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辑·工业遗产焕发新生 丨 从“烟台市第三棉纺厂”到“爱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

2024-09-30 10:21   大众网

  编者按:见证着兴衰更替,也孕育着复兴希望;承载着历史厚重,也激发着创新萌芽;是过去的“老记忆”,更是未来的“新航标”——看,城市发展脚步中,工业遗产重新闪光!它们让这座城市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在未来的征途里熠熠生辉。烟台是工业大市,庞大的工业遗产是城市记忆,更是重要资源。喜迎国庆,大众网烟台特开设《工业遗产:从沉睡到新生》专题,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多路记者深入一线蹲点采访,探寻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工业遗产焕发新生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烟台市第三棉纺厂

爱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

  大众网记者 陈晓 刘倩荣 烟台报道

  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激情如火的岁月里,机器轰鸣与汗水交织,铸就了烟台工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石。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片曾经辉煌的工业热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从废弃的厂房到文创聚集地,位于烟台市芝罘区的爱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正以“文创+设计”的新模式,唤醒沉睡的记忆,焕发新生。

  在这里,尖顶和斜式形老厂房得以保留,实现现代时尚气息与历史工业文明完美结合;一系列引领时尚潮流的活动惊艳亮相,与昔日厂房的辉煌成就“隔空对话”,串联起烟台城市生活与集体记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追溯历史,爱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原是烟台市第三棉纺厂,占地110亩,1963年由苏联设计师参与设计建造,其俄式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变革,纺织工业辉煌不再。后期,第三棉纺厂关闭,老厂房闲置了下来。但生产的停止,不代表文化和历史停止。在各级有关部门推动下,爱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活动全速推进,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已完成16000平方米厂房改造。

  文创园是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开展建设的。爱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保留这些历史印记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使得老厂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新旧融合”的设计理念,不仅是对工业遗产的尊重,也是对现代审美趋势的顺应,为城市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园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排整齐而独特的旧厂房尖顶,尖顶和斜式的房顶原是棉织厂用以获取充足的光照来晾晒棉织物,如今,尖顶成为园区里最典型的特征。“每一个尖顶代表着一跨厂房,像这样的厂房园区大概有30多跨。”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负责人鞠俊超介绍。

  “保起来”更要“活起来” 。为让老厂发挥新价值,文创园在保留工业厂房“骨骼”的基础上,为它注入新鲜“血液”:在改造的各栋楼之间,通过街区与空中连廊贯穿,实现水电共享,文创园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引入建筑、工业、服装空间、平面等设计行业等多元化业态,文创园不仅激活了闲置资源,还促进了文化设计产业的集聚与发展。这种“文创+设计”的模式,不仅丰富了园区的内容生态,也为入驻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文创园还通过提供设计支持、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助力企业成长,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爱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蜕变之路,不仅为烟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动了城市的有机更新。文创产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还促进了就业和消费升级。更重要的是,它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形象,使烟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

  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丰富的工业遗产正“蝶变”为新的文化地标。在这里,人们仿佛可以跨越历史长河,与时空对话。以创新发展赋能产业焕新,以产业焕新促进经济提质,以城市更新加快有机循环,向“新”而行的烟台正奋楫扬帆,逐浪前行。

责编:蔡云飞
审签:李 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