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谭天丨中长期资金,为什么意味着中长期信心?

2025-01-24 19:08   玉渊谭天

  1月23日,国新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就在一天前,《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发布,中长期资金入市,这项事关资本市场的重磅政策落地。

  政策发布后,市场视为重大利好。在此背景下,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的信心从何而来,如何看待中长期资金入市背后的趋势和变化?

  谭主跟专业人士聊了聊。

  1

  为什么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2024年出台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从市场生态建立、基础制度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提出不少务实举措。随后,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此次《实施方案》是《指导意见》的落实和细化,明确了中长期资金的五个主要来源: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

  为什么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这跟中长期资金的特有属性密切相关。

  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谭主:

  长期资金在投资时更注重投资标的的长期增值性和安全性等因素,往往在股票出现低估时进行买入,而在高估时卖出,起到平抑市场波动的作用,更符合价值投资理念,在长期内有利于稳定整个A股市场的价格中枢水平。

  也就是说,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目的,并不在于短期内拉动股市上涨,更重要的目的,是引导投资者基于企业的实际价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平抑由于短期投机,甚至不当操作导致的市场剧烈波动,推动形成健康良性的投资环境。

  2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这次如何更进一步

  据中国证监会的数据,到2024年8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已接近15万亿元,与2019年初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1倍以上,实现了明显增长。

  但总体看,我国中长期资金占股票市场总市值的比重,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这跟过去的考核机制下,持有中长期资金机构的投资惯性有关。

  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告诉谭主: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专业投资机构的考核机制往往按年度进行,这就导致这些机构在配置资金时具有一定的短期化特征。即便是一些中长期资金,也可能被配置到一些短期投资中。

  对于这个问题,这次的《实施方案》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对机构投资者考核周期进行了新的规定。

  《实施方案》中提到,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

  将这些机构的投资绩效考核周期从一年变为三年甚至更长,就意味着这些中长期资金的投资机构需要“从长计议”,投出的每一笔钱,都需要研判三年以上长期收益的情况。

  这次通过考核机制的改革,通过直接调整“指挥棒”的方式,对这些机构的投资绩效考核“松绑”,理应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罗志恒告诉谭主:

  从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看,管理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机构,是股票市场中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在稳定市场运行、倡导理性投资等方面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不过,即便把考核周期拉长到三年,专业投资机构仍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把中长期资金投向哪里,才能确保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收益——这与被投标的质量密切相关。

  3

  中长期资金,如何形成中长期信心

  实际上,从历史数据来看,中长期资金的投资回报通常相对稳健,且长线投资回报率往往较高。

  目前,沪深300股息率达到3%,明显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国社保基金成立20多年来投资A股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11.6%。

  长线投资的高收益,直接得益于被投资的上市公司发展预期良好、分红回馈较多。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上呈现出向好发展的势头。

  2024年,上市公司全年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预计会有超过310家公司实施春节前分红,分红金额大概会在3400多亿元,公司数、金额分别是去年同期的9倍、7.6倍。

  这样的发展势头,正是我们进一步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契机。

  但是随着更多中长期资金的涌入,也势必需要更多高质量、投资回报良好的上市公司,才有可能真正把中长期资金转化为发展的实际增量,让“长钱”越来越有“长投”的信心,形成正向循环。

  这一次的《实施方案》就特别针对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一是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春节前分红政策;

  二是加强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特别是进一步完善治理,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多措并举做强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三是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四是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五是推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六是严格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坚决维护市场“三公”秩序。

  到这里,我们就能看清,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不仅是给上市公司引入的“活水”,更是给上市公司吹响的“号声”:

  上市公司要获得更多稳定的资金来源,就要强化自身管理,注重企业长期发展前景,才能获得长期资金的青睐。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形成中长期信心新的起点。

  (玉渊谭天)

  

责编:巩小龙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