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次文物普查,坚守普查阵地 致敬最可爱的他们

2024-10-01 11:09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朱德蒙

  中国有句俗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文物工作来说,亦是如此。在漫长的文物普查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二普)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三普),再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一次次用双手,细细揭开铺陈于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文化遗存的神秘面纱,记录历史。

  他们工作在基层,如今大多年过半百,甚至已逾花甲,但依然坚守每一次的文物普查阵地,协助调查,辅助登记,培养新人,他们被称为“文物普查活地图”,也是“最可爱的文物普查人”。

  茌平区文物保护中心李涛:历史不是一次普查就可以的

  58岁的李涛,留着短须,微微有些凸腹;话不多,笑起来腼腆。

  开展实地调查的时候,年轻人负责对文物本体进行打点测量,他就在旁边拍照。如果有人不懂,就会问他。这时候,他的话就多了起来。

  队长李兴栋叫他“茌平文物普查活地图”。他听后,又是腼腆地一笑。

  1982年,李涛到茌平区图书馆工作。之后恰逢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作为馆里“稀缺”的、年轻的男馆员,李涛随即被安排进行文物普查。

  上世纪80年代,一穷二白的茌平区图书馆条件、人员均有限。全县有且仅有李涛一人负责实地调查。每天一大早,李涛就骑上自行车,带着前一天买的一袋麻花和一壶水,以及一台宝贵的120相机(中型片幅相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没有经验,就先到乡镇联系文化站,再根据文化站提供的线索寻找现场。等他找到现场,拍照、记录、捡陶片等一系列流程后,基本已过饭点。他就麻花就着凉水解决掉午饭后,又开始找寻下一个文物点……就这样,一遍又一遍,一天复一天,李涛一个人跑完了茌平区8个乡镇。

  冬去春来,二普结束后又1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条件也好了。带队再次开展茌平区文物普查的李涛,队伍也壮大了。

  三男三女的配置,让李涛可以和其他两位男队员一起进行实地调查。而且没过多久,单位还给配备了一辆普查专用车。当然,相机也成了彩色数码相机。

  于是,大家白天挨个乡镇进行文物普查,晚上回单位登记。最终到三普结束,茌平区共认定文物点131处,其中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时光如水,立谈之间。不知不觉间,又是十数个春秋。李涛也从年轻的壮小伙儿,到了临近退休的年纪。

  2023年,四普来了。

  如此,李涛又背上了单位里最新的单反相机,跟着新一代的高学历队员们,第三次踏上了文物普查之路。

  从一个人背着行囊骑着自行车孤单地走在田野荒地,到三个人开着一辆面包车驶在乡野村道,再到和新一代高学历文物人才一起迈步前行,李涛见证了茌平区文物普查的历史。

  参与四普的年轻人都喜欢问李涛问题。文物点在哪里?有什么历史?需要注意什么?李涛总会耐心地一一解答。

  有人问: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搞文物普查?

  李涛说,有些事情必须要干。因为历史是累积起来的,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把它们全部发现完毕。

  三普时,李涛和队友曾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陈遗址进行普查登记。

  南陈遗址,位于茌平杜郎口镇南陈村,遗址面积近8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丰富。在遗址内同时出现的岳石、二里头陶片,为鲁西首次发现,对研究东夷、夏两族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四普时,普查队对南陈遗址进行复核。然而,队员们发现,位于村庄西部的南陈遗址竟和南边的村庄连接起来,遗址范围扩大了三分之一。于是,经过此次调查,普查队对南陈遗址进行了全新数据登记。

  在李涛看来,这就是国家进行文物普查的意义。不仅培养了文物新人对待文物的细心、专注力和吃苦耐劳的耐受力,更是对茌平文化遗产的厚度、广度和深度的一个了解、宣传与研究的机会。

  四普将持续到2025年,李涛届时刚好退休。这位在文物保护岗位服务了大半辈子的基层文物工作者笑称,还没想到退休后要干什么。可能,先休息一阵子吧!

  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高丽:把数据做全,方便后来人

  第一天见到高丽时,她正从野外实地调查回来。刀子嘴豆腐心的大姐,活泼直爽。但一开起调度会,又立马严肃认真起来。

  1998年,高丽调入沂水县博物馆后,负责馆里展陈和宣传工作。2007年,三普启动,有绘画基础的高丽加入沂水县文物普查队。和大多跑实地调查的男同事不同,她主要留守单位,负责绘图、登记和清洗陶片。

  虽然看着像比野外调查舒适很多,但并不是。在单位里,高丽和同事们也要加班加点地画图,有时甚至要通宵。这些图大多是文物本体位置图,前面是小河,后面是大山,有路有桥,有点有面。因为有美术功底,高丽比其他同事上手快,倒也自得其乐。但也有“难事”。整个办公室就两台电脑,大家排队轮流使用,关键是也不会用。如今高丽的“一指禅”,就是当时速成学来的。

  除了绘图,高丽还要刷陶片。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冬天穿着沂水特产的厚底大棉鞋,戴着橡胶手套坐在凳子上用鞋刷一遍遍地清洗陶片。从一片一片到一麻袋一麻袋……大家的伙食也从素包子变成了肉包子。

  三普时,高丽没想过还会有四普。所以当四普启动后,已是“老大姐”的高丽,和年轻队友叮嘱最多的便是:要做好普查记录,方便后面的人再做普查时使用。千万别让人吐槽,这是哪个前辈做的数据啊!

  为了不挨骂,一定好好干。这是高丽的目标,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八百里沂蒙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然而文物点大多在山里,车辆有时无法到达,只能徒步。

  洪福寺遗址位于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南套村东北的太平山上。因为队员们都没到过此处,所以当找到标志碑时,大家理所当然地以为遗址就在附近。在搜索无果后,经当地村民热心告知,洪福寺在山上,于是,大家又理所当然地以为,标志碑和文物本体距离都不会太远,即便在山上,应该也很近。可没想到的是,炎炎烈日下,大家直到爬到山顶,才找到了洪福寺遗址。

  上山容易下山难。当做好记录,大家开始下山的时候,年轻的女队员因为鞋子不合适,把脚崴了,行走困难。

  尽管此次普查过程惊险,但高丽觉得,对新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将全县各村镇走一遍,文物点的分布也就掌握了。

  54岁的高丽马上就要退休了。这位血脉中赓续着沂蒙精神的沂蒙人,还是选择走上一线。她说,家人都让自己站好最后一班岗。爽朗的笑声过后,这位“老大姐”又忍不住向着年轻人喊起来:一定注意安全。

  荣成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乔文江:将文物普查和保护有机结合

  9月的荣成,碧海蓝天。乔文江正带着某高校考古专业的学生们参观威海文化遗产点。巧合的是,隔天一早,竟和乔文江在省水下考古工作队长驻的酒店遇上了。

  一身休闲装的乔文江坐在考古队员后面,不时地补上几句谈话。如果不是旁人介绍,你会以为他是考古队的某位后勤人员。

  因为荣成市四普工作队是清一色的新队员,所以即将退休的乔文江又被请回来,担任技术指导。1991年,转业到荣成的乔文江被安排到荣成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之后,三普启动,已任所长的乔文江带队开始普查。尽管荣成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城市,但十几年前的荣成,还是一座偏远的滨海小城。一开始条件有限,甚至连相机都没有。三普开始后,单位才给配了一台相机。后来,又因为路途不便,单位又给配了一辆专用车,是辆二手车,于是,大家每天普查的同时,还要担心能不能把车开回来。

  和四普一样,乔文江的三普队伍也都是新人,没经验,不知道怎么干。大家就摸索着先给各乡镇发通知,收集线索,再组织队员摸底。彼时,因为镇文化站站长经常换人,新人不了解镇史,给到的线索寥寥无几。普查队只能再找二普材料进行复查。至于新发现,则是一村一村地跑,现场摸查。最后,六个人的队伍,跑遍了荣成市22个乡镇。三普结束后,大家有了经验。先把所有乡镇的文物保护单位做好登记,再和各乡镇签订文物保护协议。乡镇负责日常保护,文管所不定期巡查。签约仪式上,荣成市市长亲自参加,至今仍让乔文江自豪。

  海与天之间,石头与海草经过劳动人民的匠心营造,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海草房,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主要集中于我国胶东半岛威海地区。目前,荣成烟墩角村尚保存50多幢有200多年历史的海草房,宁津街道东楮岛村也保存有10余幢明朝万历年间的海草房。

  三普时,海草房被列为文物普查对象,入选山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二大新发现”之一。

  因为没有二普资料作参考,且海草房数量众多,乔文江就以村为单位进行登记和上报,显示为:荣成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海草房共4个村。

  三普进入尾声,乔文江信心满满地参加全省文物普查验收现场会。会议开着开着,他坐不住了。领导说,海草房的列法太糊弄人了。一个村100多幢海草房,你列成一个保护单位。你们今后怎么保护?如果哪天村里少了一户,你能知道吗?

  如坐针毡的乔文江,会议一结束就赶回荣成。压力大,睡不着觉,其实也没有时间睡觉。通常一个县,比如荣成相临的文登,总共也就六七十个文物点。但荣成,4个村,共计766幢海草房。

  一下子多出766处文物点,乔文江开始带着队伍重新测量、拍照、绘图、登记。尤其是对于建筑体的普查,绘图最难,需要一户户地画。虽然都叫海草房,但建造的并不一样,有的是一间房,有的是三间房,还有的是三进院四进院,都得画出来。大家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地干,终于在一个月内按时完成了任务。

  荣成的天依旧碧蓝,白云懒散地拖着尾巴,看着狭长的海岸线上,扛着仪器,背着相机,带着卷尺和笔记本的一个个红马甲们,穿梭在不同的文物点之间。新一次的文物普查继续,这次不仅新添了艰巨庞杂,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的水下文物普查,海草房也多了6个村。这意味着又有几百处文物点等着普查队去登记。时间好像过去了很多,又好像仍是如此……

  莒南县文物保护中心(博物馆)唐宗文:把普查经验多传给年轻人

  1993年,唐宗文因工作调动来到了莒南县原文物管理所(博物馆)工作。2007年,担任文管所副所长的他,作为莒南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其中一支队伍的队长,带领队伍开始实地调查。

  和其它硬件设施不足的地方相比,令唐宗文欣慰的是,县里不仅把普查车、电脑、数码相机、GPS卫星定位仪等设备配齐了,还给队员们装备了工作服、鞋和帽子等。

  作为革命老区,莒南县以革命文物为主。革命文物基本都在野外,于是大家一早出发,一天在外,直到天黑后才收工回单位。

  有一次,普查队来到莒南县壮岗镇壮岗前村实地调查。普查中突然下起雨。村民看到后热情邀请大家先来家里避避雨。但队员们觉得,时间紧任务重,不是大雨,还可以坚持。最终,这次努力没有白费。在壮岗前村村东约1000米处,普查队发现了壮岗前村庙址。这是一次重要新发现。

  遗址内,大家采集到的陶残片、青砖等器物标本,据时代特征分析为汉、清时期器物,为研究该地区汉、清时期的人文、历史等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

  如今,四普开始,退休的唐宗文又被请回工作岗位。作为三普的“过来人”,他负责协助队里复核三普文化遗存。

  中国有句俗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唐宗文经常告诉年轻队员们,要多找镇街参与配合,发挥镇街文化站长、宣传委员人熟地熟的优势,提高普查效率。其次,普查队要多调查走访,这一点对新发现尤为重要。同时,多与村里的老年人交流,了解村里的特殊地块、地貌、无主墓葬等,收集文物普查线索。

  从李涛到乔文江,从高丽到唐宗文……事实上,在文物普查的路上,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基层“文物普查老人”。

  他们在基层文物保护的岗位上,辛勤半生,参与数次文物普查,更有着诉不尽的情感,道不完的重托,而他们的人生路,也因为一次次的文物普查变得越发厚重,纵然星海横流,岁月成碑,亦愿葳蕤春华,硕果盈枝,与长友兮。

责编:王潆梅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