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历史根脉,点燃文化薪火 新泰市文物普查队员的一天
2024-11-08 16:41 海报新闻
11 月 6 日,晴,星期三。这是新泰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 四普)工作持续推进的平凡又非凡的一天。
清晨,朝阳洒下光辉,四普工作队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踏上征程。我们就像虔诚的信徒,用脚步去丈量历史文化那无尽的长度。每一步都坚实有力,仿佛是在与历史对话。
此次新泰市的普查工作已渐入佳境,国家文物局认定的 275 处文物点,截至目前,复查数据采集已达 203处。今日的目标是完成 7 处文物点的复查。上午的工作进展顺利,4 处文物点的复查数据采集圆满完成。短暂的午饭后,下午1点30分,队员们马不停蹄地向着计划中的3处文物点进发。
15点10分,队伍来到了省级保护单位青云山三官庙。青云山,海拔495.6米,它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在这里,队员们开始了认真细致的复查工作。17点20分,历经2小时10分,复查数据采集完毕。
队员在野外工作时,始终秉持只做加法的原则,每一个数据都像是珍贵的宝石,被小心翼翼地挖掘和记录,力求准确无误。回到室内整理时,又像是严谨的学者,通过做减法,从众多的数据和照片中精心挑选出最为精准、最能体现文物价值的部分,就像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
青云山三官庙,这座位于新泰市汶南镇青云山村北、青云山阳半山腰绝壁之上的古建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画卷中。它始建于明朝晚期,那曾是一个文化繁荣与交融的时代,它承载着先辈们的信仰与智慧。清康熙年间的重修,又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它却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不幸毁于兵燹,如同明珠蒙尘。幸运的是,1997 年新泰市政府在原址重修,让它重焕光彩。现存的三元殿、东西配殿、山门,构成了一幅古朴而庄重的画面。三官庙坐北面南,依山势而建,呈二进院落,随着山势次第升高,犹如一首错落有致的诗篇。庙内主体建筑三元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其独特的前卷棚后硬山构连搭式结构,彰显着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顶覆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王者之冠。东西配殿为二层,前有回廊与大殿相连,灰瓦单檐硬山顶,显得古朴典雅。山门二层,顶覆黄琉璃瓦,歇山顶,东西与钟鼓楼相连,气势恢宏。山门前那 53 级如直立般的台阶,古称 “五十三参”,宛如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通道。两侧雕有龙狮等动物,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工艺精湛得令人叹为观止。庙内外现存明清重修碑十余方,其中蔡士英撰《古嶅山今改青云山新修三元殿》、清康熙九年新泰知县孙玹撰《青云山重修三元殿记》等碑刻,就像是一位位无声的史官,承载着大量宗教信仰、驿道文化等信息,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打开过去大门的钥匙。
作为中华民族宗教史的组成部分,青云山三官庙无疑是新泰市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2006年12月它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又被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次的复查工作对于它的保护而言,意义非凡,如同为它披上了一层更为坚固的保护铠甲。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使命,需要普查队员不畏严寒酷暑穿梭于田野山间,用双脚丈量土地,用专业的眼光寻找历史痕迹。它不仅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更关乎着我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每一次的复查,都像是在黑暗的历史长河中点亮一盏明灯,那微弱却坚定的光芒,照亮了文化遗产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对文化遗产饱含深情的凝视,是对先辈智慧发自肺腑的敬畏与尊崇,更是对民族精神家园矢志不渝的执着捍卫。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无价瑰宝,它们宛如一条条坚韧的精神脐带,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文/新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