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曲阜践行“两创”方针加快现代化文化强市建设
2024-12-22 23:18 大众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记者 尹荣耀 济宁报道
12月22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曲阜文化“两创”工作开展情况。曲阜,作为千年古城、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源地,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近年来,曲阜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四个高地”,做强“四大片区”,擦亮“四张名片”,绘就现代化文化强市建设的新图景。
凝心聚力,打造“四个高地”。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变文化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在文明交流互鉴、文化研究普及、文化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成功举办了10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41届国际孔子文化节,曲阜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山东的重要窗口。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等国际政要,美国、阿根廷、西班牙等12个国家驻华大使相继来曲阜参访,与日本多久市、希腊亚里士多德市等缔结为友好城市。依托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130多个国家2万余人次来曲阜感知、体验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中日韩三国文化部长会议、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齐鲁印象等重大活动相继走进曲阜,搭建起永不落幕的“文明交流互鉴舞台”。打造传统文化研究普及高地。深化与国家知名高校、驻曲高校、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等专业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成立曲阜文化两创研究院,出版文化“两创”系列书籍,在重点报刊发表理论文章6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30余项,20余项成果获优秀成果奖,文化“两创”理论研究“新高地”逐步形成。成立全省首家县级中华文化学院,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汇集儒家文化文献和重要著作,对儒家文化、始祖文化、鲁班文化、红色文化等典籍进行梳理,编纂“七大丛书”、实施“九大工程”,讲好“文化曲阜”的生动故事。打造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保护传承“老三孔”,壮大创优“新三孔”,形成新老“三孔”交相辉映的文旅发展大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地、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建成运营,鲁源小镇、耕读书院、蓼河夜游等11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构建起文旅项目新矩阵。推进文化与创意、金融、旅游、科技等多要素融合发展,曲阜文化产业示范园入选首批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前三季度,曲阜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5.8%。夜经济强势崛起,以“尼山夜游”“明故城夜游”“蓼河夜游”为代表的夜经济火爆出圈,让曲阜“一日游”变为“多日游”,带动餐饮住宿业营业额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1—11月份,累计接待游客1406.1万人次,同比增长37.6%,均创历年新高。入选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百强榜单和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打造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地。一体化推进美德曲阜和信用曲阜建设,持续加大典型选树力度,充分挖掘凡人善举、平民英雄,共推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10人、山东好人69人,德者有得、好人好报蔚然成风。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127个项目入库实施,文明实践案例入选《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经验》。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测评,蝉联全国前10,连续三年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入选数量均位居省市前列,“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处处干干净净”的良风美俗蔚然成风。
全域布局,做强“四大片区”。抓住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区、尼山圣水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等创建机遇,构建四大振兴片区,探索推进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以文惠民、富民增收。南部尼山文化两创振兴片区,秉持“大尼山、大鲁源”理念,打造“千年鲁源·万世昌平”文化地标。全力实施尼山山水生态修复、鲁源小镇、尼山宾舍二期等一系列片区整体提升工程,打造鲁源新村“流淌的经典”儒学美德示范街区、夫子洞村“秉礼书院”等一批特色文化“两创”点位,在重大活动期间面向国内外嘉宾生动展现新时代的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培育壮大民宿、文创、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发展200余家民宿、10余家文创公司,直接带动就业760余人,片区村均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其中3个村超过50万元。尼山镇成为全国特色小镇、全国精品文旅名镇、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乡村旅游新地标,尼山圣境成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会址,尼山文化片区发生历史性变化。北部文化国际慢城片区,按照“慢是根、儒是魂”的核心要求,建成国内第一座文化国际慢城,先后落地葡萄庄园、康养药园、石门书院等项目,创新开发“乡景乡味乡愁”系列产品。石门山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挥文化国际慢城核心区优势,推进康养旅游、现代农业一体建设。西部湿地生态文明片区,实施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农林渔互补的循环农业观光区和“海棠小镇”农业公园,着力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循环”。东部党建引领共富联盟片区,通过基层党组织引领,组建5个共富产业联盟,吸纳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引导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走出了发展共谋、事务共商、资源共享、项目共建的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路径。
以文铸魂,擦亮“四张名片”。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不断赋予其鲜明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凝聚民心。建设“文化曲阜”。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快推进寿丘少昊陵景区、鲁故城遗址公园、明故城片区提升工程,形成了“黄帝始祖文化、鲁文化、儒文化”流传有序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实施孔府古籍保护工程,传统古建工艺振兴工程,“非遗工坊”建设、非遗传承人培育工程,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建设“明礼曲阜”。推动“婚学节寿丧”新礼仪改革,以“九礼四仪”培育彬彬有礼少年君子,入选全省全环境立德树人首批试点。倡树推广新中式婚礼,突出“喜庆祥和、节俭绿色、教化育人、弘扬新风”理念,创新“儒风婚尚 缘定圣城”新中式婚礼,入选全省婚俗改革试点,获评全省“我最喜爱的新婚礼模式”一等奖。建设“善治曲阜”。汲取传统文化“和为贵”思想精华,建成覆盖市镇村三级的“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和”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曲阜文物局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建设“幸福曲阜”。接续举办11届“百姓儒学节”,累计超过37万人次进行经典诵读,75万人次参加文明礼仪培训和百姓大舞台惠民展演,96万人次参与乐和“邻里宴”,儒学让百姓生活更幸福成为孔子故里的生动实践。推出“幸福超市”“幸福食堂”“信用积分”“信用银行”等“幸福+”“信用+”的曲阜模式,打造精神富裕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