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座“官宣”,对标胖东来!“大卖场”失灵,传统商超们忙“爆改”?
2024-12-26 15:47 大众新闻
商超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面是山姆、Costco等仓储会员店加速攻城略地,前置仓模式卷土重来,一面是步步高、永辉超市等传统商超门店数量出现缩水。
一度风光无两的“大卖场”模式,为何不灵了?
火爆的胖东来被视作传统商超界的“神”,多家传统商超成为“信徒”,纷纷选择“爆改”。胖东来式“爆改”,真能成为是传统商超的那根“救命稻草”吗?
不光如此,即时零售的热潮重燃,2万亿市场规模待想象,传统商超也选择入局激战,胜算几何?
1
“大卖场”模式,为何不灵了?
近日,山东零售巨头银座股份透露一则新动向:通过调度区域门店,全面对标胖东来84项服务项目,通过提升运营能力,带动销售增长。
来源:上证E互动平台
今年以来,加入胖东来“爆改”大军的传统商超品牌不胜枚举,银座股份此举也并不意外。永辉超市、中百集团、步步高相继“胖改”,其中永辉超市已完成23家门店调改工作,预计春节前开业调改店将达40-50家。
传统商超大费周章“爆改”的背景是,大卖场“横扫天下”的格局不再,传统商超颓势已显现,这一点从多家上市商超的财务报表可以窥见端倪。
Wind数据显示,前三季度,A股10家超市上市公司中,4家公司营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从归母净利润来看,只有4家公司实现同比增长,其余6家公司均出现增速下滑,其中,中百集团、永辉超市、*ST人乐3家公司出现亏损,中百集团、永辉超市同比下滑309.35%、248.81%。
来源:Wind
相反的是,超市行业企业整体进入阵痛期,山姆等仓储会员店业态经营情况却能逆势而行。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显示,2023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为8680亿元,门店总数2.38万个,分别同比下降7.3%、16.2%。
与此同时,沃尔玛中国山姆从2012年的8家门店增长至今50多家门店,以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推算,平均单店销售额约17亿元,远超永辉超市、中百等传统商超。
在“胖改”之前,永辉、家家悦、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等众多传统商超也一度试水仓储会员店,成为2021年中国零售业的一大热点。
然而,隐形行业门槛之下,转型会员店实非易事。
2022年以来,许多“大卖场”转型而来的仓储店又匆匆消失:家乐福、北京华联等旗下多家仓储式会员店停业,永辉则从2021年底开业的53家仓储会员店减少至2023年半年度业绩会上回应的44家,此后财报再未提及仓储会员店的进展。
对于传统商超转型仓储会员超市成效一般的原因,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记者,“传统商超在转型过程中,往往引入了大量同质化商品,缺乏差异化,叠加门店运营成本不断增长,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此外,在供应链效率上,传统商超可能不如专业的仓储会员店,无法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商品性价比。”
反过头来看,曾几何时风光无两的“大卖场”模式,为何不灵了?
柏文喜认为,电商行业的兴起对大卖场模式造成了直接冲击,尤其是O2O模式和生鲜电商的即时配送服务,抢占了大卖场的市场份额。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多元化,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而大卖场模式难以全部满足这些需求。此外,传统大卖场的盈利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已难以为继。
2
胖东来式“爆改”,
是那根“救命稻草”吗?
眼下,学习“胖东来模式”也蔚然成风,依靠“胖改”,传统商超们真能“逆天改命”吗?
作为“中国民营连锁超市第一股”,步步高近年来徘徊在退市边缘,从今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来看,率先“胖改”的步步高,营收增速自2020年以来首次回正,近日步步高总裁兼超市总经理邓静在分享中表示,经过胖东来的帮扶半年后,步步高超市在12月即将跑出盈利正负零,结束近三年连续亏损的局面。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一行走访步步高门店。来源:步步高官网
不过,另一位胖东来“学徒”永辉超市尚未走出亏损泥潭,但亏损面也有所收窄。
今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实现营收545.49亿元,同比下降12.14%,归母净利润为-7786.57万元,同比下降248.91%。不过分季度来看,第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同比下降,但环比第二季度分别增长4.07%、23.40%。
向业界“顶流”看齐,主动进行胖东来式“爆改”,是传统商超的那根“救命稻草”吗?
CIC灼识咨询高级咨询顾问李嘉琪指出,“胖东来的成功不仅在于卖场布局和商品结构的调整,更源于其深厚的企业文化、员工福利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这种模式编比较难以大规模复制,传统商超在转型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立足消费者需求而定未来发展策略。”
柏文喜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胖东来的模式虽然在某些区域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其区域性特点和规模限制,对于大规模零售企业来说,复制胖东来的模式可能存在挑战。胖东来模式为传统商超提供了转型参考,特别是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优化商品管理方面,但能否成为‘救命稻草’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
零售业再掀并购重组潮
背后隐藏哪些商业逻辑?
此外,邓静还透露称,“步步高在2021年有235家门店,2023年还有84家门店,但是到今年年底,我们把那一些没有能力做好的门店全部关闭,到今年12月份仅剩下27家门店。”
闭店不是目的,保利润才是。事实上,“瘦身”保利润的商超品牌不止步步高。近日,零售业企业“清仓”式资本运作的消息不断。
永辉超市12月18日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永辉清仓中百集团,套现4.4亿元,但投资收益从持有到现在累计亏损4600万。对于清仓中百集团,永辉超市回应称,聚焦主业,回收非核心战略相关的投资。
此外,永辉超市“瘦身”动作不断,去年12月相继出售1.43%万达商管股权、10%红旗连锁股权;今年9月,名创优品拟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截至目前,其年内关店数量超200家。
来源:永辉超市
此外,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版图也在“瘦身”,12月17日宣布出售银泰百货100%股份,预计因此亏损约93亿元。知名超市人人乐近期因13元甩卖旗下13家公司也受到众多关注。
可以看出,为走出困境,一边是企业关店“瘦身”,收缩战线,一边是,新“国九条”“科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东风之下,零售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掀起了整合潮。
“关店潮”“整合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
天使投资人郭涛认为,“关店潮”“整合潮”背后是市场的优胜劣汰。关店是企业面对亏损和不佳业绩的主动止损,减少不良资产;“整合潮”是利用政策优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力,实现规模效应,也是行业集中化的体现,让强者更强,淘汰落后产能。
4
即时零售热潮重燃
传统商超胜算几何?
不仅仅是仓储会员店、胖东来式“爆改”,众多传统商超正尝试紧紧抓住每一个零售业的风口。
今年被誉为人形机器人元年,已经有商超瞄准了这一新业态。11月底,济南银座商城与国内从事仿生机器人制造的EX机器人举行签约仪式,将打造未来科技综合体,也将是首家机器人科技赋能的国有商业零售综合体,推动传统商业模式转型升级。
传统商超主动求变是一种信号,挽救颓势是大势所趋。自2018年后,零售业如今再度刮起即时零售的热潮,不少传统商超企业也纷纷布局即时零售,试图由此突围。
12月17日,沃尔玛中国与美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全国沃尔玛门店已经全面上线并接入美团配送。
在此之前,山姆早已依靠依托极速达业务,成为中国即时零售前置仓赛道的“头号玩家”。据沃尔玛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董明伦介绍,当前沃尔玛中国约有半数的销售额源自线上渠道,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超350个山姆店前置仓。
此外,永辉超市依托千余家线下门店,持续改造全仓、半仓、店仓,发展卫星仓,加快推进“仓店合一”模式;去年3月,盒马鲜生宣布推出“1小时达”服务,今年8月,盒马在上海再度布局前置仓模式,提供3公里30分钟内送达服务......
同时应当看到,即时零售这一赛道上也已是群雄并起,叮咚买菜等社区生鲜电商,京东、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大厂成为前置仓业态的“主力军”,例如,当前美团闪电仓数量已超过3万个。
郭涛认为,“对于传统商超而言,即时零售是一个机遇。传统商超有线下门店和库存优势,即时零售能拓展销售渠道,增加消费场景,提升门店辐射范围和库存周转。虽面临线上运营和配送挑战,但能与线上平台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转型。”
“一方面,即时零售模式可以有效拓宽传统商超的服务半径,带来额外的线上业务增长。另一方面,线上业务扩展可能并未完全弥补线下销售的下滑,而且依赖第三方平台获取流量,导致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同时,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激烈,对传统商超的供应链效率、履约能力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嘉琪指出,面对这样的局面,传统商超需要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发展,还需在服务和商品差异化上做出突破。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即时电商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 年,国内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
作为线上新玩家,传统商超切入即时零售赛道,入局激战,如何把控线上流量,争夺客源市场,留给传统商超的即时零售想象空间还有多大,无疑这又将是一个零售业的新故事。
作者:都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