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青岛这一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
2024-12-18 16:09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名单(第二批)的通知》,24个全国第二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正式出炉。由市交通运输局报送的“青岛依托上合示范区 推动多式联运改革”作为全省唯一案例成功入围,将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今年以来,青岛围绕交通枢纽能级扩容提能增效,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政协主席任执行组长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制定了《青岛市现代物流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成功入选了“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得交通运输部、山东省政府联合批复,在获批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商贸服务型、空港型“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基础上,枢纽能级得到进一步提升。海铁联运量连续九年位居全国首位,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依托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创新整列直达+TIR运输新模式。青岛市通过整合山东济铁胶州物流园、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青岛港等关键货运枢纽,组建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运营“上合快线”,实现青岛整列直达上合组织国家主要节点城市班列,减少中转、换装、编组环节,与常规班列相比,节省时间10%-15%,总体费用节省7%-10%。同时,引入国际公路运输系统,创新推出“中欧班列+TIR”运输新模式,实现上合示范区至莫斯科国际道路运输定班专线常态化运行,将“日韩陆海快线”延伸至日韩主要港口,实现跨境运输一次申报、一证直达,减少通关时间和成本。
重构单证规则,推动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与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合作,重新建立单证规则,在上合示范区试点使用CIFA提单,建立“一份合同、一张单证、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的全程运输模式,将货物交易变成单证交易,贸易单据处理由原有的“多头接洽”转变为“一窗受理”,单据流转时间缩短30%,此外,引入信用池系统,通过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陆运、海运相关业务单位数据无缝对接,开展线上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打造“班列+进出口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搭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延伸港口功能。青岛搭建“云港通”平台,推广铁矿石“船铁直转”作业模式,卸船作业线直连铁路装车作业线,铁矿石运输时间从7天缩短至2天;在20余个内陆港应用“陆海通”多式联运平台,通过在途监管功能,畅通内陆港与港口、船公司、海关的信息通道,为内陆进出口企业提供“端到端”的全程物流综合服务,提升效率25%,降低综合物流成本20%,实现港口功能在内陆港的延伸和拓展;建立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实时业务数据和一站式多式联运信息服务,依托多式联运“数字一单制”跨境联盟网络项目,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多式联运电子提单全生命周期运营体系。
通过实施上合多式联运综合改革,有效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主要有以下经验启示:
枢纽建设是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枢纽作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能够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从而促进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提高多式联运服务的整体效能。青岛强化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积极构建多式联运枢纽与集疏运体系,紧抓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契机,打造国家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型合一”的国际综合性物流枢纽,显著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与效率,稳固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安全运行。
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是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手段。青岛充分发挥海陆空铁“四港联动”资源禀赋,打造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创新推出“上合快线”整列直达班列、“中欧班列+TIR”、“日韩陆海快线”等运输模式,通过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加快打造面向日韩、对接上合市场的多式联运体系,为日韩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跨境运输与贸易提供便利化、一站式服务。
数字赋能是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青岛积极搭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云港通”、“陆海通”等数字管理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实时共享和业务流程智能化管理,优化港口作业流程和作业效率,推动港口服务向铁路、内陆港延伸,探索跨境多式联运贸易融资新机制,协同破解物流信息壁垒,提升集疏运效率,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助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围绕现代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快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提升中欧班列发展能级、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