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2024·山东改革创新者说⑤丨一把“金剪刀”裁出种子“优等生”

2024-12-26 07:19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编者按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改革创新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主题主线。今年以来,山东聚焦重点领域、突出关键环节,探索创新、狠抓落实,展现出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本报推出“突破2024——山东改革创新者说”全媒体联动报道,省市党报记者深入企业车间、生产一线,通过人物亲历、记者观察讲述改革创新故事。敬请关注。 

  “这些玉米、番茄、大豆、生菜,都是经过基因编辑的‘优等生’。”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丰生物”)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李国甫说。近日,记者走进1万平方米的全光照智能温室,仿佛来到了作物“森林”。这里的作物,都在基因突变之下拥有了“出类拔萃”的特性,比如生菜的维生素C含量、番茄的GABA含量都高于常规。经过公司产业化推进,这些优质品种最终将走向餐桌。

  “今年,随着矮秆玉米拿到我国首个主粮作物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公司也迈上了产业化的快车道。”李国甫介绍,舜丰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国内首家致力于植物基因编辑产业化的企业。

  “今年7月中旬,河南多地出现连续强降雨,造成部分农田被淹。而在这场考验中,舜丰生物试种的矮秆玉米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和抗逆性。”李国甫介绍,主粮作物矮化,是育种行业的追求。舜丰生物对玉米基因进行改良,使其株高降低约25%,穗位降低约40%。与普通玉米相比,矮秆玉米茎秆更粗壮,抗风能力增强,更耐密植,且更有利于机械化收割。

  “正常玉米在超常规密度下种植会长得更高,矮秆玉米则不会,这样就可以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实现增产。”李国甫说,“根据我们在黄淮海地区小范围示范种植数据,目前玉米种植每亩密度大约4000—4500株,而矮秆玉米可提升至每亩6000株,考虑到不同品种和种植区域,整体产量最高可提升约10%。”

  今年5月8日,我国首个主粮作物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获批,批给了舜丰生物的矮秆玉米。这相当于给了矮秆玉米一张“准生证”,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成为可能。

  “这已经是舜丰生物取得的第三张‘准生证’了。”李国甫说。2023年4月,全国首张植物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被舜丰生物的高油酸大豆摘得。通过基因编辑,大豆的油酸含量从不到20%提升至80%以上,该品种已经步入产业化阶段。随后,长童期大豆也拿到了“准生证”。

  这样的“准生证”目前全国只发了5张,舜丰生物占据三席。李国甫介绍,随着“准生证”的发放,不少种业公司抛出“橄榄枝”。“目前,我们已经跟几家国内公司以及跨国公司达成合作,很快通过我们基因编辑改良的品种就将推广到大田种植,助力粮食安全。”

  除了高产优质,舜丰生物还瞄准绿色高效、加工专用以及营养健康等方向进行研究。如今该企业已经储备了20多个可以进入市场化阶段的品种,包括耐除草剂水稻、去腥味大豆等,也在申报安全证书。

  “育种的本质就是让植物产生有益的基因突变。不过自然界或者通过放射性诱变技术产生的突变是随机的,也有可能是有害突变;而基因编辑则是定向创造有益突变。”李国甫介绍。

  “我们利用‘基因剪刀’,也就是生物酶,对DNA进行编辑。”李国甫介绍,基因编辑和转基因不一样,转基因是要把外源基因转到植物体内;基因编辑是把生物酶通过探针将其引导到需要编辑的位置,对DNA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生物酶会被分离出来,细胞修复的过程产生突变,从而影响作物产量、抗病性或营养品质等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基因剪刀”是基因编辑的核心工具。第一代基因编辑工具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如今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进化到第三代。“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组建了专业团队,利用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进行CRISPR工具酶的发掘和改良。”李国甫介绍,近年来,舜丰生物打破国外垄断,拥有了自己的基因编辑底层工具。

  “基因编辑对于育种产业而言是革命性的技术。”李国甫介绍,传统育种一个周期大概七八年,而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将时间缩短到一年半,具有精准、快速、高效、可多性状叠加优化等多个优势。

  AI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的结合将给育种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我们已经在做一些尝试。”李国甫介绍,随着数据资源的不断累积,AI赋能之下植物基因编辑的准确率和效率将大大提高,智慧育种时代将真正到来。

  (大众新闻记者 段婷婷 济南日报记者 韩霄鹏)

  农业是山东的一面旗帜。这一年,随着四季更迭、节令轮换,我在田间地头用笔和镜头记录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采访过程中,我有一些新发现:不少农田装上了“智慧大脑”,大量农人用上了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装备,增收致富也有了更多的门路……齐鲁沃野上,新技术、新业态正开花结果,新动能、新优势正加快塑造。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山东全年粮食总产达1142.04亿斤,已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丰收成绩来之不易,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的。今年夏天,一些地方遭遇干旱,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小的挑战,我曾到潍坊等地蹲点采访,看到农民、干部、专家齐心协力、争分夺秒抗旱保丰收的景象。而在这场“战役”中,听到农民感慨最多的是,多亏现在农田设施都配套齐全了,才能实现旱能浇、涝能排。

  地平整、田成方、土肥沃……越来越多的农田变“良田”,农业生产也大变样。我在巨野县龙堌镇一处高标准农田采访时发现,当地设置的物联网“四情”监测站能全天候监测墒情、虫情、苗情、气象,而农田管理者可以从手机上实时了解作物生长情况,从“看天吃饭”转向“知天而作”。

  同样“科技范儿”十足的,还有设施大棚。全省60%的蔬菜来自设施农业,但也因为设施农业起步早,老旧设施比例高,亟待改造提升。莘县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域之首,该县从去年开始推动老旧大棚改造提升,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人工作业环境、利于机械化作业,且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安装了自动卷帘设备、水肥一体化设备、自动放风设备等,带动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蔬菜瓜果品质也大幅提高,农户也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据初步统计估算,换新大棚亩均收入增加2.5万—3万元,增幅达40%以上。

  增收致富,渠道不只是“一产”。在广袤的乡村,小小“土特产”被做成了富民“大产业”。以枣庄石榴为例,当地创新研发了石榴饮品、药品、化妆品、养生保健品等产品,还积极开发农业休闲、医药康养、文化旅游等体验性项目,让农民在石榴“种赏加销”产业链更有干头、更有赚头。在山东,乡村特色产业正在拔节生长,农民在种养殖、深加工、旅游服务等各链条环节上就业增收,“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一年间,我在山东的田间地头看到了太多的变化,遇到了太多的惊喜。未来,我还将继续行走齐鲁大地,记录下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更多新变化,我坚信“全国农业看山东”这块金字招牌定会越擦越亮。

  (大众新闻记者 毛鑫鑫)

  突破2024·山东改革创新者说①丨一名港口人的三件“小事”

  突破2024·山东改革创新者说②丨一张“量体裁衣”的研发清单

  突破2024·山东改革创新者说③丨一项创新制度的“溢出效应”

  突破2024·山东改革创新者说④丨一阵海风“吹”来的能源C位

责编:巩小龙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