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城市IP新势力| 道义流芳映齐鲁 书香盈溢润淄城——访王渔洋文化研究保护中心(王士禛纪念馆)

2024-12-18 09:46   鲁中网

  编者按:

  城市IP,作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不仅仅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本土与国际的桥梁。它蕴含着城市的灵魂与故事,以创意为笔,科技为墨,绘制出一幅幅生动多彩的城市画卷。

  鲁中网精心策划“新‘淄’态 新脉‘博’”淄博城市IP探索系列报道,旨在挖掘那些鲜为人知却又引人入胜的城市故事。从老街的斑驳砖瓦中探寻历史印记,到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下映射的都市节奏;从地方特色小吃的香气四溢,到国际文化节上的多元交融。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故事,感受它们独有的魅力与温度,共同探索淄博城市IP背后的无限可能。

  鲁中网记者 王文杰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家族以其卓越的文化传承和人才辈出而熠熠生辉,成为后世仰望的典范。提及明清时期的齐鲁大地,不得不提的便是被誉为“齐鲁第一进士家族”“江北青箱”及“半朝王家”的新城王家。这个家族,在长达三百多年的辉煌历程中,不仅进士、举人、贡生层出不穷,累计进士30名、举人52名、贡生158名,更有超过百人步入仕途,为官一方,且文学造诣深厚,70余位族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这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隐藏着一个家族绵延不绝的家风密码——“道义”与“读书”,四字箴言如同灯塔,照亮了新城王家成员的前行之路,也为我们揭开了这个家族辉煌背后的秘密。

  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是清初杰出的诗人、学者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廉吏。他是清顺治十五年进士,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官至从一品,位列九卿,曾执掌司法、钱粮等多个要职,始终清廉如水,敢担当勇作为。这种清廉的品质,无疑受到了其家族家风的影响。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王士禛因秉持公正、不畏强权、坚持依法办案而触怒上级,导致官职被降级。彼时,孙夫人正寓居扬州,得知此事后,她坚定地告诉王士禛:“人命关天,你只需秉持公正之心,对人对事皆以宽恕为怀,个人的升降荣辱又怎可挂怀?(人命至重,汝但存心公恕,升沉非所计也。)”她毫不犹豫地给予儿子莫大的支持与鼓励,让他在面对压力时仍能坚守正义,不为个人得失所动摇。由此可见,王士禛步入官场之路,始终伴随着家族世代相传的家训与门风,以及父母深深的教诲与激励。

  于“道义”,王士禛为官清廉,恪守“清慎勤”的准则,他总结自己为官得失,写下《手镜》50条,寄给儿子,让其“朝夕置座右,披玩而从事焉”。这不仅是王士禛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更是他家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于“读书”,王士禛创“神韵说”,诗文兼优,一生清廉,所得收入大多用来购书。这种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不仅塑造了他卓越的文学造诣,也为家族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王士禛的家风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培养孩子的道义之心和读书习惯,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勇于担当,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素质。同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感染孩子,让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感受到道义的力量和读书的乐趣。

  淄博人民崇尚正义、注重诚信。王士禛为官清廉、坚守道义,正是淄博城市文化精神的缩影。同时,淄博也是一座充满书香气息的城市,有着浓厚的读书氛围和崇尚学问的传统,加强道德建设、倡导诚信友善、和谐共处的社会风尚,重视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淄博将努力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城市,而新城王家的家风密码,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与发扬,为淄博的繁荣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责编:王雨萌
审签:王雨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