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捕鱼网,“吃上”旅游饭 | 日照山海天唱响新时代新渔歌

2025-01-08 14:31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张晓 日照报道

  跨过一条马路就能实现“看海自由”,装修精美的民宿小院各有千秋,慕名而来的游客争相“打卡”……走进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卧龙山街道乔家墩子村,仿佛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具象化”。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曾几何时,这个距海仅几百米的村庄主要以“捕鱼为生”,家家户户耕海牧渔,是典型的沿海渔村。

  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知名的网红村,离不开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利好政策的一次次托举。

  转型——守住好风景 吃上“旅游饭”

  说起早些年的生活,老一辈人印象深刻。传统渔业虽维持生计,但养殖池、养殖棚遍布海岸,影响着滩涂美观,生态环境也遭破坏。随着民俗旅游在日照涌起第一道热浪,一个念头也在山海天沿海村庄萌生:守住好风景,发展民俗旅游,可不可行?

  上世纪90年代,山海天民俗旅游“萌芽”,以渔家乐这一旅游接待设施的形式进入市场。在政策的推动下,乔家墩子村第一波“试水”,村里热热闹闹开起了渔家乐、搞起了民俗旅游,村里热热闹闹开起了渔家乐、搞起了民俗旅游,入住游客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红火。

  这次大胆尝试的成功,也印证了发展民俗旅游的广阔前景。在随后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村民“放下”捕鱼网,“吃上”了旅游饭,一大批“大通铺、标准间”的渔家乐开始盛行。鼎盛时,全区民俗旅游村13个,总户数达到2695户,是全国最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接待基地。

  在此期间,当地也乘势产业转型,优化海岸生态,丰富文旅供给,海岸好风景带来了发展好前景,让民俗旅游成为山海天最具特色的“金字招牌”。

  升级——共“宿”吸引力 打出“特色牌”

  时代向前,发展的脚步不停。近些年,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升级,传统的渔家乐消费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游客需求。

  面对市场发展抛出的课题,山海天没有迟疑,大刀阔斧开始了加快渔家乐向精品民宿转型升级的崭新尝试。

里屋民宿

  早前渔家乐的蓬勃发展,为山海天民宿产业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因势利导,山海天依托资源禀赋,抢滩民宿经济。发力民俗旅游多年的乔家墩子,正是随着政策红利迎来了升级的契机。2016年开始,山海天加快实施民俗旅游村升级改造,启动乔家墩子、后滩西、王家皂“三村联改”,让村容村貌焕发新颜。

  此外,山海天依托各区域不同特色,以“一村一品”的思路对原有民俗村进行提档升级,打出多张“特色牌”,渔船、老屋、菜园等闲置资源“摇身一变”成了“旅游核心吸引物”,先后打造了“茶民宿”“山民宿”“海民宿”特色产品,在创新发展中酝酿而出一条民宿发展的“山海天路径”。

云过山丘船屋民宿

  建于松涛海浪间的云过山丘茶旅文化园,就是特色的代表。创建人闫早宁是土生土长的吴家台村人。父辈常年与“渔”为伴的耳濡目染之下,让他对渔业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愫,于是,他从渔民手中收来报废的渔船,进行艺术化改造提升变成船屋民宿,一心要把海洋渔业文化传承下去,将老一辈人的老手艺保留下来。古朴的海洋渔文化与现代的创意融合,让云过山丘船坞民宿一经开业就备受欢迎,常常一船难求。

  近几年,依托当地面向全国实施“百家民宿主人招募”和“千家民宿”改造计划等举措落地,一批批沿海渔民相继加入到发展民俗旅游的行列,一户户传统民宿向“新”提“质”,原本的古朴渔村实现精彩蝶变。截至目前,山海天已建成精品院落民宿超过1400家,发展精品民宿村42个。

  正值冬日,旅游旺季虽过,山海天许多村落的大街小巷却一派繁忙,村民正加紧整修院落,有的是尝试第一次开办民宿,有的是对原有民宿进行提档升级……

  待到春暖花开时,将有更多精品院落民宿如雨后春笋般破土新生。伴着民宿产业发展的强劲音律,山海天将唱响嘹亮的新时代新渔歌。

责编:张晓
审签:张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