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综合执法中队:深化“执法进社区”体制机制改革 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社会治理新成效

2024-10-11 14:40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张雅婷 青岛报道

  为进一步深化“执法进社区”体制机制改革,通过重塑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模式、转变执法理念,破解“社区看得见管不着、综合执法管得着看不见”难题,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灵山卫中队秉持系统化、精细化、人性化思维,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效能,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系统化重塑组织体系 变“条块结合”为“条块合一”

  针对以往执法中队与社区“条块分割”“吹哨报到”运行中出现的“权责不清”“响应滞后”等问题,该中队创新实施“执法进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将80%的综合执法力量下沉一线,组建10个社区执法组,与属地社区挂钩包干,无缝隙协同,零距离联动,减少社区“吹哨上报-等待流转”的中间环节,降低沟通时间成本,业委会成员资格审查、“僵尸车”等社区治理难题得到高效解决。

  创新构建“专业攻坚兜底化解”工作机制,设置专项分管组长,牵头解决群众诉求集中、专业性较强、难点堵点执法事项。今年以来,共开展融创公馆广告招牌整治、鑫都汇商业街市容秩序治理等专项活动10余次,以点扩面破解“顽瘴痼疾”。紧盯执法效率不高、办案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创新设置指挥调度室、案件处理室,专业负责勤务调度、案件流程管理等,实现“减负降错”,执法办案周期平均缩短30%。

  同时,该中队还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打造综合执法“钢铁之师”,建立“月打分、月排名”机制,根据考评成绩选树身边榜样,强化正面引领作用。创新“案例+讨论”反面警示教育方式,集中观看剖析行政执法领域违纪违法案例,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实施“日点名、周训练、月考核”管理措施,每日点名考勤、每周队列训练、每月考核测评,引导队员养成“令行禁止,团结高效”的优良作风,推动规范化建设水平提档跃升。

  精细化创新工作模式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该中队全面推行执法队员与社区网格员同步进网格,发放便民联系卡,公布24小时热线,引导居民遇到问题首选执法队员,大幅缩短接诉响应时间。建立综合执法、社区以及物业、居民志愿者“1+1+N”联动处置模式,构建群众诉求“2小时快速响应—24小时快速处置—48小时及时反馈”的工作闭环,多方协同整改影都壹号小区、融创公馆等小区楼道杂物及占用消防通道问题230余处次。

  坚持主动接诉寻诉,月均开展5次以上“公众开放日”“城管进小区”活动,推动执法端口前移,切实抢答群众诉求,抢抓问题治理。实施前置巡查机制,协同社区、业委会、物业、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常态巡查,先期处置,将问题解决在群众“开口”之前,累计解决天籁村流浪犬、滨海世贸公园种菜等苗头性问题121件,公众投诉量同比下降20%。

  聚焦80%以上社区执法诉求隐含邻里矛盾纠纷的鲜明特征,发挥综合执法专业优势和社区联系群众优势,创新“调解”“执法”“双同步”模式,打造“执法睦邻”矛调品牌,推行“聊一聊”“坐下来”“议出来”,在依法依规执法的同时高效调解邻里纠纷,推动投诉举报邻里双方从“各执一词”到“各退一步”。今年来,累计化解青岛小镇三期283-204、289-103等39起邻里纠纷。

  人性化转变执法理念 变“刚性执法”为“刚柔并济”

  该中队坚持“边化解、边普法”,常态化开展“普法进社区”活动,创新开辟“小卫说事”“小卫说法”等新媒体栏目,引导群众知法、懂法,为执法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深入巡访排查民生关切、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通过专项整治、个别约谈等精准化措施提前介入,源头治理,违法违规问题同比下降40%。

  秉承“以人为本、法理情相统一”的执法理念,实行“首违不罚”“改过不罚”等“容错机制”累计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00余件。针对街面执法常常面对的困难群众、老年人等群体,坚持采取“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靠执法手段解决”,变“严罚式管理”为“容错式服务”。

  精准抓住占道经营、游商浮贩等一系列市容秩序问题背后隐藏的城市管理与群众需求冲突这一矛盾根源点,创新实施“疏堵结合、变堵为疏”治理方式。针对小区门口频发的占道经营问题,实施“引摊入市”行动,将100余名流动摊贩引入灵山卫大集、康大鑫都汇美食街等规范化市场,同步实现为流动摊贩“安家”和为街区经济“添柴”。

  据悉,下一步,该中队将持续强化组织引领,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基层综合执法机制改革,擦亮“卫城综合执法”品牌,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构建共谋共治的基层治理新生态。

责编:王晓彤
审签:苏昱如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