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保障 助力齐鲁健儿奥运赛场“摘金夺银”

2024-10-11 08:49   山东电视体育频道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要求。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山东运动员勇夺5金4银6铜,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居全国前列,创造了我省参赛奥运会的最好奖牌成绩。其中,除了制度优势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之外,科技对于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和提升,也正在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每个周一,都是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身体机能研究室最忙碌的时候。上百份运动员的血液样本被送到这里,对白细胞及其分类、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睾酮等指标进行检测,并结合每名运动员的训练、饮食、睡眠、伤病等情况,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而在没有引入生化检测之前,教练员则更多的是利用自身经验来把控训练负荷,训练量过低或过高的情况时有发生。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竞技体育二部主任史红霞告诉记者,这样的生化测试就像是给教练员提供了一把“尺子”,让他们能够更加科学地去分析每一名运动员客观状态,使他们的训练负荷不至于过度,又不至于过量。

  如今,史红霞和她的同事们年均检测量已达6000人次以上,每周出具的检测报告早已成为各运动队制订训练计划的重要数据来源。巴黎奥运会前,研究室更是加大检测密度,几乎涵盖了摔跤、柔道、体操、游泳、拳击、跆拳道等各个项目,积极优化训练手段、补强专项能力短板,为教练员调控运动员竞技状态,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科学依据。

  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一套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生物反馈诊疗系统能够利用共振原理,精准检测和调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据中心运动选材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张双玲介绍,人体的每个细胞都有一个固有的物质频率,当身体出现异常或者亚健康状态时,就说明这些细胞的频率发生了改变。共振原理就是利用这套诊疗系统中存储的11,000项物质的频率,与被检测者自身现有状况进行对比,从而检测出潜在的风险问题。游泳运动员杨浚瑄连续两届奥运会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巴黎奥运会之前的一段时期内,她也曾经因种种因素影响而遭遇了训练和比赛的瓶颈。在回省队调整期间,张双玲特意为她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调理,并配合心理疏导,让她能更好地释放情绪、缓解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杨浚瑄的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并成功重返国家队,进行了正常的训练。

  目前,已经有180多名运动员在这里进行了生物反馈诊疗和调理,并为包括杨浚瑄等在内的80多名重点运动员建立起评测档案,持续跟踪他们身心健康状态,及时给予纠偏和帮助。

  北京时间8月2日凌晨,在巴黎奥运会柔道女子78公斤级比赛中,山东运动员马振昭在前一场遭遇失利的情况下,顽强地通过复活赛杀入铜牌战。面对以逸待劳的对手,多打一场的她正是凭借自己充沛的体能最终杀出重围,成功为中国队拿下了本届奥运会的唯一一枚柔道奖牌。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竞体一部副研究员魏夫超感同身受,“柔道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非常高,尤其是他的心肺能力和肌肉的耐酸能力”他告诉记者,“在之前的训练当中,我们也是针对运动员的这一块进行一个重点的强化,尤其是在赛前的阶段,也是根据周期原则,进行很多的肌肉耐酸和心肺训练,目的就是提高运动员在比赛后半程,尤其是在加时赛中的对抗能力,来提升他的全面表现。”

  体能是竞技体育的胜利之本,魏夫超深知其中的奥妙——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不仅能提升运动员的场上表现,更能未雨绸缪,预防不必要的损伤。而针对长期在国家队驻训的运动员,他们还会利用视频、电话等方式,指导他们在晚饭后或是休息之前等闲暇时间,针对一些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查漏补缺,来助力他们运动表现的提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随着科技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训练理念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优化。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自主设计开发的竞技体育实力平台,可一键展示运动员体能、生理生化、技术分析和心理营养等数据,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伤病的预防、可控等,提供数据化、精细化和精准化的保障,不断提高科学训练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蔡成法表示,巴黎奥运周期,科研中心坚决贯彻局党组的“亚运促奥运与奥运带全运”的备战战略,以项目的需求和特点来配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包括体能训练、康复训练、生物力学分析,以及训练监控、技能监控、运动营养心理学等各项学科的整体科技保障。

  下一步,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将全面转向对2025年全运会的科技保障任务,并根据各队备战情况,及时分析研判,积极配置各项科研力量。如今,多学科融合、多领域合作的模式正在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已经融入了山东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当中,在时刻为竞技场上的角逐提供强大支撑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着他们争金夺银的科技硬实力。

责编:王逸群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