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里的中国丨“兵妈妈”贾美荣的15000封“家书”
2024-12-18 18:53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吕雯雯 陈俞印 泰安报道
20世纪80年代起,一封封信从全国各地的部队寄至贾美荣工作的泰安食品公司。在信里,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呼贾美荣为“贾妈妈”,向她诉说部队生活的点滴。
“我记得那个时候,从下了班就开始写信,一天最多写过17封信,最晚一次写到凌晨四点半……”贾美荣向海报新闻记者回忆说。头天晚上写好的信,第二天让丈夫老李贴好邮票,然后发往全国各地的军营,寄给她的“兵儿子”“兵闺女”。这些年来,贾美荣收寄的信件积累了15000余封,微黄纸张上留下的一段段文字,记录着她2000多位“兵儿子”“兵闺女”的成长,是贾美荣最为珍视的“家书”。
贾美荣是泰安市泰山区泰前街道圣华社区居民,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山东省拥军模范、山东省“十佳兵妈妈”,是战士们最亲爱的“兵妈妈”。
贾美荣在整理信件
万封“家书”始于一封读者来信
战士们为啥会给本不相识的贾美荣写信?这还要从一封登上报纸的信说起。贾美荣的大儿子李兵毕业后,走进军营,成为一名武警战士。1988年,在儿子服役的第三个年头,贾美荣前去探望,见到儿子和他的战友们,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严谨自律的部队作风、同甘共苦的战友情谊令她极为震撼。她感慨儿子的成长进步,感慨官兵如兄弟般的感情,更感慨部队生活的可贵,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篇《孩子为什么留恋部队》,很快被《解放军报》选用刊发。
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的战士纷纷按照文章中的地址给贾美荣来信,向这位充分理解部队生活的“兵妈妈”说说心里话。“那时候一天最多收到过200多封信,他们都亲切地叫我‘贾妈妈’。”贾美荣说。自此,“贾妈妈”便成了战士们对她的称谓,她也成了广大战士们心中的“知心妈妈”,战士们在信中介绍自己在部队的生活,一些和家人不敢说的话,都跟她交流。
一封封的信件从全国各地飘来,一股股暖流在信件间涌动。贾美荣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给战士的回信不过夜。最多时她一天要写十几封,常常从深夜写到破晓时分,天亮后再赶着寄出去。
在翻阅贾美荣的信件时,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每封信的背后,贾美荣都用简短的文字作了备注,“战士小尹父亲来信感谢我”“这是我的兵儿子上军校时1989年6月所写……”贾美荣还有一本用老式信纸装订成的小册子,上面统计着她收寄的所有信件,详细记录了来信人的姓名、电话和详细住址,纸页虽已泛黄有褶皱,但内容清晰可见。
贾美荣统计信件信息的册子
“给战士们回信我不觉得累,只感觉是跟孩子在交流”
“贾妈妈,我的父亲天天赌博,家也不回,母亲催我复员,部队推荐我考军校,我真的很矛盾。”
——“连队就一个考军校的名额,大家推选你,说明你很优秀,机会很难得,你一定安心复习,你爸爸那里,他的工作包下来我做。”
“敬爱的妈妈,我从小就热爱部队,想当一个好战士,也梦想当将军。后来我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待遇,应征入伍了,成了一名光荣的战士。到部队后,没有想到我被分配到部队农场,别人下连队发了钢枪,我却发了铁锹,整天和泥巴打起了交道,我很不开心,甚至后悔不该来当这种没有枪的兵。所以我给知心妈妈写信,说说我的心事,我该怎么办呢?请您给我指明方向。”
——“孩子,部队工作分好多种,缺少哪种都不行啊。就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也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和高低之分。”
……
“我当时写这些信的时候和给我自己亲生的孩子写信是一个心情,我把这些士兵当成自己的孩子,他们来信诉说部队生活,跟我讲自己遇到的困难,给他们回信我不觉得累,只感觉是跟孩子在交流。”
来来往往的鸿雁传书,点醒了一个个初入部队的毛头战士,为战士小尹解决烦扰的家事,抚平了女兵小徐痛失双亲的心灵创伤……许多战士说,从信中感受到了妈妈的爱,也找到了人生方向。在贾美荣收到的多封信件中,不乏这样的话语:“您的书信就是我们的第二封家书。”“读您的信,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军人,如何做儿子,放心吧妈妈!”
战士小尹父亲给贾美荣的感谢信
“贾妈妈的短信不是短信,而是一封家书”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贾美荣也紧跟时代,先后用上了电话、小灵通,学会了发短信,后来又学会了微信和抖音,方便跟战士们交流。“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战士在短信里说,贾妈妈的短信不是短信,而是一封家书。”几十年间,与贾美荣通信的战士当中,先后有1000多人当上了连队骨干,120余人考上军校或被提拔为军官。每一次,她都发自内心地为孩子们感到高兴。
尺素传真情,片纸重千钧。“兵妈妈”贾美荣的万封“家书”不仅记录了她“兵儿子”“兵闺女”的成长进步,更激励着一茬茬稚嫩的青年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大踏步走在实现新时代强军梦的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