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里的中国丨“农转非”政策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命运

2024-06-30 16:54   海报新闻

2024年6月,陆舒之和老伴儿在北京的家附近。

  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陈俞印 北京报道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给我们矿工带来了一个最大的福利,就是‘农转非’。那简直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大喜事……”时隔多年,84岁的枣庄煤矿退休工人陆舒之回忆起接到消息的那一天,仍然十分激动。从18岁到矿上参加工作,陆舒之便坚持给家人写信,先是写给父亲和大哥,成家后则多写给妻子和儿女,这些年来少说也写过一千八九百封。这件全家人的“大喜事”,便记录在当时的往来家书里。

1984年,陆舒之写信告诉妻子“农转非”政策的消息。 (摘自陆舒之《我的家书》一书,信件原稿已收入家书博物馆馆藏)

  “记生妈(陆舒之妻子): 向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农转非’工作已经开始,符合‘农转非’条件的春节前全部办完。八一矿已成立了‘农转非’办公室,一百多人要分赴各地区调查了解职工子女的年龄状况。我们家中的六口人都符合条件……”

  这是陆舒之1984年写给妻子的一封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出台“农转非”政策,符合条件可以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并由国家按照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办法供应口粮。1984年11月,陆舒之所在的煤矿公示了“农转非”政策,煤矿工人家属可以“农转非”。

  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多矿工高兴得又跳又叫,陆舒之也难掩激动,立即到办公室给在老家的妻子写信,告诉他们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陆舒之回忆,早期的煤矿跟现在完全不同,那时候矿上生产条件差,劳动强度高,安全系数低,工作环境十分艰苦。苦一点还好说,更难受的是想家。煤矿就是一个的工作场所,远离城镇乡村,因此大部分已婚矿工只能跟家人两地分居。陆舒之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才能回一趟老家,妻子也只有在农闲时才能带着孩子们到矿上住几天,一家人短暂团聚。

  “那时候,矿上有临时家属区,但是房间数量非常有限,一旦住满就没有地方住了。直到1991年矿上分房前,我和我爱人一直是两地分居。”陆舒之说。

1984年,陆舒之夫妇俩和5个子女(采访对象供图)

  在1984年,陆舒之已经有了5个孩子,两口子重视教育,5个孩子都在上学。妻子操持农活和家务,一家7口的日常开销全靠陆舒之一人的工资,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瓣。他每月工资大约80元,还要往老家寄回三十多元,自己每天在矿上的生活费严格控制在1元钱以内,艰苦程度可想而知。要是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那日常开销肯定能省下不少。

  随后几年,在陆舒之和家人的通信中,常能看到“农转非”的进展。1985年9月,陆舒之写信告诉妻子:“‘农转非’的工作,说是年底搞,只要够条件,我就让全家转非。但是转了,还需留在家里,因为矿上住房问题,三四年内解决不了。”

  1987年8月9日,陆舒之在信中写道:“八一矿招一批井下采煤工,全部招收‘农转非’的待业青年,我考虑,记生(陆舒之大儿子)差不多能干。”

  1987年9月18日的家书中,陆舒之告诉自己的儿子:“记生,望你接信后,立即把你的照片寄两张来,越快越好,这里招工报名用。”

  1987年9月20日的家书中,事情已经有了大进展:“前几天,我给家里去信时已告知‘农转非’的《户口簿》和《粮油供应证》已发下来……”

  “农转非”政策的实施对于陆舒之一家来说,不光是长期两地分居的情况有望解决,更重要的是让大儿子和大女儿有了新的出路。“当时,招工、考学对于户口是有限制的。转成非农业户口后,1987年,大女儿考上了枣庄矿务局职业中专。1988年,大儿子通过了矿上招工,成为一名煤矿掘进工。”陆舒之回忆道。

  “我一共有5个孩子,3个小女儿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大儿子和大女儿学习成绩差一些。如果没有这个政策,大儿子和大女儿可能就是在农村种地,有了政策就相当于多了一条出路。大儿子通过招工成了煤矿工人,每月工资80元,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一下就好了很多。以前是经常靠借钱供孩子们上学,从那以后不用总借钱了,后来还略有积蓄。”陆舒之说。

1991年,陆舒之一家终于团聚,妻子在矿上分配的平房门前拍照留念。(采访对象供图)

  1991年后,陆舒之一家又迎来了新的喜事——矿上给分了房,是一套两间的砖瓦平房。陆舒之自己把房子粉刷了一下,就将妻子和孩子们接到了矿上,一家人终于结束了近30年的两地分居生活。“我爱人第一次看到房子的时候,特别高兴,专门站在门口照了一张相片。工友们都去祝贺,喝喜酒,放鞭炮,那个心情就好像农村娶了新媳妇一样高兴。”陆舒之说。

  改革开放后,“农转非”政策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安定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城镇化进程,也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实际困难。“农转非”政策彻底改变了陆舒之他们这个小家庭的命运,给全家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0年,陆舒之的大女儿中专毕业被分配到工厂上班,参加工作第二个月,就用自己赚的工资给父亲买了一件毛衣。这是陆舒之的第一件毛衣,也是他最珍贵的衣服之一,直到今天还保留着。

责编:于琳琳
审签:田连锋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