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德州市发改委持续深化重大战略融入 今年来新开工京津冀过亿元项目122个

2024-09-29 21:22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祁小丽 德州报道

  9月29日,德州市政府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德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一级调研员刘泽华介绍德州市发展改革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具体举措、工作成效和下一步打算。

  今年以来,德州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稳运行、促发展、抓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持续深化重大战略融入。围绕产业、市场、平台、政策“四个融入”,扎实推进与京津重点区域、高校院所、央企强企对接合作。与雄安新区共建京津冀协同联动示范区,与北京朝阳区共建朝阳(德州)国际经济合作区,打造德州——北京科创转化“双中心”,今年以来,新开工京津冀过亿元项目122个、到位资金107亿元。贯彻落实山东省沿黄25县一体化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加快沿黄绿色百里生态廊道建设;加强与山东黄河流域7市及3家省属国有企业合作,共建黄河流域绿色物流一体化先行区;强化服务保障,确保总投资525.87亿元的60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目前已完成投资103.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7.33%。47项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纳入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全市新开工省会经济圈过亿元项目36个、到位资金40.24亿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新院区、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投入运营。

  持续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出德州市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40条政策措施,推动山东省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三批共151条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一体推进项目谋划储备、重点项目建设、政策资金争取、要素服务保障,全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筛选储备新谋划的优质投资过亿元项目237个,总投资1537亿元;366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73.1%;为255个项目落实政策性资金187.23亿元,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7.1%。扎实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搭建“1+N”政策体系,高质量组织完成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高于全省平均2.4个百分点。景津过滤成套装备产业化、安井年产20万吨速冻食品生产线等一批投资大、拉动力强的产业项目竣工投产。

  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强型工程塑料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支柱型雁阵集群,华鲁恒升等4家企业入选山东省“头雁企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总投资712亿元的83个项目入选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完成投资207.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6.25%。恒力电机、安舜制药等7家平台获批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天衢新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群成功上榜省委、省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督查激励名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的51.4%,居全省首位。

  持续激发改革活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抓改革。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研究制定德州市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试点方案,开展“精准信用修复、助企增信减负”行动,完成信用修复审核3000余次。围绕降低企业成本抓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领域电力外线投资到红线,今年实现了商住等领域政策全覆盖,拟出让的76宗地块预计可为企业降低投资成本1.08亿元。稳妥推进工业大用户天然气直供改革,减少供气层级,降低用气成本。建立重点项目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金融机构为17个新谋划项目提供贷款6.98亿元,为15个省级重点项目解决融资17.6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围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抓改革。42个项目通过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向社会推介,以特许经营模式规范推进PPP项目,齐州黄河大桥成为全省第一个按照新机制要求获得特许经营方案批复的跨市项目。以工代赈、全链条节粮减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

  下一步,德州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担当进取、攻坚突破,全力推动市委十六届七次全会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篇章贡献发改力量,以实干实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聚焦服务融入重大战略深化改革。深度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谋划一批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专项,推进鲁冀交界地区合作,打造区域协同示范镇。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建设沿黄科创大走廊,保护开发百里生态廊道,实施“两河牵手”工程,打造国家文化公园集中展示地。抓好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德州联动区建设,加快推进济南至宁津高速公路、章丘至庆云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进一步推动产业协作、交通互联、服务共享。

  二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重点实施华鲁恒升延链补链、宝鼎精工高端装备等一批重大项目。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发展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推动先导科技等一批战略性、引领性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培育未来产业集群,超前布局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打造“低空+”多元应用场景。

  三是聚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难、融资难等问题,持续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积极申报全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体系试点,加快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试点建设。持续向社会推介政府投资项目,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交通、市政、物流、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

  四是聚焦绿色低碳转型深化改革。健全“双碳”保障机制,出台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稳妥推进煤电改造升级,推动华能德州高效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新上高效背压机组年内全部核准。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大风、光、储、地热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推动71万千瓦集中式风电项目年内开工,190万千瓦重点储能项目按期并网,有序推进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责编:李 冉
审签:马宝涛

热点新闻