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农商银行:守正创新 走农商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5-01-25 09:36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刘陶然 通讯员 吴斐 菏泽报道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郓城农商银行持续深化“守正、创新”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理念,推动多方面改革创新,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和品质,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至202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96.12亿元,较年初增长33.85亿元,增幅8.07%;各项贷款余额230.34亿元,较年初增长16.75亿元,增幅7.84%。

  多措并举,促进贷款业务多元化发展

  创新行业客户营销模式。该行注重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选定肉牛养殖、纺织加工、酒类包装等22个重点行业,制定5个专项营销方案,配套出台16套营销产品和营销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至2024年末,该行累计走访对接行业客户1.14万户,成功发放贷款1158户,金额6.95亿元。

  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与机制。该行建立了民营企业贷款“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了审批环节,提高了放款效率。推行限时办结制度,根据业务发展情况调配审查审批等环节人员,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贷款审批工作。对于支行权限内的贷款,以非现场审查为主,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和审批;对于支行权限外的贷款,则实行“独三审四”制度,即独立审批人三天内完成审批,贷审会四天内完成审批,大大提高了审批速度。

  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在营业网点设立专业的贷款服务区,配备专业的客户经理团队,负责为客户提供从贷款咨询、申请、审批到发放的全流程服务。推行线上办贷模式,简化办贷资料,让贷款办理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客户只需前往一次银行,即可完成贷款的所有手续,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数字赋能,实现普惠服务新发展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一是积极引入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有效整合智慧厅堂管理系统、智慧营销系统、乡村振兴智慧服务平台等数据,全力打造智慧金融服务场景,通过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与服务。二是在信贷审批等领域引入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信用风险。

  创新数字化金融产品。该行紧密围绕本地经济特色和居民金融需求,突破传统网点营业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创新推出“E贷通”“信e快贷”“慧农通”等一系列数字化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大大提高了贷款效率。

  融合银政服务。加强与人行、社保、工商等部门的合作,在厅堂内配备社保卡制卡机、征信自助查询机、营业执照自助打印一体机等职能设备,提升政务便民服务,实现金融与政务服务的无缝对接。

  强化内审,稳健推进风险防控

  创新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该行通过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审计监督、风险管理等系统,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风险、重点业务的信息化管控和自动化监测,借助“机控”的强制性、精确性、严密性,弥补“人控”和“制度控制”的缺陷短板。

  创新内审方式,提高监督实效。该行创新实行各类审计项目融合式审计,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避免重复检查、资源浪费。同时,转变内审理念。拓展审计职能边界,实现监督与服务并举,积极落实审计服务职能,从以合规型审计为主向风险合规型审计、决策型审计转型。2024年共开展审计项目34个,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47个。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未来的发展中,郓城农商银行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与客户需求变化,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有为,坚定不移走好农商银行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责编:王志宁
审签:刘 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