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观潮丨好客山东:在枣庄 见证齐鲁大地的热情好客之风

2024-11-13 09:01   海报新闻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在枣庄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君山观潮》,传播枣庄好声音,汇聚枣庄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 华宇

  在中华大地的广袤版图上,山东,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齐鲁大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来为世人所瞩目,而“好客山东”这一响亮的品牌,更是将山东人民热情好客的民风展现得淋漓尽致。枣庄,这座镶嵌在齐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自身的点滴故事和生动场景,生动诠释着“热情好客的齐鲁民风”。

  历史传承:好客之风的深厚渊源

  山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之邦,便孕育出了崇尚礼仪、热情待人的优良传统。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千古名言,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情感表达,更是深深烙印在山东人民骨子里的待客之道。

  枣庄,这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同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北辛文化”,是黄淮地区考古发现最古老的文化,也是东夷文化的源头。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沉淀,枣庄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诸多佳话。古往今来,无论是文人墨客的游历驻足,还是商旅过客的匆匆行经,枣庄人民始终以一颗热忱的心相待。明清时期,运河的发展使枣庄台儿庄一跃成为沿运的商贸中心,南来北往的晋商、徽商、浙商等云集于此,清代《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乾隆皇帝赐为“天下第一庄”。作为重要的商贸通道节点,每日接待往来客商数以千计,当地百姓不仅为他们提供歇脚之处,还主动分享自家的食物,这种热情好客的场景,成为枣庄历史上一抹温暖的底色。

  生活场景:热情好客的生动体现

  走进枣庄的街头小巷,你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情,融洽的邻里关系能让你在繁忙的世俗之中找到安心的休憩之所。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古朴的街巷时,伴随着喷香的豆浆油条,那熟悉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勾动着人们的味蕾。你能听到街坊们热情的问候声此起彼伏,“早啊!”“吃了吗?”这些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浓浓的温情,就像那阳光一样,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老人们拎着马扎,坐在街边茂盛的大树下,微笑着谈论岁月古今;孩子们在街巷中嬉笑奔跑,清脆的笑声和问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气腾腾”的邻里画卷,这种紧密的邻里关系,正是枣庄热情好客民风的一种微观体现。

  若是有远方的客人来到枣庄,那更是能体验到一场热情的“款待盛宴”。家里来了客人,枣庄人必定会精心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从特色的辣子鸡,那鲜辣可口的鸡肉搭配上本地的薄皮辣椒,每一口都透着枣庄人的豪爽与热情;到香气四溢的羊肉汤,精选本地的优质羊肉,慢火熬制,汤汁浓郁醇厚,一碗下去,让客人从胃里暖到心里。而且,在饭桌上,主人一定会拿出当地特产的“今缘春”“穆柯寨”,“满上!”“干了!”必须让客人吃得尽兴、喝得畅快。曾有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枣庄做客,感觉自己就像是家里的一员,主人的热情让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那满满的一桌子菜,全是他们的心意啊。”

  旅游服务:热情好客的对外展示

  枣庄市现有A级以上景区66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1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枣庄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旅游服务领域,枣庄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展现得一览无余。

  在各大旅游景区,工作人员总是以最热情的态度迎接每一位游客。从游客踏入景区的那一刻起,就有工作人员主动上前提供引导和帮助。9月29日正式启动运营的京台高速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是山东省首个开放式“交旅融合”服务区,也是全国首家“开放式+庭院式”服务区,更是把游客服务中心“开到”了服务区。服务区的中厅,就是游客服务中心,鲁苏两地地名演变的形象墙和运河非遗渔鼓非常醒目,进入后厅,“服务区”秒变“景区”,这种“贴心的设计”怎能让四海宾朋“不爱”?

  枣庄的节庆活动更是将这份热情好客推向了高潮。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台儿庄古城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古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当地的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有的加入到民俗表演的队伍中,为游客们展示舞龙、舞狮、踩高跷等精彩节目;有的则在自家门口摆起了小吃摊,“小方桌、小马扎,围坐一起拉拉呱”,这种枣庄特有的“聚餐”形式,热情地邀请游客品尝各种特色美食。据统计,2024春节假期,台儿庄古城累计接待游客量逾85.27万人次,大部分游客表示,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就是枣庄人民的热情好客,那种融入每一个互动环节的真诚与友善,让他们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文化交融:热情好客背后的开放包容

  热情好客的齐鲁民风,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热情,更是背后所蕴含的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枣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中华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好客养士”的孟尝君、“凿壁偷光”的西汉名相匡衡等众多先贤圣哲。其中,墨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和儒学同称为“显学”。时至今日,墨学文化“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思想主张在枣庄人民的心中仍然“举足轻重”,且被赋予了独特的时代价值与现代意义。

  在日常的生活中,枣庄也不断吸纳着外来的优秀文化元素。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各种融合了不同地域风格的餐厅、店铺。而本地居民对于这些外来事物也都抱着一种包容和欢迎的态度。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正是建立在热情好客的民风基础之上的,它使得枣庄成为了一个既保留着传统魅力又充满着现代活力的城市。

  “好客山东”绝非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枣庄,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山东人民热情好客的齐鲁民风。从历史的传承到生活的点滴,从旅游服务到文化交融,枣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而又深刻地诠释着这份热情与友善。相信在未来,随着枣庄的不断发展,这份热情好客的民风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感受齐鲁大地的独特魅力,也让“好客山东”的品牌更加熠熠生辉。

责编:李婷婷
审签:李 雪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