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见“好”|“二十三,糖瓜粘”!73岁老师傅传承百年甜蜜

2025-01-22 09:05   大众新闻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蛇年春节·非遗特辑”系列。

  “这么好吃的糖瓜,灶王爷吃了肯定给咱说好话。”在济南市莱芜区陈楼村的糖瓜作坊里,73岁的陈佃起老师傅一边查看着锅里的糖稀,一边笑着调侃。“二十三,糖瓜粘”,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民间有用糖瓜祭祀灶王爷的习俗。

  陈佃起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楼糖瓜第三代传承人,做糖瓜已经五十多年了。他说,“我父亲和我姥爷家那边都干这个。”

  “陈家楼,燕家庄,谁家没有个破糖筐!”这句流传已久的话,道出了陈家楼和附近几个村做糖瓜的历史,现在村里从事糖瓜制作的手艺人就有100多名。

  炉灶内火势平稳,大锅里熬好的麦芽糖泛着金黄黏稠的小泡。

  糖瓜虽小,但制作过程却很复杂,需要师傅没日没夜地在灶台前劳作。从备料发酵、熬制糖稀到冷却饴糖、上锅拔糖,再到递糖合缝等,往往需要几个人合作完成。

  光熬制糖稀这一环节,每天从凌晨两三点就开始,一下得熬八九个小时。陈佃起说,“整个流程最少得十几个人,技术方面,火候得有个巧妙的劲儿。做好了之后,它中间那32个孔很均匀,越薄了越脆、越好吃。酒盅这么大的能做,茶碗那么大的、皮球那么大的也能做,最大的直径能到40公分。”

  如今年纪大了,陈佃起把手艺传授给了几个五六十岁的“年轻人”。说着,他举起双手,记者这才发现,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上还烙印着轻微的灼伤。

  “熬糖的时候,温度要达到100多摄氏度,烫得很。可如果温度不达标,糖就无法合成;火候不对,糖瓜味道就不地道。”陈佃起说,对于制作糖瓜的老伙计们来说,这种烫伤就是“家常便饭”,“再疼,也得坚持啊,传承工序咱不能有丝毫马虎,每个环节都得一丝不苟。”

  让陈佃起坚守下来的不仅仅是一项技艺传承,更是一份味道、一种情怀。几年前,他们开始线上销售不久,接到了一笔“特殊订单”。在美国定居的青岛人张先生告诉店铺客服,自己的老父亲已年过八旬,这几天常念叨老家的糖瓜,就想着能吃上一口记忆里的那个味道。为此,远在大洋彼岸的张先生果断下单5斤,并支付了高昂运费。大家用大量冰袋、防撞袋、泡沫袋等仔细包装后,将5斤糖瓜寄到了美国,解了一位远方游子的乡愁。

  2015年,陈楼糖瓜荣登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自此声名大噪,销量也直线攀升。近几年,糖瓜每年生产20万斤,销售额500万元以上。2024年,陈楼糖瓜引领非遗赋能杨庄乡村振兴,入选首批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慢慢地,陈家楼的村民将炒糖工艺由手工生产改成了机器生产,但陈佃起却依然坚持所有工序手工操作,坚守着陈楼糖瓜原有的味道。

  正说着话,一旁传来响亮的喊声:“糖瓜出锅啦!”师傅们抬着糖管子,准备去室外勒糖瓜。随着细麻绳越勒越紧,中空的糖管子变成了一个个圆鼓鼓的糖瓜。借助人力用竹筛子不停地滚动,糖瓜变得越来越圆。定型后,再来个“芝麻浴”,小糖瓜一下变得更诱人了。

  “快尝尝!”做糖瓜的师傅随手拿起一只小茶杯,朝着一个糖瓜砸去。啪的一声,糖瓜碎成了好几块。拿一块塞进嘴里,又酥又脆,香甜可口。

  (大众新闻记者 姜斌 编辑 刘宪伟 李姝蒙 设计 吕文佳 通讯员 曹伟 孟昊天)

  

责编:宋玉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