物点保护标志照片,我们常常需要多次拍摄,选取最好的角度与距离,确保符合上传的要求。这种对工作的严谨态度,不仅是对文物的尊重,更是对历史的负责。

  随着实地普查工作的深入,我逐渐被桓台县丰富的文化遗产所震撼。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桓台人,从之前的对各镇村不尽熟悉到现在大致摸清每个镇村文物点分布,从古老的遗迹到绝美的建筑,从沧桑的古城墙到神秘的古墓葬,每一处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这是一片鼎足,我当时捡到的时候都分出来了,现在几乎都是残片了,想完整的拼起来还是不太好拼了,这些残片里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的比较多……”,在实地普查的过程中,在一片果园里,我们有幸认识了一名热爱文物的“宝藏”大叔,初见重水大叔,只觉得非常朴实,看不出来像“文物人”,交谈中得知,大叔之前参加过遗址发掘工作,自己非常喜欢这一行,平时在打理果园的过程中,也收集到不少陶片,绿荫斑驳中,大叔热情地指着一堆残片为我们讲述器形、纹饰与年代,这些残片静静地躺在地面上,记录着历史,也见证着时代。行走在果园北部的断面旁,我们仿佛回到了人类历史的早期时代,岁月的痕迹依稀可见。村子的角落里,废弃的建筑垃圾中,当我们发现一块瓦片、残砖、陶器残片等,这些虽不起眼,不具备多少价值,但是对厘清当地历史脉络,延伸当地历史轴线,却具有重要意义。每一次新发现都像是一次洗礼,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参与文物普查工作,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历史文化遗产,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够将这些珍贵的文物记录下来、保护起来,让后人有机会欣赏和学习。这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贡献,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在这次普查工作中,我们团队成员既有科班出身,也有与文物工作毫不相关的其他同事。我们有着不同的专业,但共同的目标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我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在古建筑普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本体及周边进行拍照、测量、记录等工作,我们分工协作,一人查阅三普资料核实比对建筑主体数量,两人测量,一人记录数据……普查工作忙碌而有序地进行。测绘工作主要由第三方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文物工作者辅助测量,查找数据,相互学习,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更是为文物普查工作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在长时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的分工协作到对彼此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熟悉。在普查现场,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我们就能根据各自的分工和工作流程默契地配合。

  新的征程上,总是有数不尽的碎屑尘土,我们始终没有被细小之物绊倒,我们在天地间发现与见证历史,不知道历史会不会记住我们,但是我一定会记住这一趟经历。这次普查工作不仅让我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秉持着这份初心和热情去追寻和守护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 王玉笛

责编:王潆梅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