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日照 | 爱心不容消费,更不能因被消费而消弭

  赵晓楠

  最近,多条“身着外卖骑手服带患儿跑单”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小小的婴儿躲在襁褓里,通过鼻饲管获取营养的场景让无数人心生怜悯,纷纷伸出援手捐钱捐物。但随之而来的一则外卖平台辟谣声明给了爱心人士当头一棒,“所有场景均为摆拍,视频中人物非外卖平台员工”。在爱心也被拿来消费的当下,我们还能相信些什么?

  其实,在生活中消费爱心的现象不在少数,从略显古早的“扶不扶”到近来的“公益助农”,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事件真伪变得愈发无从考证、扑朔迷离。

  在那些救助小动物的视频里,浑身脏兮兮的小动物哀求的眼神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可谁能料到,真相却与表象大相径庭。视频中所谓的“爱心人士”就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为了牟利,他们不惜把活蹦乱跳的生命致残致伤,再用倒序的手法编织一场所谓“爱心营救”的谎言,其恶劣程度令人咋舌。

  眼见不一定为实,有图有视频不一定有真相,这是“虚假摆拍”给所有人上的现实一课。或许有人会不以为然地辩称,消费爱心无非就是被骗去些许钱财罢了,何必如此大惊小怪。但当大家被泛滥的“剧本”,一个个“狼来了”式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难免会产生“应激反应”。如,在网上无论看到什么样的事情,第一反应都是“不会是假的吧”,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谁也没有“火眼金睛”。

  人之初,性本善。面对弱势群体时的恻隐之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然而,随着爱心被一点点消费与磨蚀后,人们不得不开始处处设防,时时猜忌,久而久之,将导致社会整体信任感的下降。

  当大家不再相信,社会信任阈值一再下降,爱心和信任都被透支,由此衍生出来的不信任乃至冷漠,在一定程度上也堵上了社会释放爱心的出口,让“那些真正有困难的群体”情何以堪?为重拾那“本善”的人心,我们必须有所行动。

  抽丝剥茧,用公开透明还原爱心全貌。爱心与善意从来没有消失,它只是把自己包装成了冰冷的样子,以保护自己不被滥用。就像因极少数“碰瓷”老人的存在,致使人们面对倒地的老人时畏缩不前,不敢轻易伸出援手;又仿若一个郭美美,便将红十字会长期积累的信誉毁于一旦。想要重新找回社会的“人情味”“热心肠”,就要理清当下消费爱心的乱象,为有爱者申正义,为欺瞒者立规矩。爱心的滥用不在一处,公益诈捐、“反咬一口”“无底线博同情”,消费爱心之人不值得原谅,加强监管是改善现状的重要一环。通过制定相应法律、规章,用高昂的违法成本对滥用爱心之人形成有力震慑;自媒体博主应该坚守法律红线、道德底线,不能无底线骗取流量利益,坚持用真实的内容赢得用户的长久支持;平台作为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审核把关责任;在慈善捐款项目中引入公开透明的制度体系,对善款来源、流向及后续使用问题及时跟上监管、严加处罚,才能让群众“爱”得心安、“爱”得踏实。

  永葆初心,把爱与信任当作珍宝守护。爱人的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是最珍贵的礼物,扶弱济贫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不能因为个别负面案例就将其抛弃。面对各大平台的摆拍段子、炒作视频,公众也要自觉守正去伪,不能无脑地跟风追捧,更不能对此深信不疑甚至奉为真理;应加强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网络素养,不能听风就是雨,应理性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应积极制止不良博主的博眼球卖惨炒作的行为,主动对此类视频进行举报,而不是二次传播助长其不良风气。

  “消费爱心”的行为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对社会信任体系的破坏。对此,我们不仅要在法律层面上予以惩戒,还要重塑社会信任。用真诚的爱意感染更多的人,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当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发出求助时,社会仍然能够回应以温暖与支持,让爱意在这片土地上恣意流淌。

责编:赵洪芝
审签:孙 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