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昌邑:用“美”为笔 绘就乡村多彩明天
2024-11-19 16:30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高森贵 王海东 韩金亮 王静文 潍坊报道
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潍坊昌邑市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乡村建设、新经济业态发展等融合在一起,统筹推进农业农村事业发展,奋力谱写乡村多彩的明天。
让美近在眼前,持续的人居环境治理使乡村宜居宜业的底色更加凸显
走进昌邑市卜庄镇白衣庙村,立冬已过但花坛内的月季花依然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得像霞,白的像雪,花坛旁三五老人聊天唠嗑,人在画里,村在景中;来到昌邑市卜庄镇夏店庄村,明清时代的古屋雕梁画栋、飞檐走壁,翘脚亭隐映其中,古朴与现代有机融合在一起;石埠经济发展区杨家桥村的银杏叶黄了,黄灿灿,金闪闪,将村庄打扮得分外妖娆……走进昌邑的乡村,你会邂逅诗画般的田园风光,感受诗境般的乡村生活。
春季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夏季组织“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冬季筹划“冬季战役”,全员动员,全民动手,全要素发力,专项行动与日常管护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清理、污水处理“三大革命”,原来随处可见的土堆、柴火堆、垃圾堆彻底不见了踪影,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深入展开;不定期抽查、网格化管理、跨区互学互评、完善卫生管理制度,一系列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正在走实走细走深……昌邑市将人居环境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立足点,制定了《昌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锚定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乡村环境正逐步变美变绿变整洁,更加和谐宜居。
让美触手可及,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的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石埠经济发展区戴家薛庄村的中心大街排水沟开春动工,汛期前完工,雨季便派上了用场,村支部书记戴述文介绍说:“原来一下大雨,大街上就积水,好几天排不下去,在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中,我们村多方筹集资金50多万元,修建了1600米的排水设施,2024年虽然雨水偏多,但村内没有存水,新修的排水设施起了大作用。”2024年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将邻近的戴家薛庄、杨家桥、刘家薛庄、后柳等村庄聚合形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集中进行打造,先后投入各类专项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提升,共修缮排水设施8800多米,对村庄道路进行硬化、绿化、亮化。
近几年昌邑市加大投入,加快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村庄的服务功能,修建排水设施2.2万米,硬化美化村内道路3.5万米,建设村史馆160个,全市690个自然村,70%以上的村庄具有了村史馆、阅览室、文化广场等文化娱乐设施,90%以上的村庄建设了健身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方便。加强了文化墙、文化街、宣传栏建设,弘扬先进文化,倡树时代新风。基本完成了“村村通”和“户户通”,村庄全部安装饮用水净化设施,人口超过300人的村庄建设了功能完备的公厕,95%的村庄完成改厕工作。
将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提升、和美乡村创建等有机融合在一起,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共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39个,潍坊市级和美乡村示范镇6个,和美乡村示范160个,93%的村庄达到县级和美乡村创建标准,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围子街道官道郜村支部书记曹新日介绍,他村里有十余户工作生活在城里的人,2024年回来翻修老屋,退休后要回村里养老,现在农村不仅空气清新,天蓝水绿环境好,而且活动室、阅览室、健身广场一应俱全,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他预计这种“反流”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让美变成财富,美丽经济催生新经济业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
夜色中的昌邑市柳疃镇东陈村,各色彩灯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恰似人间仙境,散步的人们三五成群,尽情观赏独具特色的乡村灯光秀。如何将美景带来的流量变成资源和财富,东陈村成立了共富公司,村集体和村民共同持股,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东陈大排档,发展夜市和餐饮经济,夏天高峰时期的日营业额达2.9万元,村民也实现家门口就业。
昌邑市柳疃镇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湾塘蝶变”工程,将各村废弃的湾塘进行除草、清淤、防渗、护坡、植绿,创新性地进行上面光伏发电、下面种植莲藕养鱼的立体开发,昔日杂草湾、垃圾塘成为村集体增收的聚宝盆。卜庄镇将大陆、峰台、柳家等村庄规划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村庄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围绕区域内的梨枣产业优势,开办了“侨乡夜市”、梨枣乡村游、枣蛙基地研学等多种新经济业态,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已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增收500多万元。
和美乡村建设如缕缕春风吹皱一池碧水,使沉寂的乡村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也催生“鲶鱼效应”,村干部们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争项目、拼经济,争先创优、比学赶超蔚然成风;农民再也不满足于“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现状,找门路、拓渠道、挖信息,以腰包多鼓论英雄,昌邑正阔步迈向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让美驻进心里,伴随着农业农村事业向新向好的是飙升的百姓幸福指数
在昌邑市柳疃镇东陈村的长者食堂内,82岁的老党员陈仕芬一边享用可口的饭菜,一边啧啧称赞:“现在的农村老人真是有福了!村里为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供应午饭和晚饭,解决了老人们子女不在眼前做饭困难、吃饭糊弄的最大难题,真心地感恩党。”昌邑市在乡村建设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完善村级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村级服务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延伸,真真正正让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体验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虽说城市很繁华,如今农村也不差;吃喝住用不发愁,庭院盛开幸福花;美丽乡村咱的家,人人都来维护它……”夜幕降临,在昌邑市卜庄镇利用废弃空地改建的睦和广场上,绚烂的彩灯亮起来,悠扬的音乐响起来,欢快的舞步跳起来,村民们用自编的歌曲唱出了农村的新变化。“现在农村人劳作之余也都喜欢健身娱乐活动,村里建起了活动场所,现在农村跟城里没有什么区别。”正在跳广场舞的都昌街道家庄村村民齐明华自豪地说道。
乡村是绿色的,承载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梦想;乡村是红色的,演绎着时代轰轰烈烈的变迁;乡村又是姹紫嫣红的,以其和美的绚烂色彩不断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品质,彰显新时代农村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