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张爽 通讯员 陈蓓蕾 滨州报道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通知一发出,各地纷纷响应,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研学的热潮。而早在2004年,滨城区第一小学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研学体系,走出了以提升文化自信为目的的高品质研学之路。
明方向:问道课堂,苦寻文化育人良策
李永强是滨城区第一小学的语文任课教师,他立足课堂,搜集各种教学资料,对课本所蕴含的文化点一一梳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触发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真实体验,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发,有些课堂观念和做法已经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
“深入的课堂研究,使同学们享受课堂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快速提升。”李永强所写论文《走出浮躁,走入真实的境地》获得山东省优秀论文,优秀课例《赤壁之战》《小音乐家杨科》获得山东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立足课堂,不断求索,李永强为打破课堂藩篱做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也让团队意识到课堂对于文化育人的局限性成为了一道必须逾越的鸿沟。
重实践:走进现场,探索课内外融合之路
让文化真正走近学生,就必须使课堂生动起来。 滨城区第一小学便将课堂搬到了户外,搬到了杜受田故居、黄河边、孙子兵法城、文化广场、浦湖边、黄河楼等地,加入体验的环节,调动学生全部的身心沉浸式地感触文化,让学生走进文化现场,走进文字的故乡,在文化产生的源头触摸文化,在历史的遗迹里听历史故事。
“这种新颖的形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好评,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这增加了我们进行下去的信心,一般情况下,一个月进行一次,长的时候两个月一次。”李永强介绍,他们的户外课程的活动范围也渐渐从附近的景点渐渐向周边市区扩展。
在长期的探索中,学校形成了“1246N”户外课程体系。“1”是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中心。“2”指的是课内课外相融合,教师和学生心灵相融合。“4”是锚定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口语、书面)、交际能力、思维能力、与人协作能力。“6”是诗歌朗诵、写作表达、亲子游戏、玩转历史、团队拓展 戏剧展演六个内容。“N”是借助N个场地,提升孩子欣喜感,让孩子们更多地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感受文化的感染和熏陶。“1246N”课程模式让户外活动有了质量上的保证。
建课程:走读齐鲁,在文化的时空中穿行
要想让优秀文化真正在学生心中扎根,就必须有系统的课程进行保证。随着文化研学的深入,学生们迫切需要补充大量的文化资料以匹配他们走出去所带来的文化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饥渴。
为了推动研学向更深更广处发展,使其与课堂融合更为紧密,学校申请了多项课题,有12项课题获各级立项,其中《基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习作教学策略研究》和《项目式学习视域下黄河文化融入区域研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获省教科院立项。
立足课题,借助数字化平台,学校着手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研学课程,编制了《大河之滨》本土性文化读本,《寻找诗情画意》诗歌读本,《周恩来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红色文化读本,《美在笔端》读写结合研学手册。同时,开设剪纸、古筝、吟诵、陪孩子玩转历史等社团课堂,在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使研学效果有了保障,彻底解决了“游而不研,研而不深”的弊端。真正让孩子们在文化的时空中穿梭,感受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立文化自信。
筑体系:多元驱动,对话心中永恒的家国。
紧抓文化的内核,让学生成为文化的建构者,通过多元驱动,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完成对自身文化体系的建构。
滨城区第一小学构筑了阅读动力系统,写作支持系统,诗词诵读系统,评价激励系统,这些系统都是通过项目式驱动融合在一起,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出科学而合理的行动流程。编制了项目式研学课程育人手册,填补了研学工具书的空白。据介绍,研究团队成员参与编辑阅读材料达70多册,外出上课或作报告达到100多节次,2020年11月,应北京大学邀请参加第三届全国“未名语文教育论坛”并做典型发言。
“研学体系的建立,通过多元驱动,让学生走进文化,参与文化,最终完成对文化的建构,让文化真正从孩子们心里扎根!”李永强说。
以提升文化自信为目标的高品质研学,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让文化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让学生喜爱上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